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空中细雨纷飞,工人们无人离开,他们在办公室前排成一列,静静地等待。

“你们想干什么?!是要造反吗?!”村长怒气冲冲地闯进工厂。

村长吼完,便朝陈周路的办公室走去,手中的旱烟斗一路挥舞,村民们无人躲避。

张大伟跟在村长后面,全程没有正眼看一眼办公室门口的人群,任凭村长的举动。

“小陈,我对不起你啊!”村长来到办公室门前,准备下跪。

“二爷爷,您这是做什么?!”张大伟连忙扶住村长,焦急地叫道。

“小陈,这膝下之礼,是他们向你道歉!”村长此刻忧虑陈周路会因愤怒而迁厂,试图以道德压力挽留。

“二爷爷,我承受不起您的这一跪!”陈周路走到门前,和张大伟一起扶住村长,皱着眉头说。

“小陈……”村长咬紧牙关,这张老脸今天算是豁出去了,只要陈周路不把拖把厂搬离刘家窑,别说下跪,就算是受辱,村长此刻也在所不惜。

“二爷爷,我知道您的顾虑,您放心,我找您来就是要您做个见证!”陈周路说到这里,顿了顿,转头对办公室里的赵林喊道:“给二爷爷搬张椅子出来!”

赵林闻言,急忙搬出一把椅子,放在门口。

\"二伯,我特地请大伟来,是要您见证,我陈周路说到做到,今天提前发放大家这半月的薪水!\"陈周路转身步入办公室,搬出一张破旧的桌子,搁在村长身边,从衣兜里掏出用报纸裹着的三万五千块,猛地放到桌上。

\"大伟,拿账本,拿笔!\"陈周路摊开报纸,一叠钞票赫然出现在众人眼前,他朝张大伟大声吩咐。

在场的人哪见过这么多现金,目光直愣愣地盯着桌面,心中蠢蠢欲动。

张大伟看到钱,愣了一下,随即跑进屋里拿出一本笔记本,站在陈周路身旁。

\"林子,大伟念到名字的,每人十五块,签完字就领钱!\"陈周路坐在二伯身边,对着发呆的赵林喊道。

\"是,陈哥!\"赵林掌管财务,腰板也挺直了。

张大伟瞥向陈周路,见他微微点头,便翻开笔记本,开始点名。

\"刘铁蛋!\"

一个中年男子挤出人群,脚上的黄胶鞋破了个洞,瘦弱的身体,裸露在外的皮肤被阳光晒得黝黑,快步走向张大伟。

\"签名,然后去林子那领钱!\"张大伟指着刘铁蛋名字后面的空白处。

\"大伟,我不会写字啊!\"刘铁蛋挠了挠头,老脸微红,有些尴尬地说。

张大伟一听,想起这一代人多数识字,脸色变得为难,望向陈周路。

\"小陈,有点文化的基本都外出谋生了,留下来的这些人认不了几个字,做工还行,写字嘛...\"村长没把话说完,看着陈周路。

\"没事!\"陈周路看着张大伟,接着说,\"大伟,你帮他们写名字和工钱,让他们按手印就行了!\"

\"好的,陈哥!\"张大伟跑进屋里取出手印泥,放在桌上。

一番忙碌后,刘铁蛋终于领到了半月的薪水,十五块钱,他的脸上洋溢着无比的喜悦,紧紧握住手中的钱。

\"刘二狗!\"

\"刘四虎!\"

\"张二女!\"

\"...\"

不少工人已领到应得的报酬,站在一旁喜滋滋地数着钱,这十五块钱对在场的村民来说是一笔不小的财富。

\"刘红!\"张大伟念到这个名字,内心充满愤恨,但还是叫了出来。

刘红双手背在身后,摇摇晃晃地走到张大伟面前。

\"按手印!\"张大伟把印泥推到刘红面前,语气不善。

\"你这么多钱,才给我十五?!\"刘红伸长脖子,瞥了一眼赵林面前的一叠叠钞票,轻描淡写地说。

\"你还想怎样?!\"张大伟一听,怒火中烧,一把抓住刘红的衣领质问。

\"嘿,你敢碰我一下!你不动我,你就是狗养的!\"刘红是个硬茬,毫不畏惧张大伟。

\"大伟!\"陈周路站起,轻喝一声。

张大伟勉强放开刘红的衣领,退到一旁。

“朋友,付出多少,收获多少,这些钱你拿得起吗?”陈周路走近张大伟,语气冷漠地问。

“这些钱不都是帮你的血汗钱吗!你只给十五,当我们是乞丐吗?!”刘红的眼中只剩下了金钱,倔强地反驳。

“你怎么确定这不是我从银行取的?!”陈周路眼神微眯,紧紧盯着刘红,缓缓质问。

“我...我...”刘红嘴唇颤抖,正要再辩解。

“你这小子,贪心到疯了吗?!你以为你是谁,大家不清楚?”村长见陈周路脸色阴郁,举起烟斗,欲向刘红挥去。

“二叔,别生气。”陈周路劝阻村长,转而瞪着刘红,“你想做什么我不干涉,但若你能煽动所有人停工,那是你的能耐。要么签字拿钱,要么滚蛋!”

陈周路最后的吼声让众人脸色骤变,平时温文尔雅的他,发怒的模样让人不寒而栗。

“...”刘红被他的吼声震慑,慌忙签字领钱离开。

刘红这一闹,惹火了陈周路,其他人则乖乖领钱等待。

“接下来,参与拉车的来领钱,每人半月五元!”陈周路分发完工钱,虽声音不高,但每个人都听得分明。

“大伟,发完这个,去结算下村民卖木棍的钱!”陈周路对张大伟吩咐道。

发放完工钱,已是正午时分。

“从今天起,不再用驴车,不再收购木棍!”陈周路的话引起一阵窃窃私语,这意味着一些人的收入将受影响,心中自然不满。

“陈老板,你说好的,驴车每月十元,怎么突然不用了?”

“陈老板,我家还有新砍的木棍,你不收,我怎么办?”

“...”

陈周路听见议论,双手抬起轻轻一压,人群立刻安静下来。

“有木棍的今天送来,我依旧按原价收。不收木棍是因为供应跟不上生产速度,驴车运输效率低,我要雇车运输!”陈周路说到这里,环视众人,接着说,“从今天起,工资每月三十不变,但改为计件制。现在我们分早晚两班,每制作一把拖把,就多赚一分。只要你们班组做得多,赚的可远不止十元或五毛!”

众人对计件制感到困惑,陈周路只好详细解释。理解后,大家的工作热情瞬间高涨。

一切安排就绪,陈周路猛然指向刘红,厉声喝道,“你!给我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