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超强透视:开局绝美房东送上门 > 第一百四十八章 卸岭门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又行驶了一段路程,在一个铁皮焊制的牌坊前,车子缓缓停了下来。

上面印着的,正是“环峰村欢迎您”六个大字。

赵方付过钱后,背起大包,往村里走去。

哪知道刚走没几步,就看到路边土堆上,蹲着一道猥琐的身影,正闷头抽烟。

定睛一瞧,不是彭老六又是谁。

“六哥。”赵方笑着喊道。

彭老六蓬头垢面,猛地抬起脸来,眼神里满是激动。

“小赵爷,你可来了!”

说着就把烟头扔在地上,还不忘抬脚捻了两下。

朝着赵方就小跑而来,小风一吹,满身的烟味还有汗味瞬间弥散开来。

“俺还以为你都忘了这茬了……”

赵方倒没嫌弃他一身邋遢装扮,拍了拍彭老六肩头,“怎么会。”

转而上下打量了几眼,好奇道:“倒是你,怎么这身打扮?”

老六哭丧着一张脸,洒脱脱的一幅老婆跟人跑了的样子。

“别提了,你给俺十万块钱,都叫那个臭娘们儿卷着跑了。”

赵方一愣,瞬间哭笑不得,还真是老婆跑了。

细问之下才知道,原来彭老六和他之前所说的媳妇,压根没有领证。

那女人是外地的,守寡以后搬到了环峰村。

一来二去就和彭老六搞到了一起,后来还一块去了县城打工。

这趟老六回来,带回十万块钱。

哪知他出去那短短几天,女人又有了新茬儿。

等到老六回到家,趁他醉酒,卷着钱就跟人走了……

彭老六又气又恼,身上没钱了,一时间又找不到人,只得先回村里,等赵方的消息。

看着他尴尬又凄凉的模样,赵方是无语又想笑。

堂堂卸岭派的后人,竟然混成了这副落魄潦倒模样。

“走吧,先把正事干完,有空带你去换身行头。”

听到这话,老六立时来了精神。

压低声音道:“小赵爷,俺这两天在村里,趁黑摸过去两次,那个地坑又挖下去了两米多。”

赵方眼前一亮,“有没有发现?”

老头摇头,“不知道是不是洞打偏了,除了土就是土。”

“白天安全?”赵方问道。

“距离地头不远,那片地是俺家的,但是不敢说有没有人路过。”

赵方点点头。

“走,先去看看情况再说。”

很快。

在彭老六引路下,两人绕过一座山头,来到一片梯汤。

梯汤里种的大多数都是玉米,只有老六家那块地里全是荒草。

好在这个季节已经不太需要施肥除草了,周围的庄稼地里并没有什么人。

即便是有人,只要小心一些,弯腰蹲在半人高的草丛里,也不易察觉。

这片荒地,倒成了天然的屏障。

“对了六哥,你当时怎么想起来在自家地里深挖的?”

“俺是想给俺爹娘把坟迁过来,他俩埋在老宅子后面,那边听说要修路。”

赵方点点头。

无心之举,倒是带来一场破天的富贵。

“当时挖到多深,挖出那两把青铜剑的?”

彭老六嘿嘿笑道:“不是两把,是三把,俺去京都之前卖了一把。”

赵方眼神一缩。

当即开口问道:“没人追查?”

彭老六点头,“小赵爷你放心,俺那时候没露脸,带着口罩去的。”

事到如今,也没时间去计较了。

因为此时,赵方已经看到了,几米外的那个土坑。

餐桌大小的土坑,已经被彭老六挖下去了三四米。

一眼看下去,却只有土。

但是赵方的脸上,却在这一刻露出喜色。

原本他就猜测,这座墓,很有可能是一座大墓。

既然这处出土过青铜剑,证明这个位置是墓中车马坑所在,即便再挖下去,也不会有收获。

但是通过彭老六挖掘的痕迹,赵方在坑壁上,发现了土层变化。

是明显的夯土层。

发现夯土层,证明距离大墓已经不远了。

“去拿工具。”

赵方丢下一句话,不管眼前这个盗洞,而是朝着高处的山坡跑去。

他现在已经有十成的把握,这里绝对有大墓。

虽然无法确定是不是吕布的墓穴。

一路小跑,直接冲到了山坡顶端。

这里的山头都不高,胜在延绵起伏,层层叠嶂。

虽然还没有达到破虚的程度,但是根据这种明显的风水环境,判断一下墓葬方位,还是能有个八九不离十的。

他直接将墨双眼催动到了极致,将周围的山峦和地貌,全都收进眼底。

“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

赵方面色严肃,口中喃喃。

随着他的眼神在山坡下的梯汤上不断游走,吐出的口诀也是不断变化。

“活龙活蛇龙摆折,一起一伏断又连……”

“……”

“三分三合!水绕青龙!”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

“竟然是以山为水,难怪这么多年都没有被发现!”

“就连封土堆都和梯汤融合在一起!”

赵方的脸上,露出极致的兴奋,就连呼吸都加重了几分。

墨家巨子的传承涵盖了从古至今,各家各派的寻龙点穴之道。

这也是墨家每一代巨子,通过手段积累下来的结晶。

如今所谓的盗墓门派,根本没办法相提并论。

只用了这点时间,赵方自信,已经准确点出了墓穴!

剩下的,就等彭老六带着工具过来。

彭老六满头大汗赶回来的时候,扛着两把铁锹和一把细长的尖头铲。

赵方已经回到了盗洞附近,接过铁锹和尖头铲,仔细打量。

不同于有名的“洛阳铲”,眼下这把似乎更尖更细,肯定是自制的,便于探入更深的土层。

而那把铁锹,也和普通的平口铁锹有所不同。

整个锹面内卷,形成弯月形状的弧度。

看上去更适合挖坑掘土。

不愧是祖传的卸岭一脉,虽然没落了,但是光看这工具,就知道他祖上有些道行。

赵方从彭老六手里接过一个铜制的罗盘。

差不多民国的物件,表面很是残旧,看来几代人都在用。

赵方平托在手,脑中记忆翻涌。

随着他的身子不断调整方向,最终选中了荒草中的一个方位后,果断向前走去。

足足走出去几十米,彭老六紧跟在后,几乎都要急了。

这再往前走,可就走出自家地头了。

到时候就算想要打洞,也会麻烦不断。

好在这个时候,赵方落下了手中罗盘,脚步也停了下来。

“下铲!”

他声音不大,却带着十足的底气。

“小赵爷,在这里?”

赵方点头,“九成把握,先下铲看土。”

彭老六激动的张牙舞爪,嘴巴却是闭得紧紧的,生怕呼喊出声误了大事。

将原地的荒草清理了一下,老六直接将尖头铲狠狠扎进地下。

接近两米长的细铲,很快就只剩下杆尾。

只见老六从腰间又摸出一个布袋,里面装着的,赫然是一截一截手臂长短的铲杆儿。

一插一旋,直接续接在铲尾上,继续向下探去。

赵方一直在默默盘算,当下到深度接近四米的时候,他连忙喊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