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顺其自然 > 第216章 初战告捷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面对高翔诚挚的邀请,崔老拐想了很久,说道:“祥云伯如此礼贤下士,老夫佩服。只是担心自己能力有限,无法达到伯爷的要求。”

高翔一听,这是表示同意了。就笑着说道:“老人家。您太谦虚了。从你训练崔家庄民团,杀死刁元,我就知道您是一位高人。您能出山,是我的荣幸,是朝廷的福分呀。”

高翔左一个“您”,又一个“您”,对崔老拐十分尊重,崔老拐十分欣赏高翔的这份谦虚,他动情地说道:“既然伯爷话都说道这个份上了。我如果拒绝,就太不识时务了。好吧,我答应了。”

崔老拐的加入,让高翔对松江府抗倭有了更大的信心。

他命人将祥云卫其余部队全部调到松江府。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把朝廷的脸面找回来,争取歼灭刁志奎部。

高勇等人奔赴各卫所传达高翔的手谕,并顺利接管了卫所。

接管后一查,才发现这绝对是个烂摊子,各卫所都存在大量的缺人现象,缺兵比例都在百分之五十以上,南汇咀中后所缺兵最多,达百分之七十二。

伴随着缺员的,就是将领吃空饷的问题浮出水面。锦衣卫的刑讯手段花样繁多,这三个贪生怕死之辈,迅速将自己的罪行全部招了出来。

这三人中,张勤的罪行最大,他不仅吃空饷,还克扣士兵军饷,私通倭寇,罪大恶极。

南京刑部的判决也很快出来了,张勤斩立决,戴青山、冷坤流放。

对戴青山等人的处理,极大地鼓舞了松江府军民的抗倭热情。

高翔不仅补齐了拖欠士兵的饷银,并且招募齐了各卫所的兵员。

训练三个卫所的重任,高翔全权交给了崔老拐。

为了高效训练三个卫所,高翔命祥云卫接管了三个卫所的防区,将三个卫所全部调到松江府郊外,由崔老拐组织训练。

李朗和牛玉成率领两个骑兵千户接管金山卫防区,梁文的火枪兵千户接管青村中前所防区,陆浩的火枪兵千户接管南汇咀中后所防区。

按照前期,许维新的想法,继续加强各村自发组织的民团力量

同时,沿海各村设立烽火台,遇到倭寇来犯,迅速点燃烽火台,最近的卫所看到后,及时前来增援。

高翔和崔老拐正全力以赴训练松江府三个卫所。高猛那里传来捷报。昨日,刁志奎部三百多海贼由南汇咀登陆,被高猛予以痛击,歼敌二百九十二人,俘虏三十一人,仅有二十多人逃跑。

高翔接到高猛的捷报,非常高兴,虽然这只是个小胜利,但是,意义非常重大,这必然能够增强大家的抗倭信心。

因此,高翔一面命人上报朝廷和南京,另外,要求将此捷报传遍南直隶各府县。

崔老拐听了捷报,担忧道:“祥云伯。此次虽然取得了胜利,咱们是不是谋划一下下一步的行动呀。刁志奎这个人是个不吃亏的主,您让他一下子损失了这么多人,他必然会率领大部队前来报复的。”

许维新也说道:“是呀。伯爷。前些日子,攻占松江城,烧毁松江府衙,就是很好的教训呀。”

高翔笑着说道:“二位提醒的非常对。我之所以命高猛前往南汇咀驻守,就是要对刁志奎部予以痛击。他收到消息后,定然会派大部队前来报复。到那时,我们再集中兵力对其进行围歼。”

崔老拐夸奖道:“祥云伯料事如神,此次定当歼灭刁志奎部。”

高翔谦虚地说道:“咱们也不能高兴的太早。这个刁志奎既然能够干到今日,而且手下有近万人,说明此人一定有他的过人之处。我们切不可大意了。”

许维新说道:“不知祥云伯将如何迎敌呀。”

高翔信心满满地说道:“诱敌深入,只有将敌人全部引到陆地上,我们才能有绝对的把握将其进行围歼。对了,崔老拐,三个卫所训练的如何了?”

崔老拐回答道:“伯爷。原有士兵具有一定的基础,相对来说,进展能快一些。新招募的新兵进展虽然没有老兵快,但是听说倭寇被痛击,训练热情高涨,进展速度要高于咱们原计划。”

高翔听了,十分满意地说道:“有时候,士气的重要性要远高于实力,你挑选一批素质比较高,能力比较强的士兵,我想让他们到前线历练历练。”

崔老拐领命而去。

许维新担忧道:“祥云伯。这些兵能上前线吗?不能影响您的计划吧。”

高翔笑着说道:“许知府放心吧。丑媳妇终究是要见公婆的。即使是失败了。这些士兵也能从中积累经验。更何况有祥云卫在旁边帮衬着,没有问题的。大不了让刁志奎跑了,让其再来一次而已。对了,许知府。粮饷方面是否充足?”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在战争年代,粮饷绝对是重中之重。

许维新面露难色,他说道:“伯爷,实不相瞒,近些年,松江府经常受到倭寇的骚扰、侵犯,无论是田里的庄稼,还是县城的商铺,都受到很大的损失。属下昨日刚刚向我汇报了测算情况,最多能够坚持到明年春天。”

高翔一听,安慰道:“许知府。这就很好了。我从京城而来,顺便带了一些土豆的种子,这种作物长势非常好,产量很大。咱们这里一年种个两茬、三茬都很轻松。我已命祥云卫在卫所驻地周围,开拓了一些荒地,种植了这个土豆。这样也会减轻咱们松江府的粮饷压力。”

许维新喜上眉梢,激动地说道:“那我代表松江府百姓谢谢祥云伯了。如此一来,百姓的税赋、徭役压力就会减轻不少。这可是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呀。”

高翔正色道:“江南虽然十分富庶,可是赋税非常重。这都是有历史渊源的,想必许知府也知道原因,我就不明说了。朝廷的日子越来越好,等到过一段时期,降低江南的税赋,也就是必然了。”

许维新感慨道:“祥云伯说的没错。江南的税赋确实有些过重,有些农民既要交租,还要交田赋,生活压力非常大。辛辛苦苦干了一年,常常吃不饱饭,衣衫褴褛。近些年,不仅松江府,我听说江南其他地区也有这种情况,那就是农民拖欠田赋的问题。呈现愈演愈烈的形势呀。”

高翔回归主题,他说道:“这也间接导致,有些压力过大的百姓,投靠了倭寇。从个人角度,我十分同情这些人。但是作为朝廷的一员,我也得秉公执法,严惩他们。”

事务与事务之间,往往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看问题,不能仅仅只单纯地看这一个问题,而应该站在全局的角度看,这样你才能将这个问题看得够深,看得够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