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89章 脱籍

吴大石背起向母,吴二抱着孩子,赶紧的回去找人,把吴大妮和向父的尸体弄回去。

向母醒来后就赶紧的找孩子,曲氏忍着悲痛安慰她:“嫂子别急,丫丫睡了。”

向母赶紧的下炕穿鞋:“我要去看看丫丫阿爷和丫丫阿娘。”

“嫂子!大哥和大妮都回家了,回家了,呜呜呜,我的女儿啊!!”

曲氏再也忍不住放声大哭,向母嘴唇颤抖,她什么也不说,固执的要回家去。

曲氏抹着眼泪和向母一起回了向家。

向父和吴大妮已经换好了衣服,并排躺在门板上。

棺材还没做好,等棺材做好才能下葬。

两个人头顶都点起长明灯。吴二妮三妮四妮都围在姐姐身边,哭成了泪人。

吴大弟兄两个给张罗后事儿。吕氏一遍遍的给吴大妮擦脸,好像自己的孙女睡着了。

“阿奶,这是我做的鞋,您试试?”

“阿奶,您尝尝我卤的肉和妞妞妹妹的一个味儿不?”

“阿奶,我也喜欢向大牛。”

“阿奶,我怀孕了,我也要当娘了,阿奶,您要当曾外婆了。”

孙女的声音还在耳边回荡,这是怎么了?这才几天没见,回来的是一具尸体。

“大妮儿啊,我的乖孙女儿呦,我这个老骨头还没走,你怎么就走了啊!乖孙女儿呦。。”

吕氏哭的伤心,她看到向母进来,忙止住哭声问:“丫丫阿奶啊,大妮这孩子,这孩子有什么事放不下啊,啊,我的孙女儿呦,家里哪个人她能舍得呦!”

向母“扑通”给吕氏跪下了:“亲家奶奶,亲家,求你们答应!”

说完怦怦的磕头。吕氏和曲氏忙把向母扶起来,向母挣扎着不起,只不断的说:“求你们答应,求你们答应。”

曲氏也跪下,扶着她的肩头说:“好,好,我们答应,你快起来,说说到底是什么事儿?”

吕氏在曲氏说出答应的时候就想阻止,曲氏话已出口,只能听听到底是什么事儿。

“丫丫娘临死时说让二妮当丫丫的娘。”

“什么?”曲氏呆住了。吴二妮也止住了哭,她看着自己的姐姐,不明白姐姐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丫丫阿奶,这话是大妮说的?让二妮当丫丫的娘?是什么意思?让二妮抚养丫丫?”

“不是,不是,是让二妮当丫丫的后娘。”

“什么?”吴二妮呆住了。

抚养丫丫吴二妮没二话,可是给丫丫当后娘,就意味着要嫁给向大牛。

先不说向大牛服兵役是生是死,就算他健康回来了,问题是吴二妮一直把他当姐夫,而且她也不喜欢他呀。

向母看吴家人犹豫不决,不由急了,又跪下哭求:“这是丫丫娘最后留下的话,求求你们答应,让她闭上眼睛安心去吧。”

吴二妮看着吴大妮睁着的眼睛,那里已经没有了神采:“姐姐,我就是不给丫丫当后娘,我也会把她当亲生女儿养大好不好?”

说完伸手抚了一下吴大妮的眼睛,手拿下后依然睁着。

曲氏崩溃了,她趴在吴大妮身上大哭着:“大妮啊,娘答应了,娘答应你,让二妮跟大牛,把丫丫养大,我的大妮儿啊!我的孩子啊。”

说来也怪,吴大妮的眼睛在曲氏说完后慢慢的闭上了。

曲氏吕氏大哭起来,她的(孙女儿)女儿彻底的走了。

吴二妮呆呆的跪在那里,看着吴大妮闭上的眼睛,心里默默的问:“姐姐,为什么?你明知道我有喜欢的人,你让我替你养孩子,也不用陪上我的一生啊,你就不怕我到的时候对你孩子不好?你又耐我何?”

吴二妮腾的站起来,大声喊:“姐姐,我不同意!娘答应了也没用!我不同意!”

说完转身跑回了家,关家里不吃不喝好几天。

曲氏苦口婆心的劝,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吴二妮不为所动,她不用嫁给向大牛,照样可以抚育丫丫。

吴大妮向父下葬以后,向母一天三趟的跑,吴二妮就是不松口。

这天曲氏又劝吴二妮,娘俩又争吵起来。

“枉你姐姐对你这么好,你这样对不起她。”

“姐姐怎么对我好了?她只是做了姐姐该做的,她做的事我没为妹妹们做过吗?我不同意,娘说什么也没用!娘您不只姐姐一个女儿!”

说完吴二妮摔门而去。跑去找丁蔓,她潜意识里丁蔓是万能的,一定有办法。

丁蔓听完了吴二妮的一番话,既伤心又不知道怎么说。

伤心大妮姐的离去,她一直像姐姐一样照顾自已,大妮学东西很慢,但胜在大妮姐认真。

她干什么都非常的认真,什么也认真的学。

她感叹大妮姐的为子计深远,但她不赞同大妮姐的想法。

她不放心自己的女儿,想让女儿有个爱护她的亲人,这无可厚非。

但是不能以牺牲吴二妮的幸福为前提。

如果吴二妮自己愿意,那没问题。很明显吴二妮是不愿意的。

吴二妮眼泪巴巴的看着丁蔓,仿佛下一秒丁蔓就会给她拿出主意来。

丁蔓无语的看着吴二妮:“二妮姐,这个事儿要你自己拿主意。你不愿意,没人奈你何。”

丁蔓有句话没说出来,你不愿意,大妮姐姐还能从棺材里出来找你不成。

丁蔓身体慢慢的好了起来。她开始下地活动。慢慢的活动身体。

这天天空飘起了雪花。丁蔓想起前些天的险象环生。

想起了魏帆走时说的话:“我给你留下人,乱时好护你周全。

这样的乱相不知道什么时候结束,现在是内忧外患,你也要做好准备。铺子先不要开了,保存实力。”

丁蔓想起那几天,确实是没有做好准备。一个从和平年代来的人,丁蔓能想到筑墙防御就很不错了。

通过这次流寇袭击,丁蔓知道了自己这方面的短板。

没有人,没有攻击力,没有武器。没有组织。

丁蔓让徐珊唤进王府侍卫。她问其中一个人道:“请问您怎么称呼?”

“丁姑娘,小人葛壮。”

“葛侍卫,我能问一下你们来世子是怎么交待的吗?”

“护丁姑娘周全,听姑娘示下。”

“我想问一下,如果个人招兵,朝廷允许吗?”

“不允许!招护院可以。”

“哦?那有数量限制吗?”

“有,不能超过一百,如果超过一百,以谋逆论处。”

丁蔓不禁暗喜,这里有可操作空间太大了。

丁蔓又问魏帆留下的其中一个侍卫:“请问一下你怎么称呼?”

“丁姑娘,小人方天明。”

“嗯,葛侍卫,方侍卫,我现在交给你两个一件事儿去做。”

“请姑娘吩咐。”两个人齐声应道。

“好,我让你们去给我招收流民,要青壮,身体健康的。能看家护院的。”

“姑娘,招多少?”

“赞时招两佰。”

“两百?可是。。”

“我大伯家,叔叔家,村长家都需要护院,放心,不会违制。”

“是!”两个人应声率众退下,各去招人。

丁蔓又唤来银环,银环的腿已经好的差不多了,只是还不能做剧烈运动。

她把徐珊和银环唤眼前,低声交待了她俩一些事儿。

两个人点头应下,出去办事去了。

这时桃叶领进来几个人,衣衫褴褛,蓬头垢面的。

一个妇人进来就跪下了:“姑娘,我们回来了。”

丁蔓仔细一看:“徐叔?徐婶儿?常娘子?你们?回来就好,桃叶,快,领他们去梳洗,吩咐厨房,禀报老太太一声,今晚给他们接风洗尘。”

桃叶领了吩咐,伸手往外请。常娘子拎过一个包袱,交给桃叶:“姑娘,这是店里的流水,我一两不少全拿回来了。”

徐景之也拎过一个沉甸甸的包袱,交给桃叶,桃叶一个都拎不动。

丁蔓看着眼前的两个包裹,又看看他们削瘦的面容,一句话也说不出。

这换在现代是绝不会发生的事,在这里好像司空见惯,丁蔓不知道他们的信念是什么,他们的所做所为真的感动了丁蔓。

晚饭的时候分成两桌,丁家人一桌,徐景之他们一桌。常宽挨着自己娘亲,十四岁的少年脸上露出幸福的笑容。

这段时间不担心是假的,可他的职责是护好大少爷。

姑娘又受了重伤,村里人伤的伤,亡的亡。

老爷打发杜飞去昌县找了几遍也没找到娘。他也不好一直的问。

徐珊也依偎在尤氏身上,露出小女儿神态。

尤氏不停的给女儿夹菜,好象把亏欠的时光补回来似的,惹的徐珊两岁的弟弟徐珏直撅嘴吃醋。

伍成昆边吃饭边偷偷的看童娘子,他想问童娘子想不想再组个家庭,可又不敢问。

杜飞在旁偷偷的笑。伍成昆狠狠的瞪了他一眼。

食不言寝不语。用过饭后,丁蔓才问了他们的经历。

常娘子和伙计看到街上的人越来越多,许多人朝店里探头探脑。

常娘子心里很不安,这天本该来送鸡的马大壮没有来,而且还听到外面有吵闹打砸声。

常娘子迅速的换上旧衣,把早包好的银两用破包袱皮包好,背起就出去了。

街上的人东奔西跑的,常娘子听人嚷嚷着说,流寇们都冲进县衙里去了,还杀了县令云云。

常娘子和伙计吓的随着人流被裹出了西城门。

常娘子把脸抹脏,把头发挠乱,把衣服撕破,伪装成叫花子模样。

躲在一间破店里,窝了好几天,后来听说流寇不知道打哪里去了,她也不敢回铺子里,怕是谣传。

又过了几天,听说什么王府派兵把流寇打跑了,还贴了告示。

她才试探的出来,果然不那么乱了,逃出的人也在慢慢的返回,她和伙计也打算回家,就在人群中看到了徐景之一家。

“娘,你听到的那帮坏人攻打什么地方,那是攻打我们家。姑娘和二老爷还有夏少爷都受伤了,村里死了很多人。”

“姑娘您没事儿吧?”

明明姑娘就在眼前好好的,徐景之等人还是异口同声的问。

“我没事儿,受点儿小伤,已经好了。”

丁蔓又伸手从银环手里接过一叠纸张,递给他们。

常娘子接过一看“扑通”跪下了,徐景之等人也忙跪下。

徐景之脸色苍惶:“姑娘,小人们犯了什么错,请姑娘明言,请姑娘息怒。”

丁蔓忙让银环扶起他们,她啼笑皆非的看着他们说:“你们误会了,我当初说过,你们表现好我会给你们脱籍当良民。”

“姑娘,我不想脱籍,当良民又怎么样,还不是朝不保夕,食不裹腹?跟着姑娘这些年,我才觉得自己活得像个人。”

常娘子含泪说道。徐景之也眼圈泛红。真的,他也觉得跟着姑娘,自己才活的像个人,堂堂正正的走在人前,人人称他徐大掌柜。

脱不脱籍又有什么关系呢?看那些所谓的良民,颠沛流离,还不如他过的舒服。

丁蔓说:“徐叔,常娘子,我让你们脱籍不是让你们走。

这些年相处下来我真心的把你们当家人。

你们脱籍以后依然是住家里,当然如果你们想自己盖房子也可以。

我相信以你们的经济实力,完全可以盖砖瓦房。把你们的户口落靠林村,也可以分口粮田。

给你们脱籍,是为了让常宽,徐珊徐珏,还有你们将来的孩子有个好的前程。”

徐景之等人什么话也说不出来,还能说什么呢?姑娘方方面面都替他们考虑了,连他们的后代都安排好了。

徐景之等人跪地虔诚的磕了几个头。

次日丁大石拿着卖身契,和徐景之去昌县县衙消籍,落户。

徐景之拿着自己一家人的户贴,激动的手都颤抖。

从此刻起,他也是有身份的人了,也会拥有自己的土地和房屋。

这所有的一切,都是姑娘赐予的。他今生今世都会效忠姑娘,不管身份怎么变,他,他一家人都是姑娘的人。

丁大石回来后带回来一个不好的消息,朝廷委派的县令年前开春赴任。据说那位县令为人非常古板,而且还独断专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