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明末之顺其自然 > 第395章 战后部署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高翔率领大明军队先后占领了荷兰人的据点,赤嵌城和台湾城,彻底占领了东番(今宝岛台湾)。

隆克率领荷兰将士投降了。对此,高翔按照惯例,允许其离开。并没有对其赶尽杀绝。

占领两座城池之后,高翔命浙江水师派兵驻防。

同时,高翔亲自到高山族聚集地,向当地百姓讲解大明的政策。

首先要做到的就是减轻百姓的税赋。然后就是引导当地百姓种植土豆、玉米、水稻等粮食作物。

高翔在东番(今宝岛台湾)考察了一段时间之后发现,此地四季如春,比苏州府的气温还要高,非常适合种植粮食。

更加难能可贵的是,此地一年可以种植二到三茬农作物。

小冰河时期已经开始降临到大明。东番(今宝岛台湾)无疑是大明的天然粮仓。

高翔将荷兰人赶走,除了避免沿海百姓遭受痛苦之外,更为重要的是,为大明提供粮食。

为了更好的种植粮食,高翔特别组织行家里手,对东番(今宝岛台湾)进行认真勘察,凡是能够种植粮食的地区,都安排当地群众处理。

高翔的目的非常明显,只要当地百姓得到实惠,就会对大明的相关政策予以支持。

同时,建立了东南沿海与东番(今宝岛台湾)的贸易往来。

东番(今宝岛台湾)生产的粮食可以直接用商船通过海运,到达渤海湾的大沽,然后经陆路直达京师。

高翔将这些措施上报给了万历皇帝。

万历皇帝还是很满意的。高翔不仅解决了东南沿海各地遭受荷兰人侵扰的问题,还攻占了东番(今宝岛台湾),更为重要的是,这里可以成为大明的粮食基地,为京师提供粮食。

这样,为京师输送粮食的线路就有两条,一条是现有的大运河线路,另一条则是高翔新开辟的海路运输线路。

万历皇帝与内阁诸位大臣一研究,决定在东番(今宝岛台湾)设府,归福建管辖。

同时,将新成立的浙江水师一分为二。其中一部改为福建水师。负责福建沿海及东番(今宝岛台湾)的海防。

福建水师的指挥官为戴云龙。就是周全的副手。此人是福建水师的不二人选。

随着海防力量的不断扩展,高翔意识到,培养水师人才已经迫在眉睫。

荷兰人侵占东番(今宝岛台湾),并侵扰沿海地区,已经为大明敲响了警钟。西方殖民者已经开始向大明附近扩张势力。

对付这帮来自海上的殖民者,必须拥有强大的海防力量。否则只能是被动挨打。

高翔不希望这样的悲剧上演。因此,他除了向朝廷陈述建立海防的重要性之外,还命周全和戴云龙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对水师人才的培养。未来的大明水师,绝不仅仅只有浙江水师和福建水师,这两支新式海军。还得陆续增加更多的水师队伍,建造更多的战船。而人才又是其中最关键的部分。

高翔在东番(今宝岛台湾)部署妥当之后,就与英国公张维贤、王道青、戴云龙等人告别。

因为他要去福建漳州府海澄县走一趟。高翔曾经答应过高焕,忙完事情之后,要再次登门拜访,以表示自己最诚挚的感谢。

高翔率领着高勇等贴身侍卫,一行人坐着戴云龙为其准备的战船,由赤嵌城出发,奔赴漳州府海澄县。

............

自高翔离开之后,高焕茶不思、饭不想,满脑子都是高翔。

郑冬自那日之后,就整日缠着自己的父亲,让其到高府求亲。

郑老爷也看中了高府的高焕。两家的关系一直处得非常好。郑老爷也向高府提过这门亲事。高澄本人是同意的,但是高焕不同意。这件事情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此次,在郑冬的坚持之下,郑老爷只好厚着脸皮,凭着与高家的多年的交情,再次登门拜访。

高澄见郑老爷这位老友前来府上,自然不敢怠慢,见面后,郑老爷寒暄了几句之后,就说明了来意。

他笑着说道:“老高。此次我来府上,是为冬儿向你家提亲来的。冬儿非常喜欢你家宝贝女儿。咱们两家这么多年的交情,如果儿女能够成亲,那就是亲上加亲了。对我们两家可都是非常好的。你说,对不对。”

郑老爷的这番话说得还是非常有道理的。高澄也是同意的,他听了之后,说道:“老郑。理,确实是这个理。我也希望焕儿嫁给一个知根知底,门当户对的人家。你们家确实是不二之选。

冬儿对她一往情深,这个我也早有耳闻。可是我的这个闺女,你也知道,从小没了娘,被我惯坏了。如果她不同意,我也不能强迫她。你应该知道,前一阵子,就是因为我逼她成亲,她竟然跑到晋江的姨妈家去了。

现在这个焕儿长大了。有自己的主意了。我也不好强迫她。但是你放心,我会劝她的。只能是争取让她同意。”

郑老爷也是明事理的人,听了高澄的讲述,他十分同情地说道:“是呀。老高。你说得没错。强拧的瓜不甜。我也希望他们两人能够情投意合。但是这不是你我所能决定的。那你就好好劝劝你家焕儿吧。如果能成,那是最好。如果成不了,那也只能说明他俩没有缘分。我也不会强求的。”

两位老人家为了儿女的婚姻大事操碎了心。这份感受,只有做父母的,才能够感受得到。

回到府里。郑老爷就将这次上门提亲之事,向郑冬说了一遍。

郑冬一听,就说道:“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高叔这就是推脱。还征求高焕的意见。她定然是不同意这门亲事的。如此看来,这件事成功的机会太小了。几乎没有。”

郑老爷安慰道:“冬儿。你也不好太悲观。放眼整个海澄县。也就咱们家能与高家门当户对。难道他家高焕还能嫁给小商小贩呀。如果是这样的话,他们高家的脸就会丢尽了。而且对方还会有奔着高家财产而去的嫌疑。

咱们家就不同了。根本就不在乎钱财。实力与他们高家不相上下。我们看重的是,两家的感情。你与他家高焕的感情。”

一顿分析之后,郑冬的心情好了许多。如果能够抱得美人归,那岂不是美事一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