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批阅了一整天的奏章,朱元璋感到疲惫不堪,正想趁御膳房准备晚餐之际散散步,却嗅到一阵香气,循香而至,发现两个孙子在独自享用美食。

腹中的馋虫被勾起,他大步走进,坐在朱高炽身边。

仆人见状,忙从柜子里取出一套餐具,小心翼翼地放在朱元璋面前。

朱允炆本能地想要制止,但已来不及。

朱元璋满满盛了一碗饭,接着将小炒牛肉下的油脂淋在饭上,大口品尝起来。

\"这应该是你母亲的手艺吧。\"

感受着米饭和油脂在口中交融的滋味,朱元璋嘴角不自觉地扬起,一下就猜出了菜品的来源。

\"是的。\"

朱允炆心虚地点点头,注意力立刻转移到眼前的饭碗上。

\"你们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得多吃一些。\"

朱元璋说着,拣起一片羊肉,轻轻放入朱高炽的碗内。

“祖父,您也尝尝!”

朱高炽回以微笑,回应道。

“有酒吗?”

闻声,侍立一旁的仆人们忙不迭地从酒窖取出一壶佳酿。

朱高炽接过来,从容地为祖父斟满一杯,动作流畅,仿佛这是他的日常。

朱允炆看着眼前和睦的画面,手中的筷子被捏得紧绷,关节因用力过度而泛白,心中涌起的嫉妒让他萌生了一个疯狂的念头。

“就算他是帝王又怎样,一旦你们离世,王位便是我的,那时,我就是主宰!”

“这些菜肴真是美味!”

朱元璋品尝后满意地笑了,甚至不顾仪态地打了个满足的嗝。

吕氏在门后窥视,见到这一幕,不禁笑得合不拢嘴。儿子真聪明,她的厨艺没有白学。

“祖父小心!”

见朱元璋一口吞下几条小鱼,朱高炽连忙提醒。

“炽儿,你不懂,这种小鱼炸过之后,连刺都是酥脆的,不会扎人的。”

朱元璋说着,夹起一条小鱼,轻轻一夹,鱼骨瞬间碎裂。

“想当年,咱们故乡有个小池塘,每到夏季,我就下水捕鱼,黄鳝、鲤鱼,片刻就能装满一桶。煮在锅里,配上豆腐,那个香气,真是难以忘怀。”

看着皇爷爷沉浸在回忆中,朱高炽心中也涌起一丝温暖。

“祖父,既然您如此思念故土,不如等北疆战事平息,我们回去看看吧。”

“不容易啊!”

提及家乡,朱元璋的脸上闪过一丝哀伤。

“那个池塘早已消失,那样的滋味怕是再也尝不到了。”

朱高炽立刻领悟,祖父怀念的不只是鱼的味道,更是那段平凡生活的记忆。

“炽儿!”

朱元璋接着说。

“你看这满桌的美食,我们能安然享用,但对那些在洪水中挣扎的百姓而言,或许只有丰收之年才能尝到这样的滋味。

就算尝到了,也只能浅尝辄止,就像当年过年,你的曾祖父拿出一块白馍,一半敬奉祖先,另一半分给了怀着孩子的曾祖母们,我只能看着,过过眼瘾。

那时候的生活确实艰难,但你的曾祖父从未放弃,黎明即起耕作,月光下归家,只为了田间的庄稼。

然而官府的盘剥由来已久,哪怕丰收,也要交出大半,家里所剩无几,我那时夜晚常因饥饿而无法入睡。”

朱高炽沉默不语,静静地倾听那些沉甸甸的往事。

\"即使生活艰难,你的曾祖父依然坚韧不拔。但命运弄人,一次大旱,打破了我们小家庭的和谐,朱家也因此四分五裂。\"

\"那时候,你皇祖父年纪尚幼,为了分担家庭重负,独自去了庙里,做了和尚。在寺里,只要做事就有饭吃,可你皇祖父食量大,又不擅长劳作,不久就被赶出了寺庙。\"

\"流浪的日子并不容易,走投无路之下,你皇祖父参了军,后来便有了大明。\"

朱元璋说到这里,脸上满是对过去的怀念。

\"炽儿,我们出身贫贱,即便坐拥江山,也不能忘本。\"

朱高炽闻言起身,庄重地点点头。

\"孙儿铭记于心!\"

\"好,我们继续用餐!\"

朱元璋借着酒兴回顾过去,心中舒畅无比。不久,三个人便将桌上的菜肴一扫而空。

暗黄的灯光从东宫洒出,映照着朱红色的宫墙,几个太监宫女谨慎地守护一旁。朱高炽则搀扶着朱元璋,缓缓走向寝宫。

或许是因为酒劲上头,朱元璋喝掉了一坛陈年佳酿,此刻醉意渐浓,加上年迈体衰,步伐显得踉跄。

朱允炆站在东宫门口,望着渐行渐远的两人,忽然感到一股寒风从背后袭来,直刺脊椎,令他颤抖不已。

他不清楚今日之事将带来何种结果,但他确信,他会坐上那个位置。

宫墙间,老少并肩而行,谈笑声传出,使微弱的灯火也增添了几分暖意。

算算年纪,朱元璋已六十有余,能陪孙子们至深夜,身体状况想必不错。

\"皇爷爷,寝宫就在前面,小心台阶。\"

朱高炽望向不远处的寝宫,轻声提醒。

\"去,毛孩子,你皇爷爷还没老眼昏花,用得着你提醒?当年,我可是骑马征战的汉子,这点酒算什么,你以为我会醉倒吗?\"

看到朱元璋这般不服老,朱高炽微微一笑。

\"皇爷爷,我明白,但您还是要保重身体,毕竟您已经六十岁了。\"

\"放心吧,虽然我老了,但我还有很多未完成的事情。\"

两人的身影随着灯火摇曳,仿佛跃动在墙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