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袁相柳便引着章大夫坐下,一边慢慢吃着自己的粥,一边不着痕迹的和章大夫透露了一下要去迷障林给那些盐户们看诊的事儿。

那些盐户如今都还算是通缉犯,不好露面,也不好找城里的大夫贸然前去看,只怕会走漏风声,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章大夫跟着苏潇这么长时间,是值得信赖的,也就只能让他过去。

虽说一个人有些过于劳碌,但也只能辛苦一下了。

医者父母心,章大夫倒不觉得有什么劳碌的,听说有那么多受苦的人,再想起之前和他一起逃荒到安平县的难民们,要不是有苏潇慷慨收留,又待他们极好,只怕他和那些村民都很难熬过那个冬天。

等了没一会儿,苏潇就把桌上的食物风卷残云的吃完了。

睡得饱,吃的也饱,苏潇这会儿感觉神清气爽,觉得自己根本不用吃什么药膳,但在袁相柳的坚持下,也还是伸手让章大夫给看了看。

章大夫屈指搭在她手腕上,却没像是给袁相柳诊脉时那般很快就收回手。

他压着苏潇的脉搏,过了好一会儿的时间,神色渐渐严肃起来。

苏潇也跟着他紧张起来,“怎么了章大夫,我难道不够强壮吗?”

“你……”章大夫对上她的视线,缓缓收回了手,“夫人身体无碍,只是有喜了,已经两月有余了。”

“什么?”苏潇震惊的瞪大眼睛,简直怀疑自己听错了,抓着章大夫问个不停,“你说什么?你说什么?”

袁相柳也难得怔忡,反应过来之后将苏潇拉了过来。

章大夫这才从苏潇的魔爪下逃脱,又重复了一遍,“夫人有喜了,已经两月有余。”

“有喜了,是有孩子了的意思吧。”苏潇这次改抓着袁相柳问。

“是啊。”袁相柳给予肯定的点点头,见她不敢置信的模样,心里软乎乎的,握着苏潇的手认真说,“我们有孩子了,潇潇。”

袁相柳这方面没什么经验,所以之前在盐场苏潇一直说恶心,他便也只以为是风餐露宿的关系,觉得自己没照顾好苏潇。

直到刚刚翠红若有所思的神情,让袁相柳触类旁通,想到了这一种可能。

这会儿被证实,袁相柳心情其实是有些复杂的。

高兴那是不用说的,但也有一些担心,毕竟怀孩子生孩子可不是什么容易的事儿。

王翠花当初就是因为难产大出血,在生下袁雪儿之后,再也不能怀孩子了,不过捡了一条命也是万幸。

从前在村子里,有许多女人都是因为生孩子丢了命的。

袁相柳想到昨晚他和苏潇在净房,又是担心又是后怕。

担心自己当时不知道,怕是会伤了苏潇的身体,后怕则是他没像往常一样折腾那么多回,不然就更是担心极了。

苏潇也默契的想到了昨晚,脸有些红,心里也不太安稳。

她记得之前吕清河的一个小妾因为争宠,在孕中与吕清河同房,小产丢了孩子。

吕清河那种被酒色掏空的身体都能致使如此,她和袁相柳昨晚……

“咳咳……”苏潇清了清嗓子,支支吾吾问章大夫,“那个,我这也是第一次怀孩子,有没有什么忌讳的?章大夫都和我说一说,我以后好小心避免着,免得……”

“我们昨晚同房过,对孩子和潇潇的身体可会有影响?”

还没等苏潇委婉的把话头引过去,袁相柳这边已经开门见山的问了出来。

苏潇腿一软,差点摔个跟头,斜眼瞪了一眼袁相柳。

这人怎么能这么直白呢!好歹委婉一点儿啊!

这种羞人的事居然就这么问出口了,房间里可不止章大夫一个人呢。

苏潇脸更红,看看翠红,又看看其他两个婆子。

翠红本就是烟花之地出来的,羞耻心肯定是比别的闺阁女儿要低许多。

那两个婆子又是过来人,也算见怪不怪,都没流露出诧异,表现的波澜不惊。

章大夫虽不是妇科专精,但身为大夫什么世面没见过,也不觉得这问题有什么,一片坦然的回答。

“孕中同房是会有一些危险,不过既然都已经过了昨晚,夫人也没什么反应,想来是没什么大碍。”

“好在是夫人身强体壮,但以后可不许了。这怀孕前三个月和后三个月尤其重要,是万万不能再同房的。”

章大夫不放心,着重叮嘱了一遍。

“我记得了,以后会注意的。”袁相柳郑重的应下来。

苏潇羞极了,臊眉耷眼的谢过章大夫,便找借口想要离开。

两人已经约好了要一起去关山那里,她也想躲开这让人羞耻的环境。

只不过昨晚定下的时候,还不知苏潇怀孕,如今知道了,袁相柳又改了主意。

“派人去把关老板请过来吧,左右不过是谈事情,在府里面谈也是一样的。”

“别呀,我哪有那么娇气,这才怀两个月,你就这不让我去那不让我去的,难不成我还要一直待在府里?那闷也闷死了!”苏潇有些着急。

“不是不让你去,只是昨晚……”袁相柳顿了顿,扫一眼章大夫,“今天还是不要出去了,万一有什么难受,在府里请大夫也方便。”

还是怕昨晚上两人同房会有影响,出去的话无论是骑马还是坐马车,因为盐州城的路不好,都难免颠簸。

还是得养几天才安心。

苏潇想想也是,毕竟肚子里都揣了个崽子,也不能像以前那么大喇喇的什么都无所谓。

万一真出什么问题,岂不悔死她了?

于是便答应了,“那就请人过来吧。”

她低头摸着尚且还平坦的小腹,有一种不真实感。

这就怀孕了?

才多久呀?

她和袁相柳总共在一起好像也没多久。

居然这么快就怀上了。

她都没有一点儿当娘的准备呢。

回到房间,袁相柳让人在床上又铺了一层软垫,又在软榻上面放了两个软枕,方便苏潇休息和靠着。

他还让人把书房的东西也拿了一些过来,一边陪着苏潇等到关山过来,一边在桌上写折子。

盐场的事儿虽然告一段落,但还有许多后续要收尾。

首先是张同知的死。

虽然张同知十恶不赦,但既然是借了以身殉国的名头,肯定也要和皇上说一声,明面上嘉奖一番,但也都是些不重要的虚荣,真正的抚恤金还是能免则免。

其次还有马定安,这个皇上先一步派过来的马御史,在和许三言他们的逃亡途中不小心中了流箭,已经身亡了。

这是个真正爱民如子的臣子,袁相柳肯定要细细交代一番前因后果。

另外,盐场那边的打手虽然已经清理的差不多了,但是盐场掌权人和幕后人,连同那三个大盐场,还没有相应的处置。

许三言他们这次不光给了袁相柳银子,还给了袁相柳一本账本儿,上面不完全的记录了盐场近一年的走账,是那三个大盐商想推都推不掉的罪证。

接下来,抄家,落狱,流放,一系列流程走完也要费上一番功夫。

这还要归功于马定安,若是没有马定安提醒,许三言那种字都不识太多的莽汉,是不知道账本的重要性的。

另外就是关于盐州未来的规划。

今日早起袁相柳和苏潇已经商量出来了一个大致的章程,也要写一些在折子里面呈给皇帝看。

无论是想要修路还是建厂,都是需要钱的,不管是多么一本万利的生意,前期的投入都不会少。

哪怕是抄家那些盐商能获得很多银子,但也都是属于朝廷的,想要动这些银子,也要皇上批准。

那些大盐商各个家财万贯,家底丰厚,估计每人的家底都得有百万两银子,这些银子不可能全都用在盐州,还要运大部分回京城填充国库,这也是皇上想要整顿盐务的原因之一。

袁相柳现在这边人手不足,没法运银子,需要折子请示皇帝派遣人过来。

一边是把银子运回去,一边也是接手盐场这边的烂摊子。

现在盐场原来的管事打手都死的差不多了,偌大的盐场不能没有人干活儿,盐也还是需要继续产出。

袁相柳身为知府,只能暂时代管,却不能把盐场收于手下,还需要派遣合适的官员来打理。

以后这盐场也肯定是会握在小皇帝手里的。

零零总总,要呈报的事情实在不少,袁相柳洋洋洒洒写了满满三大篇纸,另外又把不太重要的一些小事儿写在另一个折子上,两个一并交给安参领,让他找人快马加鞭送去京城。

等他做完了这些,关山也终于姗姗来迟。

关山和手下人现住在盐州城内的一个客栈中。

虽然是最好的客栈,却也比不了爪哇国一个普通的客栈。

如果是刚到的时候,关山甚至会嫌弃简陋,但是经过盐场那一遭,他如今已经非常懂得惜福知足,哪怕是客栈有些漏雨,都不觉得有什么。

连日来的疲惫更是让他一觉睡到晌午,大快朵颐了一番之后,就赶紧应邀过来了。

袁相柳让人上了茶水和果子,在偏厅见了关山。

关山是一个人过来的,半个月的相处他已经和袁相柳他们混的很熟,也不见外,进门后就坐下了,抓起一把瓜子吃。

“这东西我们国家也有,还有好多味道。”

他对自己国家的自豪感是非常深的,时不时就要提上一句。

苏潇已经见怪不怪,端起茶杯喝了一口茶,然后发现酸溜溜的,低头一看才发现是山楂水。

“怎么给我换了山楂水?”苏潇看一眼袁相柳。

“太酸了吗?”袁相柳帮她往里面加了块冰糖,“这样会好喝一点。章大夫说茶喝多了不好,孕期还是少喝为上,还有甜的和油腻的也要少吃,免得孩子太大会不好生。”

“哟,袁夫人有身孕了呀!”关山有些意外,狠狠一拍大腿,“哎呀,怎么不早说?我这来了什么都没带。”

应该带点儿礼物才是。

“才两个月,胎还没坐稳呢,送什么礼?真想送,等孩子出生了再送也不迟。”

苏潇忍着山楂的酸又喝了一口,放了点儿冰糖之后确实好了很多,不过还是挺酸的。

她把杯子放下,开门见山和关山说起了这次邀他过来的意图。

对于盐州的整顿和改造,苏潇已经迫不及待,巴不得明天就赶紧投入到生意当中。

白花花的银子谁都眼热,关山是个商人,自然也不例外。

他开始听苏潇说想要橡胶的制作方法,还很为难,这东西要是传给了别人,谁都能做了,他的货物又怎么能值钱?

但是苏潇和袁相柳对他有救命之恩,他不好推拒。

后面听苏潇说起苏城和京城那边庞大的市场,关山脸上才现出了一点儿笑容,也多了几分热切。

“你说那苏城的繁华,真有那么多富户?”关山问。

他还是不敢全信,也有着商人不轻信别人的谨慎。

毕竟来到盛朝之后,看到的是这样的贫苦和混乱,原本对盛朝富裕繁华的印象也全都崩了。

现在和他说,远在万里之外的苏城和京城是那样的繁华,让他如何能一下子就信?

“我倒是想骗你,难不成还能骗自己?”苏潇指尖轻轻敲击着桌面,“这生意我自己也是要投大笔银子进去的,若是没有销路,我这银子岂不是也都打了水漂?”

“你也只是出个法子,从招人工到选材,哪件事儿不得我亲力亲为?大笔大笔的银子往外掏,到时候卖不出去,你觉得我像是个傻的?”

“那倒是不像。”关山笑了,慢悠悠嗑着瓜子儿,心中也在思量着。

仔细权衡一番之后,觉得还是划算。

他们爪哇国虽然富裕,但是人口和土地都不算是很大很多。

这也是为什么他们国家有这么多海商、都想要出海去做别的国家生意的原因。

人口是一个国家经济的基本盘,没有那些人数,他们产出再多再好的东西,也是没人去买的。

东洋小小一个岛国,周边也没有什么大的国家,这整个海域有一个算一个,盛朝是最大的。

关山来之前就听说过许多盛朝的事,说盛朝是个内陆国家,非常繁盛,人口众多。

虽说在盐场那一遭打碎了印象,但这也只是盛朝的一块小地方,不是吗?

想来那皇帝老儿待着的地方,应该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