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你说的对,如果没有足够的利益,他们是绝对不肯放人的。”

苏潇深以为然的点点头,然后郑重的看着三叔和三婶儿。

“所以我突然觉得,刚才三叔说的入赘也不是不行。”

“什么!”苏老三瞪圆了眼睛,“你这丫头到底是怎么回事儿?一会儿一个说法!你到底想怎么的!”

“那个三叔你们听我解释!”苏潇道。

“有些事说来话长,我就简单说一下,袁相柳对我有救命之恩,我必须要报这个恩。”

“前因后果你们就先别问了,只要知道这个原因就行。”

“我想帮他,肯定就得先帮他摆脱那一家人,不然就算是给再多的财物,都不可能到他手里,你们说对吧?”

这倒确实。

苏老三没有再打断苏潇,等着她继续说。

苏潇道,“我本来想着,用什么方法能让袁家人放手,刚才三叔的话突然提醒了我。”

“想让袁相柳和袁家人彻底断绝关系,就只有入赘了。”

如今盛朝的律法对于入赘是有规定的。

男子入赘之后,和女子嫁娶之后一样,都是不用对父母再进行赡养责任的。

相对的,男子入赘也和女子嫁娶一样,需要支付一定的彩礼。

这彩礼钱就相当于买断婚嫁之人的劳动力。

这一笔彩礼钱,只要给的足够让人动心,也不乏穷苦人家的男子愿意入赘。

更不用说袁家那一帮子唯利是图的人。

“如果我愿意多出点儿银子做彩礼,袁家人肯定是会动心的,三叔,你们说呢?”

“你要是肯出银子,倒是能打动他们,只是有这个必要吗?你这是欠了多大的恩情?”

苏老三表情复杂。

不是他没有同情心,实在是农户人家赚钱不容易。

一两二两的银子,肯定是没法让袁家人心动的,起码都得五两银子以上。

或者袁家人狮子大开口,干脆要他个十两二十两的,苏潇又要如何?

大哥留下的家产就那么些,苏老三实在是不舍让苏潇肆意挥霍。

“是啊潇潇,或许还能有别的报恩方式,不如你再考虑考虑?”

苏三婶儿也跟着劝道。

“袁相柳不离开那个家,哪里还能有别的方式?无论什么方式,都首先要他摆脱袁家人才可以!”

苏潇已经做下决定,道,“三叔,三婶儿,你们不用再劝我了,这个恩我是一定要报的。”

“钱花完了可以再赚,到时候我做点儿小生意,进账也是很快的。”

“行吧,既然你都这么说了……”苏三婶儿一脸无奈。

这成亲一事他们还能劝一劝,报恩就真的不太好劝了。

尤其苏潇说的还是那么郑重其事。

救命之恩。

这不是小恩小惠。

“你这恩到底是什么时候欠的?我怎么一点儿都不知道?”

苏三叔追问。

“难不成你上山打猎遇险了?袁相柳那细胳膊细腿儿的,看着也不像能救你的样子……”

“三叔,你就别问了,这事儿说来话长,一时半会儿解释不清楚的,有时间我慢慢和你说。”

苏潇打着哈哈,一边说,腿一边往门槛外面迈。

“先不说了,我要回去了,得找个机会把这事儿和袁相柳说说。”

“三叔你们快吃饭吧,再见。”

苏潇一溜烟儿的跑了。

苏家老两口看着她风风火火的背影,无奈摇头。

“这丫头怎么总是说干就干,这急性子也不知是随了谁。”

苏老三过去把剩下的那点儿柴火全都踢进灶膛里面。

苏三婶瞟了他一眼,心想除了你还能随谁?

她那大伯叔可是有名的耐得住性子。

“想来潇潇也不会拿这种事儿骗咱们,再说相柳那老实巴交的孩子,也不像吕书生那么会花言巧语。”

“应该是真欠了恩情,咱们又没天天跟着潇潇,哪里知道她那么多事,和吕书生定亲的事儿你不也是事定了后才知道。”

“报恩这事儿算是正事,咱们也不好拦着,总归潇潇报了恩,心里也就没了这事儿,钱以后还可以再赚。”

苏三婶儿拿着抹布,擦着锅台上落的灰尘。

苏老三在灶膛前面的小马扎上坐下。

“用入赘做幌子,村上人都知道了,到时候潇潇岂不是更难嫁?”

苏老三是不想让苏潇嫁吕清河,但不是不想让苏潇成亲。

这姑娘家总还是要成家的。

“现在难不成就好嫁?”

苏三婶儿道。

“你是不知道,昨天你们刚去退了婚,今天村上就风言风语的传起来了,说是潇潇和吕书生婚事黄了,全是因为潇潇要的彩礼高,足足十两银子!”

“去他妈了个蛋!便是那村花也要不出十两银子来,咱们家又不是那不着四六的人家,怎么可能要那么高的彩礼!”

苏三叔怒目圆睁。

“谁他妈说的这话!乱传这些谣言,让我知道非把他绑树上揍一顿!”

“还能是谁?肯定是吕书生自己找场子说的呗,亏的那些村民也真信。”

苏三婶儿嗤之以鼻。

“行了,你也别生气了,总归是没成,算是潇潇命好,不然跟了这样的男人,这一辈子都得被算计。”

“妈了个巴子的,我看他就是欠揍。”

苏三叔撸了撸袖子。

“你等着他再扯老婆舌,我非得去他家揍他一顿。”

“你可得了吧,人家那是读书人。”

苏三婶过去推了他一把,警告道。

“你可不许乱来,不然我以后有啥话都不和你说了。”

“说几句又掉不下肉,你要真把吕书生揍了,到时候人家告到官府去,你欺负读书人,说不定都要蹲大狱的!”

“你让我和家里的两个孩子怎么办?老大和老大还没定亲呢,你这么一闹,村里谁还敢嫁咱家!”

苏三叔刚才确实是气的挺上头,真的很想揍人。

听到苏三婶儿这话之后,他又很快冷静下来。

大盛朝对于读书人的优待比较多,虽然吕清河身上暂时还没有功名,但只要有读书人这个名头,就不是能随意欺辱的。

便是村霸也都会敬几分,这也是为什么大家对读书人都高看一眼的缘故。

若那吕清河真是靠得住的人,其实能嫁个读书人确实是挺好的。

“你不要乱来,晓得不?”苏三婶不放心,又警告了一遍。

苏老三闷声闷气的哼了一声,“知道了。”

……

苏潇无意间得了法子,特别着急的想找袁相柳说一说,恨不得马上就把袁相柳带出袁家。

然而接下来两天,她在袁家前后转悠,却一直没碰到袁相柳出门,反倒是让她火热的心渐渐冷却下去,更加清醒了。

就算是有了入赘的这个名头,彩礼钱若是少了,袁家人肯定也不会心动的。

苏潇现在手上的银子才十三两。

本来这钱买牲口做生意就已经不富裕,如今又多出了一笔彩礼,肯定就更不够用。

万事开头难,苏潇现在缺起步的资金,解决的办法目前有两个。

一个是管苏三叔去借。

苏家在村上是大户,地都很多。

苏老三的家境和苏父生前差不多,应该有存下一些银子。

但苏潇要借的不算小数目,就算是至亲,也不好轻易开这个口。

没得人家不好意思回绝,伤了亲戚的情分。

而除了借钱,剩下的方法就是卖地。

苏潇现在名下有三十亩地,按如今的行情,一亩肥田值十五两银子左右。

苏潇的三十亩地里面,有二十亩都是肥田,只要卖上一亩或者两亩也就够了。

但那些田地是爹娘留下来的,苏潇也不想轻易动。

第三天正好是集日,苏潇没再去袁家附近闲逛,一早起来便换上了一身新衣服,坐牛车去县城。

从桐乡村去县城,步行要一个时辰。

牛车可以节省一半路程,而且还比较省力。

但是要花三文钱的车脚费,大多数人还是舍不得这个钱的,三文钱能买个大大的肉包子了。

苏潇倒是不省这个钱,她这次去县城,主要是想看看牛马行的牲口都在什么价位。

不管是借银子还是卖地,心里都有数。

夏天天气好,坐牛车的人不多,算上苏潇,车上一共才三个人。

出村的一路上,遇到不少赶集的村民,都选择了步行。

“这么好的天气,苏潇居然做牛车去县城,可真不会过日子。”

“是呀,这败家的姑娘,谁要是娶进了门,估计这日子也过不起来。”

“虽说是能赚一些,但是也架不住这大手大脚的花,难怪婚事就这么吹了。”

“可不是,也不瞧瞧自己是什么斤两,居然敢要十两银子的彩礼!”

“吕书生若是有那个钱,哪里还会娶她?娶袁家的姑娘不好吗?”

“哈哈哈,可不是,这叫怎么说来着,没有自知之明!”

苏潇坐着牛车路过,村民们看不上她如此悠闲,都有些嫉妒,凑在一起交头接耳的议论她。

苏潇听了两耳朵,才知道自己和吕清河婚事吹了的事儿已经传出去了。

听到十两银子的彩礼,她大概也知道吕清河为了给自己找场子在外面胡说。

这人可真是,各种缺点全都占了,自己前世到底是怎么看上这种人的?

只能说朝廷把读书人吹捧太过,苏潇还以为读书人都是什么清高自持的好男人呢。

想着这些,牛车驶出了村口,苏潇突然注意到前方路上的一个阑珊背影。

那人身形瘦削,穿着一身让她熟悉的补丁衣服,一瘸一拐的走在路边,背上还背着一个背篓。

远远看着就很像袁相柳。

等到牛车行到近前,苏潇开口唤了一声。

“袁相柳?”

那人脚步一顿,然后转身看过来。

果然就是!

苏潇赶紧让牛车师傅停下,跳下车过去问。

“你这是要干什么去?你腿伤好了吗?我看你走路一瘸一拐的,怎么还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