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开局街亭之三国拿来吧你 > 第178章 暗影卫褚卫荐尹赏,施密间姜维从齐少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8章 暗影卫褚卫荐尹赏,施密间姜维从齐少

看着齐少信心满满底气十足,众人亦是跟着散去烦愁!

褚卫于下朗声道:

“卫将军,这暗影卫,需要的还远远不够,末将欲要将组建成一支秘密部队:集情报、刺杀、离间、军战攻守于一体!

另有商队、军队、农佃互相配合,若如此,末将必将魏、吴掌控于股掌之间!”

姜维大喜赞道:

“此举甚妙,暗影卫仅有武力不行,还需有文员整理,谋略规划,我思索着派些人手给你!”

褚卫大手一挥道:

“卫将军!不用,末将自会发展人手,如今只需一人,不知卫将军可否同意!?”

姜维疑声道:

“嘶……何人!?”

褚卫拱拜道:

“卫将军前已有安排,只是此人为人低调安静,渐渐淡出大家视线,恐快被大家忘却!”

姜维又疑声道:

“唔?……前有安排?确是忘却记不起来………”

褚卫却是咧笑道:

“所以正是合适,就是要大家都不在意,不熟悉之人……

当然,末将此话只说事不对人,且此人能力足够胜任!”

看着姜维眉头紧皱,齐少于一旁忙出来解围道:

“永戍莫要再卖关子,伯约军务繁忙,且又新娶娇妻,记不住也是人之常情!哈哈……”

一众又是一阵哄笑,姜维支吾嗯啊不知所言,褚卫亦是不敢过多磨叽,拱拜而道:

“尹赏尹子赐!”

众人才恍若明白,姜维眉颜舒展道:

“原来是子赐,吾前确有此意,确实军务繁忙,忘却此事,尹赏为人低调安静谦逊,不好喧闹,真乃是暗影卫绝佳人选!”

姜维略作沉吟而道:

“那就让尹赏尹子赐划归于暗影卫………”

褚卫又拱拜道:

“卫将军!子赐能力对于暗影卫绝佳适合,不如暗影卫设正副指挥使,暗影卫虽都是暗处,

末将自是可于【明】正处,指挥暗影卫!

子赐可拜为【暗】副处,指挥暗影卫,联络各部,归置情报,调派任选!”

未及姜维开口,只听齐少率先说道:

“此安排甚妙,伯约呐!以永戍、子赐二人领导,我看这暗影卫定能辉煌彪炳!”

姜维附声道:

“褚家三兄弟又加上子赐,这暗影卫自可放心!”

褚卫又谏言道:

“卫将军!子赐……子赐最好无官无职,暗影卫职责容易引来杀身之祸,我等粗武之人自是无惧,

子赐他……文能出众却无武勇,如此可更好保护,只是会受些委屈,还需卫将军私下……”

姜维点头道:

“永戍如此安排甚好!子赐那边吾自会商议!”

齐少亦是轻笑道:

“既然暗影卫集情报、刺杀、离间、军战攻守于一体!

那目下司马昭欲回洛阳,吾有一计,不知众位以为如何!”

褚卫拱拜道:

“不知将军有何吩咐!?”

齐少紧接道:

“吩咐谈不上,还需永戍前去安排!

吾意:

待兴国、叔辞引兵去攻郿城后,沿渭水南岸至长安,散步离间谣言:

就说司马昭不满其兄司马师久矣,本是不欲前去奔丧,奈何其父司马懿强行令其回京,回京且一路刺杀频发!”

姜维叹道:

“嗯!此是好计!

一可离间司马昭与其父、还有与郿城诸将亲疏关系!

二可陷司马师于不忠不义之进退两难之境!

三可震慑司马昭,令其带兵回京,一方面减弱郿城兵力,至于另一方面………”

姜维沉声不语,齐少紧接说道:

“若果真如此,那司马懿这个丧事恐怕要办不好喽!

且郿城吾大军也好计议用兵,哈哈……”

褚卫却是拱拜道:

“如此这样之计,郿城亦有能人,能有如此作用!?”

诸葛亮一直沉言不语,此时却是覆扇而道:

“永戍尚且不知!有时文字杀人诛心,比刀枪来的更快!

且此计看似简单,却是无解,司马昭无论如何去做,都已身陷囹圄!

不过吾平生皆未用此等计谋,如此是否会失天下士子之心以及我大汉正派民心!?”

齐少只顾微笑不语,褚卫却是惊道:

“这……好生厉害!!”

姜维更是劝解道:

“丞相勿忧!今我大汉连胜连捷,曹魏于军战对抗外人看来暗弱,天下士子之心恐已动摇,多是观望态度!

若是迁延日久,我军陈兵对峙无有进展,则士子之心危矣!

若是郿城、长安早下,则定会如昭烈先帝一样,天下士子、兵众、人心云集响应!”

齐少也是附声道:

“伯约所言正是!还请勿有迟疑,此计宜应从速!”

姜维确认过诸葛亮、齐少眼神后,便下令道:

“褚卫,按齐少方才之吩咐,速速安排行事!

另那沿路刺杀最好避开百姓,最好选曹魏昏官庸才!今天下百姓生灵涂炭,吾实不忍!”

齐少忙阻道:

“不可!伯约!此时怎可存妇人之仁,吾建议既然做戏那就要做的像、做的真!战争难免会有牺牲流血!

还请丞相、伯约早日解开心怀,此次就按吾军令而行,一切名声非议由吾来承担!”

诸葛亮于上首拜谢道:

“齐少大义凛然不拘小节,一心为汉,亮自是感激不尽!”

姜维见状,只好下令:

“那便依镇西将军齐少之计谋,多派行事果决之密间!”

齐少、褚卫自是拱拜道:

“诺!谨遵卫将军令!”

姜维回道:

“你等且先去忙,吾与丞相告别之后自引亲兵赶赴雍川!”

向充看了一眼诸葛亮,诸葛亮颔首点头示意,于是齐少、褚卫、向充三人齐声应道:

“诺!”便拜辞而去!

姜维见三人离去后,便深拜诸葛亮道:

“丞相!………”

………………………

这里说明一下:

【无召回师,按律当斩】

古代各方军事部属,都是经皇帝和军事大臣按照各地实际情况和将帅的能力布置的,这来控制国家的安全和国防,如果各地将领不经召回自己回师的活,第一是对全国国防整体布局的破坏,再有让皇帝对你起凝心,有谋乱的可能。

古代调兵是很严肃的,而且手续也很严密,需用相关一级的手令和兵符。

【参考实例之王翦】

嫪毐在咸阳城叛乱时,嬴政在雍城行加冠礼。

王翦的驻军本来不在咸阳城中,听说有人劫了骊山大营准备谋反,他就直接带了一万兵去围截。

一、无诏回师,按律当斩,这是不争的事实。

二、王翦没有虎符就能指挥动骊山大营的军队,这很恐怖,他有谋反的资本。

三、秦王在雍城行最重要的加冠礼,王翦带着大军跑到雍城去,这很危险,万一是谋反呢?亦或是逼迫秦王什么的,这很危险。

但是,王翦也很无奈,知道有人谋反,不去护驾,死罪的几率也很大。

他还不如赌一把,先把叛乱平了再说。但他的平乱之举的确是忠义之举,这是他的底气。

如果王翦因为自己平乱有功就趾高气昂,那就完了!

他被人扶着一路跌跌撞撞到了嬴政面前,扑通就跪下了。先陈述自己有罪,再说自己平叛的事,也交代了带兵是来护驾的事实。

嬴政激动地说:“秦有王翦!寡人之幸!将军神武!”

【王翦,战国四大名将当中唯一得到善始善终的一个。因为他不仅懂得打仗,还懂政治和忍心,他懂退让和自保。】

且看下文姜维商议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