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天空依旧阴沉,雪花时断时续,寒风呼啸,光秃秃的树枝摇摆,动物们都躲了起来。宫中的几只猫则懒洋洋地趴在火炉旁,用它们厚厚的皮毛抵御寒冷。

奉天殿内,早朝照常举行,这是皇帝听取政事的传统,不会因天气原因而改变。金碧辉煌的大殿门窗紧闭,窗户上挂着厚重的帘幕,防止寒气入侵。地板下还烧着火龙,殿内温暖如春。

龙椅旁边摆放着两棵铁树,为这座殿堂增添了几分生机。随着太监尖锐的呼唤声,早朝正式开始。朱元璋打着哈欠慢慢坐上龙椅,朱高炽则走向书案,提笔记录。

可能是昨晚工作到很晚,为了早上能多休息一会儿,老爷子换上了休闲的龙袍,来不及穿戴一些饰品,头发也随便用桃木簪子扎起来。而朱高炽的装扮就显得正式多了。自从老爷子知道孙子有一次起床晚了,就特别赋予景仁殿的仆人权柄,让他们负责叫醒皇孙殿下。于是每天天刚亮,朱高炽就会被太监的声音唤醒,此刻他身穿五爪金龙袍,虽然端坐在书案后,但满脸的疲倦无法掩饰。

“各位大臣,年关将近,各地必须提高警惕。居安思危,我们不能松懈。”朱元璋一开口就是正事。

“春节是百姓们放松享受的日子,但我们更需保持警觉。一旦发生混乱,后果不堪设想!”说完,他靠在龙椅的软垫上,显然通宵的疲劳影响了他的状态。

“作为官员,你们要时刻为百姓着想,我的要求并不苛刻。”

朱元璋伸直手臂,遮住了自己的脸,借机打了个哈欠。

“大家都是大明朝的核心人物,这一点我想不必多说,你们不是一般人,自然要承受一般人承受不了的艰辛。”讲完年终的注意事项,老者转过头,看向了他的孙子。

“都记住了吗?”

“嗯!”

“作为太子,你也得多发表发言,别总是坐着,总有一天,你也会像我一样坐在这里。”

听到这,朱高炽闭上眼睛,慢慢站起来,驱散身上的疲倦。

殿内温暖的气氛环绕,他的思绪迅速清晰起来。

“居安思危固然重要,但也要有松有紧。各位官员辛劳一年,也需要休息一下。”

看着下面的臣子们,朱高炽露出了微笑。

“官员们也不是钢铁之躯,所以我觉得,皇爷爷不如给他们放个小假,这样更能激发他们的工作热情嘛,想让马儿跑,就得给马儿足够的草料。”

“孙儿去过一次武汉,跟武汉比起来,京城的物价高多了。如果各位官员不愿意休假,朝廷也可以用金钱给予适当的补偿。”

看到朱元璋的脸色变得阴沉,朱高炽连忙改口,老者刚说要官员们坚守岗位,他就提议休息,这不是拆台吗?

其实也不能怪他,本来他专心致志地做记录,突然被点名,情急之下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只好顺着老者的意思延伸话题。

“炽儿说得对,确实应该给一些补偿,毕竟各位大臣回家也是百姓。”

见孙子能自圆其说,朱元璋也没再追究。如今驿站开设半年,国库也充实了,给臣子们发福利,有钱,任性。

他虽是个严格的皇帝,但也赏罚分明,想做个贤君。老者可不想让后世的历史书把他描绘成暴君,只会压榨朝廷官员。

这么一想,朱元璋原本有些烦躁的心情立刻好转。

“户部尚书,补偿各位大臣的事就交给你了!”

“微臣等谢陛下恩典!”

天子赏赐,众臣纷纷下跪,虽然补偿不多,但也是对他们近一年辛勤工作的肯定,正如朱高炽所说,给他们的心中注入了积极的力量。

“好了,我也知道你们辛苦,只是没说出来而已。朝会结束后,各自去户部领取就行了。”

朱元璋摸了摸下巴的胡须,显得十分高兴。

“陛下,微臣有事禀奏!”

兵部尚书见气氛适宜,上前一步,准备提出自己的建议。

“准!”

“今年来,北方战事日益频繁,臣认为应加大对军队的投资,开国老将们在军中活跃了近二十年,也该注入新的活力了。”

“嘿,你有什么主意呢!”朱元璋兴致勃勃地问。

“我们应该从全国招揽有才华的年轻人,或者建立一个专门培养军事人才的地方,这样就能不断地为军队提供支持。”

兵部尚书说着,眼睛里闪烁着越来越亮的光芒。

“在各个省份挑选人才,稍微培训后送到边境去锻炼,时间久了,他们会成为强大的兵士,一切都会自然而然地发展起来。”

听到这个建议,朱高炽感到非常惊讶,兵部尚书的想法真是新颖,有点像后来的军事学院。

“嗯,你说得有些道理,但培养人才需要不少花费。炽儿,你怎么看呢?”

朱元璋很自然地把话题转给了朱高炽。

“孙子觉得这个办法可行。既然每年都有战争,军事人才就会不断消耗,要想维持北方的防线,就必须源源不断地培养新人。”

“好吧,就这么决定了,等开春就可以开始行动了。”

老人深思熟虑后,果断地答应了。他很清楚,长江后浪推前浪,北方的老将领总会有退休的一天,而且培养新人也有利于孙子建立自己的人脉,为将来掌管军队铺路。

这时,李景隆给上面的皇孙殿下使了个眼色,准备采取行动,却没想到有人先一步行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