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顺其自然 > 第357章 进京运粮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翔虽然对大明官场十分厌恶,对万历皇帝的惩罚心有余悸,但是他对大明百姓却是充满了感情。

听说京城及其周边出现了大面积的缺粮情况。高翔不敢怠慢,命高勇将刚刚成熟的十万斤土豆,用蒸汽机车运送至京城,交给魏青萍的父亲魏天。

高翔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麻烦。因为高翔也不想因为此事,博得好名声,他特意修书一封,说明了自己的想法。希望岳父魏天对外声称是他本人从南方购买了大量土豆,目的就是为了救急京城及周边的百姓,可以按市场价格进行售卖。

土豆装车完毕后,高勇就带着高翔的贴身侍卫,领着民工,浩浩荡荡地直奔京城而去。

除了苏州府一直向北,天气越来越冷。高勇等人这才知道,苏州府温度与这些地区相比,真是小巫见大巫。

高翔事先为这帮人做了充足准备,不仅为大家准备了充足的盘缠,还未大家准备了厚厚的棉衣。再加上,随车装有大量的煤炭,夜间取火也是非常方便的。

临行前,高翔已经将高遁在信中介绍的京城及其周边缺少粮食的情况向大家做了介绍。

救人一命胜造七级浮屠。希望大家抓紧赶路程,争取早日赶到京城。越早赶到,将会救助更多的人。

因此,高勇率领众人,加速向京城挺进。由于官道并不平坦,没有水泥路那么好,自然影响蒸汽机车的速度。但是,相对于寻常马车,速度还是飞快的。

一路上风尘露宿,抓紧赶路程,功夫不负有心人,终于来到了京城。

高勇按照高翔的吩咐,进入京城,直奔魏府而来。

高勇上前亮明身份,魏府的门卫听说是姑爷派来的人,不敢怠慢,急忙到府外的店铺找魏天。

魏天正在视察店铺,听说姑爷从苏州府派人来了,放下了手头的工作,第一时间赶回了魏府。

高勇见过魏天后,将祥云伯的亲笔信,以及魏青萍的信一并交给了魏天。

魏天接过信,从上到下仔细地看了一遍之后,笑着对高勇说道:“你们少爷越来越有意思了。做好事,还不留名。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

高勇回道:“禀老爷。苏州那边气温较往年也是变冷了。但是与咱们京城这边比,还行。江南的农作物产量几乎是下降了一半。我家少爷得知,苏州府的百姓粮食不够吃,就研究了一种暖棚。可以在低温的时候,种植粮食。最后取得了成功。现在不仅苏州府,就连周边的南直隶各府、浙江、福建、湖广等地,也吃到了高家庄产的土豆。确实缓解了大家的吃饭问题。

我家少爷听高遁汇报时,提起京城这边也是粮食短缺。就命我运送十万斤土豆,以应对这种情况。至于如何处置,想必,我家少爷已经在信中向您提及了。”

魏天说道:“不错。祥云伯在信中说得很明白。只是,京城及周边人口众多,这十万斤土豆,也只是能解燃眉之急而已。只是能多维持几日罢了。现在刚刚入冬,京城的寒冬起码还得有四个月呀。接下来怎么办?祥云伯并没有在信中说明呀。”

高勇笑着说道:“魏老爷。实不相瞒。我家少爷也知道这十万斤土豆是杯水车薪。因此,他命我联系高遁,在高家京郊的良田建造暖棚,争取早日能够产出土豆。另外,在保证江南的土豆供应基础上,还会派人前来运送土豆的。”

魏天点了点头,说道:“祥云伯真是心思缜密,考虑周到呀。既然,他想让我出面揽下这份功劳,那我就按他的意思办了。我知道,朝廷已经使他彻底伤心了。不然他也不会回到苏州府高家庄。

我家在京郊也有一千多亩良田,你也可以利用上。”

高勇表示,一定,一定。

“既然祥云伯,已经为你安排了任务。需要我协助的,尽管开口。”魏天主动说道。

高勇十分谦虚地说道:“那我先谢谢魏老爷了。您在京城可是一号人物,有了您的大力支持,少爷安排我的事,也能快点完成。”

魏天十分坦诚地说道:“祥云伯虽然退隐江湖了。但是他现在做得这件事,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并且他还不要名,更加难能可贵。我出一份力,也是义不容辞的。”

高勇见已经说完了,就起身告辞。

魏天知道他还有许多事情要做,就没有留他。

高勇出了魏府,就去找高遁了。

见面后,将自己奉高翔之命,运送十万斤土豆,交给魏天进行售卖、发放。自己还需在京城搭建暖棚,生产土豆,解决百姓的吃饭问题。

高遁听了,埋怨道:“我真不知道少爷是怎么想的?老百姓吃不上饭,那是朝廷应该想办法的。皇上、朝中的大臣都这么对他了。他还想着为朝廷分忧。而且还不要名。他这么做,有什么意义?”

也难怪高遁发牢骚。他长期在京城打理高家的产业。属于典型的商人心里。没有利润的买卖,是不会做的。

久而久之,就以是否可以获得利益来衡量各种事情。

这与高翔的思想境界简直是天壤之别。理念也是背道而驰。

高勇劝道:“你和我说说还可以。在外人,在少爷面前,千万不要这么说。这对你是好的。”

高遁拍了拍高勇的肩膀,笑着说道:“我还没有傻到那个地步。对了,需要我做什么?”

高勇就将自己所需良田、煤炭、各种工匠、劳力以及日常花销所需宝钞数量,一一向高遁进行了说明。

高遁一听,当即表态道:“你说的这些都没有问题。咱家这些年,也在京郊置办了两千多亩良田。现在早已收完庄稼。都空着呢。

至于工匠,京城本就有各类工匠,招募不成问题。冬闲的人很多,劳力也不难招募。

煤炭方面,少爷走之前,就将平顶山和大同的煤炭运到京城售卖。咱家就有这方面的产业,调过来一些,没有问题。

至于此项工程所需宝钞数量,虽然花费巨大,但是也是在高家产业的承受范围之内。”

高勇点了点头,说道:“那就好。事不宜迟。明日一早,你就派人带我去京郊咱家的良田看看。我带着的这些人中,就有这方面的高手。先设计一下安装多少个暖棚。

工匠和劳力抓紧招募。越快越好。

至于煤炭,先运一批过去,存储起来,待正式开始使用时,再进行调配即可。”

高遁听了,就立刻下去安排这些事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