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殿下,陛下请您晋见!”

朱高炽闻声抬头,一眼认出是皇祖父的亲信宦官。

“有劳公公,不知陛下召见所为何事?”

朱高炽从小王子们中间走出,淡然一笑。

估摸着时间,皇祖父应还在批阅奏章,此刻派人来找他,想必是有难解之题。

“禀殿下,陛下已看完您的信。”

朱高炽立刻明白,是自己关于驿站改革的提议引起了朱元璋的注意,此次召见必是为了深入探讨。

于是,他跟随宦官,迈向奉天殿。

小王子们望着他离去的背影,满是不甘,但这是父皇的命令,他们无法违逆,只能在原地抱怨几句,以抒心中不满。

走向奉天殿的路上,朱高炽脑海中响起了一个声音。

“朱世子,你昨晚构思的驿站改革,真能行得通吗?”

“当然,孔明先生应该已在我的思绪中看到了蓝图。”

朱高炽自信地回应,提问者正是历史名臣诸葛亮。

\"起初,我察觉朱公子的构思与我昔日构想的木制运输工具颇有相似之处,然而细究之下,这驿站改革方案实则更为简便。但朱公子难道不忧虑结果可能不尽如人意吗?\"

诸葛亮深思片刻,表达了他的疑虑。

\"诸葛先生有何见解,不妨直言无妨。毕竟一个人的智慧有限,若能得先生助力,此法的推行定能事半功倍。\"

朱高炽见惯常寡言的诸葛亮开口,内心不禁略带兴奋。这段旅程中,他们不断交流思想,使驿站与物流逐步融合,以适应如今的大明需求。

然而,仍有几个关键问题需谨慎对待。改革驿站运作方式初期需大量投入,需朝廷资助。涉及国库开销,必然会有保守派官员反对。新模式一旦启动,收益将持续流入,但大明尚处手工记账阶段,防止贪腐至关重要。

朱元璋是极少数痛恨贪腐的帝王之一,对此必定高度重视。因此,要让这个模式顺利运行,他必须制定一套完善的制度。

朱高炽正思索之际,已不知不觉来到奉天殿前。还未踏入,抬头一看,眼前的景象令他惊讶。

只见数位身着紫袍的官员整齐地立于殿内,似在等候他的到来,阵势堪比早朝。四部尚书在列,其余不识官员应是各部的少卿。

\"炽儿,快进来!\"

见孙子愣在门口,朱元璋微笑,招手示意他走近。

爷孙俩的表现如同寻常家庭,令在场官员深受触动。

\"这孩子,恐怕尚未适应这样的场合。看来日后得让他慢慢习惯,或许可带他参加早朝呢?\"

朱元璋暗自思量。

听见皇祖父的声音,朱高炽才回过神,行礼道:\"孙儿参见皇祖父!\"

朱元璋曾说,他们爷孙间不必拘泥儒礼,但在群臣面前,还需顾及皇家尊严。

见他行礼流畅无误,朱元璋笑容更甚:\"免礼,过来爷爷这边坐。\"

他挪出龙椅的一角,轻拍那柔软的明黄色垫子,满是疼爱。

然而朱高炽明白,若真坐下,只会引起朝臣的戒备,于是他缓步走到御案边。

朱元璋见状并未强迫,只问:\"上书房的学习进展如何?\"

\"禀陛下,学业虽无甚困扰,却略感乏味。我更偏爱驰骋疆场的快意生活。\"

\"嗯,很好。看样子过些时日,你便无需每日苦读了。你与你皇爷爷一样,坐不住,不过你还年轻,待你长大,有的是机会在军中磨砺。\"

皇帝的举止与亲和的言谈在朝臣心中掀起了惊涛骇浪,尽管他们表面不动声色,内心已是波澜壮阔。

太子去世后,皇帝的面容似乎只留下了冷漠,何时能再见这般和煦的微笑。

燕王世子果非凡俗之人,朝臣们不禁暗自惊叹,渐渐恢复冷静后,他们开始谋划。

如今储君空缺,有胆识的大臣在朝堂上直言询问,而他们这些胆小的,只能私下揣测。

凭借多年官场经验,皇帝对燕王世子的亲近,无疑揭示了他们长久以来的猜测。

尤其对六部的官员来说,这无疑让他们卸下了心头重负。

\"炽儿,你可明白为何召你至此?\"

朱元璋笑容满面地问道。

\"孙儿明白,自然是因驿路改革之事。\"

朱高炽坦诚回应,朱元璋见状点头,对朱高炽的印象更为改观。

在朝堂上,必须展现出毫不犹豫的气魄,一旦臣子察觉到犹豫,必然会影响他们的态度。在群臣面前不露怯,是为帝者的必备品质。

\"众位大臣,炽儿便是提出此法之人,有何疑虑或建议,但说无妨。\"

朱元璋微转身体,面向六部官员。

朱高炽则深深吸了口气,假使有朝一日登上皇位,必将面对这些人,提前锻炼并非坏事。

只有经过实践检验的,才能称为真理。尽管与诸葛亮一路讨论,朱高炽仍觉得计划尚有不足,或许与眼前官员探讨,能找出最佳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