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开局街亭之三国拿来吧你 > 第232章 攻郿城姜伯约督阵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接着上文说到那汉军大破魏军郭淮于北原,郭淮领军退守北原大寨!

前文说那魏将潘遂、陈造被魏延一刀挥砍,二人合力亦未抵挡得住,负伤退守北原大寨!

二人本就无甚战功,且又临阵败退,自是愧赧!今见郭淮退兵而来,这二人便亲自来迎!

潘遂率先而言:

“幸亏有将军与蜀贼周旋,识破敌军阴谋诡计,这北原才得以守住!

将军料敌精准、运筹帷幄,真乃此间砥柱,世所罕见呐!”

见郭淮未有反驳,反而却是淡然沉默,潘遂一使眼色,陈造立即领会,于一旁说道:

“司马大都督对阵诸葛、姜维之流,尚且损兵折将、败战失地!

今自将军镇守郿城以来,力阻蜀军至今,若不是那蜀贼姜维暗使阴谋,我等何需如此辛苦!”

陈造紧接又道:

“将军身在郿城,却能料定北原情形,且又耗去蜀军大半!那蜀军本就物资匮乏,如今更是艰难,想必无需多时,那蜀军便不战自退!

此间将军多有辛劳,我等愧赧不已,今我二人十分仰慕伯济将军!

日后但有驱驰,我等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郭淮听到这,哪里还能不明白,虽然是明着拍马屁,但是怎么说呢:彩虹屁不错!

郭淮亦不在矜持端着架子,见台阶便下,呵笑而道:

“二位将军过谦过谦!北原、郿城之战皆是大家辛劳!

至于功过暂且不论,留与司马大都督评说即可!”

潘遂、陈造于一旁自是应和而道:

“是是是!……!将军所言极是!!”

郭淮看着眼下这二人很上路子,一点就通,便紧接又道:

“虽说如今稳住了北原、郿城形势,这一带仍在我军手上,却是不可大意!

我等仍需坚守,守住此间二城,再以待时变,抓住蜀军薄弱之时再予以致命一击!”

潘遂、陈造跟在一旁,点头如小鸡叨米而道:

“那是那是!……!将军所言那是当然!!”

郭淮闻听温笑道:

“如此便好!

本将军有些乏了,你等于此先散,吾休息片刻再行安排北原攻守!”

潘遂赶紧搭话而道:

“将军辛苦至此,不如在下安排些水酒、肉食,以缓将军疲劳!

且我等自知将军一向不喜饮酒、女乐,将军勿要担心酒醉,说是水酒,估摸着和那茶饮相差无几!”

郭淮犹疑问道:

“哦!?还能如此安排!?”

潘遂赶紧接话道:

“既不耽误又能解乏,将军何乐而不为!?

将军请!里面请入雅座!”

潘遂一边说,一边暗自踢了踢那陈造,陈造心领神会,忙退下而去先做准备!

【不得不说,潘遂、陈造这一番操作,典型的官场主义,但无疑又是成功的!

因为每个人可能都知道被拍了马屁,但是又有着很舒服的承接方式!

那真的是一拍一个准!】

【酒桌文化:酒桌文化,据文献记载可知,至少在周代,饮食礼仪已形成一套相当完善的制度,这种传统宴饮礼仪在我国大部分地区保留完整,如山东、香港及台湾,许多影视作品中多有体现。如今随着社会的发展,酒桌文化也从一开始的待客之道变成了如今有着各种特殊意义的“酒局”。

酒文化在中国的历史几乎与人的历史一样久远,早在汉字成熟之前,中国人就已经掌握了酿酒技术。很多典籍中都有关于酒和饮酒文化的记载,酒文化深入中国人的血脉深处,影响深远。还有很多典籍专门讲酒,如西周的《酒诰》,西汉的《酒赋》《酒箴》等等。

与中国酒文化一样久远的是酒桌文化。中国早期的劝酒风气源自各种持续时间很长的宴会。一顿饭吃这么长时间,话题必然枯竭,干喝也无趣,于是便发明了各式各样的劝酒技巧。

严格地说,劝酒源于敬酒,而敬酒是宗法社会遗留下来的旧俗,敬酒是有社会等级区分的。】

眼下这个情形,如若推辞迁延多时,却是显得小气,不如干脆答应,反正又无大碍!

心下既定,应着潘遂盛情邀请,郭淮坦然呵笑道:

“善!甚善!

既然两位将军已有准备,那便却之不恭喽!

走着!且去吃酒炙肉痛快一番!”

潘遂那是十分高兴,拉着郭淮便往里推去,嘴里恭敬而道:

“请请请!!将军请!!”

郭淮客气一番而道:

“走走走!!同去同去!”

潘遂心里自是悬石落下,既然郭淮将军吃了这顿饭,那以后便是好说,再怎么说,今天郭伯济这兵败退守北原之举,当真是收了我的情!

那郭淮先坐,辛毗再坐,潘遂、陈造等副将各按序列依次排座!

推杯置盏,谈天论地!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

一片热闹非凡,于此之间更是大交【本心】,各自【坦诚相待】。

先不说这北原酒喝的如何,咱先来看看那齐少如何!还有那姜维如何!

于此同时,齐少领大军西南而去,与姜维前后夹击以攻郿城!

………郿城西城门汉营!

姜维披挂整齐:汉军各执干柴烈火,列阵以待!

一旁青绿战旗之下:

【王】字战旗高擎!

【张】字战旗飒立!

【张】字战旗展扬!

自是王平王子均、张翼张伯恭、张休张叔辞三人,昂首挺胸严身而立!身后各跟五千、三千、三千人马,共计一万一千人!

姜维近来,那是天天等,夜夜盼,始终等不到齐少有信息传来!

既然等不到,姜维心下一横:

“依如今形势,只能尽人事听天命喽!”

姜维安排如下:

一万一千人分作两拨:三千人巡防列阵!八千人各执干柴火把!与其说干柴,不如说是一半干、一半湿!

此时汉军围住郿城西、北,上层湿柴,下层干柴,一切安排妥当以后!姜维便安静等待!

因是那姜维早就料定今日西北风甚急,且又有牛毛般阴雨!或者都可以说是如雾般阴沉之气凝为雨!

【到那时,点燃密布柴堆,然后浓烟滚滚,风借浓烟势,浓烟借风势!必会愈演愈烈,郿城内守军必是无处遁形,不呛死也得熏死!必能逼那郿城守军出城而来决一死战!

再加上那前夕令兵士堵截渭水及支流,魏军必误以为要水淹郿城!

一正一奇,一阴一阳,这烟熏烟呛之促战之计必能成功!】

姜维闭目细细感受,稍待时辰过后,只听得耳畔隐有风声呼啸!

便猛睁双眼而道:

“西北风至,且是如约而至!真乃天助我也!

郿城阻我汉军多少时日,今日是该有个了断了!”

便喝令道:

“全军听令!……”

此时,一暗影卫从这北原战场,一路马不停蹄,刚及赶至郿城西城门汉军大营!

翻身下马,滚地而报曰:

“报卫将军!

副总指挥使、泾川太守、镇西将军齐少率领六万余大军自东向来援北原,目前已汇合上将军魏延、关兴、关兴将军等众,又于北原北,大破郭淮所领魏军!

今齐少将军又率军来援以攻郿城,望卫将军知悉!”

姜维高兴而应:

“好!甚好甚好!……”

转而又疑声道:

“嗯!?……!多少!?你方才说那齐少率领多少军队!?”

那暗影卫斩钉截铁而道:

“六万余,若是在下没有记错,应声六万一千人马!至于齐少将军领军多少来郿城,在下尚不得知!”

姜维暗自震惊而道:

“果然非常之人当有非常之法!诸葛丞相慧眼独具,与齐少登坛拜将,自是拜了个好将!

善!甚善!”

紧接又道:

“来人!”

“在!”

“将此事刻成表文急送陈仓诸葛丞相处!”

“诺!”

“全军听令!”

“卫将军!”

“大军无需如此费事,当与齐少领军里应外合、前后夹击,只需同时猛攻郿城即可!

郿城首尾难以相顾,不消半日,郿城必下!”

转而严声喝道:

“攻下郿城,在此一举!

随我冲杀!”

“杀!!!!!!”

郿城西城门姜维亲自督阵,王平、张翼、张休领部众猛攻郿城!

郿城东城门齐少亲自督阵,魏延、廖化、郎鹏、关樾、霍弋、句扶、柳隐领部众猛攻郿城!

一时间,锣鼓喧天,喊杀震地…………

且看下文那郿城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