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南锣那啊。”

程立是地地道道的京城人,对于南锣鼓巷,也是知道的。

“距离我家有点距离。”

“不过也不远,走路最多二十分钟也就到了。”

“所以,卫冬哥,等你那房子装修好了,记得一定要喊我啊,我一定要第一个过去瞅瞅。”

“到时候我弄点票,再去便宜坊带半只烤鸭过去,哥你准备好酒,我们好好庆祝一下。”

程立是个热闹性子。

一听到李卫冬的话,就忍不住嘟嘟嘟的说了一堆。

“行行行。”

“到时候我一定准备好酒菜,恭迎你的到来。”

李卫冬无奈的摇着头。

这家伙的嘴就跟个机关枪似的,真是能侃。

“好了。”

“等休息时再聊。”

“快回去工作。 ”

“组长马上就到了,要是看见你在这废话,等会就又要批评你了。”

一听到‘组长’二字,程立这家伙的脸色一变。

两只眼睛也是立刻环视周围,在发现人还没到之后,紧张的神色才放松下来。

不过即使如此,他依旧嘴硬。

咕哝着:

“老王这家伙就算来了又怎样,我怕他不成。”

虽然这么说,但身体却很老实的退回到工位去,低着头,摆着一副认真工作的架势。

“这小子。”

李卫冬哭笑不得。

他口中的‘老王’,就是一科三组的组长,也是李卫冬的上司。

全名呢,叫王学明。

36岁,九级工程师。

老王和程立这小子的关系颇深,似乎是亲戚,也是他走动的关系,将程立从汽车一厂那调过来的。

调到了他的手下。

毕竟程立这小子的性子太跳,在汽车厂那边没人帮衬,指不定哪天会捅出什么娄子。

或是被人算计一把。

所以他家里这才走关系,给调到轧钢厂这边来。

而王组长为人比较严肃,平日里不苟言笑。

也能看住他。

不过这小子依旧是个活跃性子。

私下里,没少编排、吐槽王组长,称呼其为‘老王’,说他太严肃,整天板着脸,三十几岁就像个老学究。

当然,这小子也没少被批评。

……

王学明是三组组长。

九级工程师。

同样,一科的另外两位组长也都是工程师。

其中一组组长是八级,二组三组都是九级。

至于其他两大科室,二科有两位,都是九级工程师,三科没有。

所以整个轧钢厂的技术部,包括总工在内,一共也就七位工程师。

总工余千河,五级工程师。

一科科长陈绍,七级。

一科一组、二组、三组组长,分别是八级,九级,九级。

二科有两位,都是九级工程师。

三科没有。

五级一个,七级一个,八级一个,九级四个。

这就是轧钢厂的全部了。

当然了,工程师的工作项目更多,业务也多是互相交叉,不局限于某一科室、某一项目,它们涉及的工作方方面面都有。

甚至一些任务远比李卫冬想象的更重,不仅仅是在轧钢厂,有时候,他们甚至需要外出去下属分厂、或其他大厂合作和作业。

就比如余总工。

任务繁多,经常需要出差,在轧钢厂内几乎都看不到他。

“不知道什么时候,我才能成为这样的工程师。”

李卫冬坐在办公桌前,一边摊开桌子的图纸修修改改,一边沉思暗想着。

和原主不同。

原主并不喜欢‘机械制造’这一行。

他更喜欢文学。

而李卫冬不同,前世虽然不是学这个的,但起码不会讨厌‘机械制造’这一门学科。

甚至还挺有兴趣的。

不过技术员想要提升等级,需要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相应的动手能力。

至于提升到工程师,更是会进行复杂的评定考核。

不仅仅要求有对应的技术和成果,更是对于教育背景、工作经验、业绩表现、甚至是家庭成份都有所要求。

即使你是天才。

想要在短时间内成为工程师,都是不可能的。

“慢慢来。”

李卫冬也不着急,一步一个脚印。

等自己学的够多,掌握的知识够多,还怕不能提升工级?

想着,他一边划拉着图纸,一边修修改改。

水循环中频淬火机……

一张张图纸,上面都有自己和原主的设计和修改方案,都是一些想法和一些思路。

至于什么凭空发明个更高效的机床?

做梦呢。

不管是原主还是他,都没有这个本事。

或者说,整个轧钢厂都没有人有这个本事。

能够改良和优化,就已经是极限了。

毕竟这是轧钢厂,主要业务还是金属加工。

技术员们,除了对于机床的设计和工艺改良之外,更主要的工作就是各种零部件的裁剪、切割、钻孔、加工等方方面面,进行程序上和行动上的优化。

包括那些机床,通过不断的改良和新的设计。

以提高对于零件的加工精度和内在质量。

各种型号的轧钢机、剪切机、折弯机、冲压机、切割机、冷却床、热处理炉、质检仪……

太多机械了。

而且,如今这个年代很多机械都是外国的,不同的国家,机械型号都不一样。

俄国的、日本的、德国的,型号和零件都不通用。

有时候同一种机器,都要不同的方案来优化。

如此往复,设计和改良起来,非常的麻烦。

……

“还是没有标准化啊。”

李卫冬自语。

实际上,这个时代的很多机械哪怕类型相同,但各种零件都不能通用,因为各国的标准都不一样。

所以,有时候某个机械零件坏了,只能自己手动搓一个。

搓不出来,就只能当冤大头去买。

而且最可怕的是,同一个东西,不同的厂家生产出来的都不一样。

甚至,同一台机器上一秒和下一秒生产出来的东西可能都不一样。

简直五花八门。

这种情况一直持续到了80年代,我们才在鹰酱的教导下,实现了工业的标准化发展。

工业标准化,才是超高效率,超高质量、超大规模生产的开始。

“想要实现标准化,是一个庞大繁琐的过程,靠个体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有国家全方面的推进,和国际接轨,才能制定标准,实现智能化工业的开始。”

李卫冬摇摇头。

别说他不懂怎么‘标准化’,就算他懂,他都不知道怎么推广。

这根本不是这个时代,某个个体能够完成的任务。

不再多想。

李卫冬继续修改着图纸,随着时间推进,办公室内的人也多了起来,都是这三组的成员。

如此沉浸在思绪之中,不断的修修改改,忙活到工厂内的广播响起之后,他才回过神来。

“卫冬哥。”

程立这小子已经杀到。

“回来再画,走,一起去吃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