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武侠修真 > 明尊 > 第三百九十三章 方造化于矩,辟仙道于秦,淬百家于杂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三百九十三章 方造化于矩,辟仙道于秦,淬百家于杂

道无尽恭敬站在白帝祭坛之下,而祭台之上,屹立的是一位博带高冠的老者。

在他身后数十位元神真仙战战兢兢,驾驭着青铜战车的赢氏宿老更是跪倒在地,不敢起身。

白帝金德被那祭天石人身上的锁链捆缚。

白帝大道降临之时,所有人都不敢直视,唯有他,苍老的眼睛依旧直视苍穹。

“虚无无形谓之道,化育万物谓之德……”老者徐徐说道:“德者,道之舍,物得以生生,知得以职道之精。故德者得也!”

他右手悬浮着一口黄钟!

周室姬家的老者们面无人色,垂手立在两旁,再没有一丝元神的傲气。

只是眼巴巴的盯着黄钟,比此物在钱晨手上的时候还要担忧。

老者和蔼的低头,对道无尽说:“你可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道无尽恭敬道:“德,是道的体现,万物依赖它得以生长,心智依赖它得以认识道的精髓。所以,“德”就是“得”,所谓得,那就等于说是所要得到的东西已经实现了。”

“无为叫作道,体现它就叫作德,所以道与德没有什么距离,谈论它们往往不加区别。”

“硬是要问它们有所距离的道理,还是说德是用来体现道的。”

老者笑着点了点头:“不愧是真传道的种子,太上无为之道,你已略懂一二!”

“大道降之成体,谓之‘德’!因而德是由上到下的。”

“大道浑然,天地依托道得以成形,万物依托道而运转,这种无形的约束和形体,便是‘德’。昊天源于大道,而无所不能,祂一念可生万物,但万物运转却有规矩和秩序,这便是昊天自我的约束,而这种约束就叫做‘德’。”

“所以,道德一体,上之谓道,下之谓德!”

“太上取代昊天之后,约束自我,使天地万物得以继续运转的规矩,便是‘道德’!”

“这便是我道家的源流。”

“所谓道家,不过是上体太上之德,因而求道者。”

“旧天之时,昊天有德,分与五帝,列之五行,这便是太古五帝之德。这五德与昊天之德一样,都是由上到下,大道降之,故而不能称之为‘道果’!因为它浑然如天,虚而静之。”

“但新天之后,昊天失德,而太上合道,其常怀悲悯,运转道德,德再也不是由上到下,大道堕化形体,而是由人之求道,上通达天,所以‘德’就变成了‘得’。”

“德道,便成为了得道……”

“德者,无为,乃顺应大道而堕,得者,却是有为,如人常怀贪欲,顺应本性而求!”

“这个过程,就叫做修行。”

“修行就是得道。所以旧天没有修行,只有新天才有‘修行之道’。这时候,德就不再简简单单是大道的形体,而是我们靠近大道的道路!”

道无尽身后,诸多魔徒听得懵懵懂懂。

作为魔道的小魔头,他们最能看眼色了!

毕竟他们在魔道内部的大佬,天魔们的手下是人材,是棋子,在正道眼皮底下更是一个个小魔头,魔道孽种。

诸如这位这般一看便知道是诸天万界堪称绝顶的高人大佬,这般好声气的和他们讲话,他们不能不知好赖。

顿时一个个开动惊世魔道智慧,去思考大佬的意思。

道无尽深思体悟,只觉得这番点拨玄妙无穷,以阴阳之道思之,更是有一种如虚海一般无穷无尽的感觉。

他抬头道:“前辈所言,应于五帝大道之上,可是说五德乃是‘德道’,五行却是‘得道’,五德乃是道之堕落形体,五行却是靠近大道的道路?”

“五德和五行之间,虽为一体,却又是阴阳两面……”

老者微微点头,负手道:“你看的还是简单了些,但大道玄之又玄,我等不过强说,所谓简单复杂,又有些没必要了。阴阳是一条正确的道路,你循之而行,却是‘得道’路上,其他细枝末节,不妨元神之后再去思考,只要不像那些废物一样……”

他一指那些元神,数十尊元神真仙,并无一人胆敢反驳。

“也就不枉我开辟仙道,留下天罡地煞那些大神通了!”

道无尽身躯微微一颤,身后的小魔头们一个个低头埋脸,心中极度惊骇,面前这位居然是仙道的开辟者之一,传下天罡三十六大神通的人物。

仙秦那几位大方士的来历名讳在他们心中翻来覆去,转过几回,但终究没敢说出口。

老者幽幽叹息道:“昔年邹衍欲求五行道果,便是不知道这一点,才证道成空,但他毕竟是地仙界最出色的几个人物之一,证道失败之后,很快就明悟了五德大道,凝聚大衍道果,于稷下学宫传下五德大道,备述五行,五德的区别。”

“其弟子收集他所讲述的五德五行之道,便是地仙界仙道的源头之一《天衍五德玄经》。”

“此为开辟仙道两大根基,阴阳五行,引五行大道入仙道的大功果,亦是我之前师!”

道无尽眨了眨眼睛:“大衍道君之名,吾等如雷贯耳,本门亦有提到,大衍道君乃是阴阳家之集大成者,真正融阴阳五行于一体的人物。”

老者点了点头:“阴阳入五行,并非大衍道君一人所为,早在三大神朝之时,太古巫道便已经开始以阴阳格五行,以阴阳分五行,这才有天干地支,易数之道。”

“但唯邹衍道君真正做到了将阴阳五行合一,明悟五德始终,开辟五行相生相克之道,使得五行浑然的同时,各有分化,一而异,异而一!”

在场的元神真仙都不禁低下头来掩饰自己的惊骇之色。

大衍道君之名,固然无人不知,但五行相生相克乃是此人所创,便是一个在诸天万界都了不得的秘密了!

五行相生相克,居然不是先天即有的大道,而是邹衍所开辟。

道无尽身后的群魔小声‘嗡嗡’,此时平常的神念语言都无法承载他们想要表述的感悟和概念,便本能的以钱晨传授给他们的‘嗡’字魔音相互交流。

那一瞬间无穷烦躁从周围数十尊元神心头涌起,纵然是元神之尊,已经开始修道的人物,亦免不了心中的无明之火。

周室的那几位宿老眼皮一跳,面上不禁浮现一丝恶气,但很快那恶气便消散了。

他们敬畏的看了头上那老者一眼,心中亦是杂念涌动。

若非这魔音,若非这几个小魔崽子施展魔音惹得他们起了杀意,他们也不会贸然追杀,闯入这白帝祭台之中,撞上这位仙秦大能,失了周室命根子一般的灵宝黄钟。

老者却是饶有趣味的侧耳倾听那魔音。

“没错!”他倾听魔音,赞许道:“五德本不存在相生相克,所谓金德、木德、水德、火德也非是金木水火土,它们本就各自浑然一体,自成大道的一面,乃是邹衍明悟五德始终如一,这才开创相生相克之道,将五行分化而出,却又以阴阳生克之道,融为一体。”

“反者,道之动也!”

“道,静而成德,动而生魔,以道反魔音,述五行五德之道,倒也别有一番玄妙。”

“许久没有回地仙界,现在的魔道小朋友都如此有趣吗?”

他看了看旁边的寇天师,却见天师苦笑道:“魔道后进没有规矩,确实活泼一些……”

“这嗡字魔音,乃是他们误闯楼观道禁封一尊魔君的禁地而得,此魔音源于堕落魔君之手,乃是其炼制的奇蛊——灭世魔蚊的一门天生神通,诸位元神之尊,也是因此不顾颜面,以大欺小,追索他们。”

老者点了点头,赞叹道:“天下英雄如过江之鲫,吾辈后继有人啊!”

“许久不去地仙界,我还以为仙秦覆灭之后,仙道抱残守缺,尔等还在吃我们的老本,修那天罡三十六大神通呢!”

“没想到早有人跳出藩篱,开创这等不可思议的大神通。”他侧耳倾听:“五行之道都能尽数颠倒,化为毁灭,这等魔音果有灭世之能,那位堕落魔君很是不凡啊!”

此番话语说的地仙界的元神面色一红,心中多有羞惭。

他们之神通,除却道统之中流传的根本大神通,多是脱胎那天罡三十六变。

以此人的身份,说句吃老本,他们并无反驳的底气。

这些年来,的确是魔道那边,神通术法时常有所创新。

毕竟魔道互害,循着前人之路只会把自己送到前人嘴边。

没点创新,也活不到元神。

待到白帝大道同其余四德被五方祭坛彻底拉下,老者这才点了点头,径直循阶而上,来到了祭台最顶端。

刚刚那番‘道德’之论高屋建瓴,到了元神之后,他们才会受用无穷。

乃是他看在这些人都是同乡后辈,自家道路的继承者,以及将黄钟送到了自己手中的份上,这才有意点拨几句。

在他手中,黄钟震鸣。

一声一声回荡虚空,将白帝道果拉下。

若无此灵宝,他还需要费些功夫。

“毕竟是我等百家共尊的圣人,周公的灵宝,吕律道果玄妙无穷,几近大成。昔年此物镇压周室气运,若非有九鼎盟约,九州结界在,嬴政说不得会将此物夺来。”

老者屈指一弹,再次震动黄钟。

听那钟声犹如大道之衡,威严神圣。

老者却自成法度,周身一切大道犹如殿堂屋宇,框架森严,一根根如柱的大道撑起天理,纵然是黄钟鸣天,亦只能悬挂在殿上,彻响殿堂。

而他的声音同样在殿堂中回荡:“出来吧!”

“你早有后手埋伏在这黄钟之上,故意遣人引得那周室宿老携黄钟而来,便是让我以钟声拉下白帝大道,方便你做下手脚。”

“那些酒囊饭袋,只道你是堕落魔君,哼!什么魔君,难道他们就没想过,你是合了相反道种,成就太极道果的道门中人吗?”

钱晨施展堕落道果,缓缓走出钟声,对着老者揖身道:“道门后辈钱晨,见过吕子!”

那老者赫然是百家之末流,亦是百家道君之中最后一位,集大成者,淬百家于杂的杂家大方士——吕不韦!

中土最后一位可以称‘子’的人物。

“相反道种结太极道果一事,便是大方士之中的徐福都不知道,地仙界其他道统,如何知其秘密?”

钱晨笑道:“吕子以己度人,实在太为难他们了!”

吕不韦摇头道:“相反道种,太极道果在诸子的时代并非什么大秘,诸子传道,有教无类,很乐意告诉后辈这些修行的隐秘,只可惜百家诸子的时代终有尽头,自我之后,这些秘密逐渐被人隐匿,徐福吗?他成就大方士的时候,嬴政已经证得皇帝道果,许多事情我再不好告知于他。”

“而且太极道果终究只是一种道路,百家诸子走这条路的本也不多,道反,未必不是一种磨砺。他的道路乃是造物道果,徐福心思深重,早早知道这些对他并无益处。”

钱晨笑嘻嘻道:“原来如此,我还以为你瞒下太极道果,相反道种和道反的事情,是想坑死嬴政呢!”

吕不韦哈哈大笑,道:“未必没有这般原因。”

吕不韦负手道:“仙秦,仙秦,一个‘仙’字,是我所缔造。另一个‘秦’字,却还是嬴政重新赋予它的。当年百家的时代没落,地仙界七国纷争,便是诸子的道统亦是征伐不休,我为了实现我重兴百家,兼儒墨,合名法,淬百家于杂的理想,选择了大秦来一统六国,汇聚百家。”

“因而我重寻百家道统的传人,引他们入秦,又在修行界掀起大论道,降服无数道统,开创了造化道。”

“那些与我志同道合的百家源流,与我合力,开辟仙道,由此,我等被称为方仙道!”

“嬴政,便是我的弟子!称我为‘相父’。”

吕不韦叹息道:“他学的有点太好了!”

“方仙道的目的,本就是为了开辟仙道,‘方’便是规矩,境界,所谓方仙道,便是确立仙道的规矩,境界之意。人在山上,则为‘仙’,众人托举升天,则为‘?’。自我之前,有神无仙,有人无仙,有道无仙。自我之后,才真正开辟了仙道。”

吕不韦在虚空写下了一个篆文的仙字。

这个字由一个人和四只手把东西举起来,及下方跪坐着的人形构成。

两个字符合在一起,表示人看见一个东西升起来了!

整个字的意思是升入天的人。

这个字清晰无比的表述出了吕不韦所求的‘仙道’——合众之力,羽化登天。

“我之道统源流,兼儒墨,合名法,但归根结底却还是一个‘道’字。一如韩非一般,他乃是法家之集大成者,我乃是百家之集大成者,但我们却都自认是黄老之学,道家门徒。因为百家所求,归根结底乃是大道,而大道之德在于太上,所以百家源流,所求最后还是要向太上而去。”

“既求太上之道,便要落在一个‘人’字上,所以,仙终究是人。”

吕不韦问钱晨:“你看这个仙字像什么?”

钱晨看了半天,忽而笑道:“像是一个人在托举道果,而另一个人从天上把道果接过去。”

吕不韦点了点头,指了指由上往下接住道果的那双手。

“这便是太上!”

“而下面那双手,却不是我们,那跪着的,才是我们!”

吕不韦幽幽道:“世间文字,莫不源于甲骨,金文,前者乃是太古巫道记载卜辞的文字,后者乃是人道浇筑在器皿之上的痕迹。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的源流——神道。仓颉造字,备述鬼神之秘,所以甲骨、金文,都是承载神道的文字。但这个仙字,却是源自仙秦书同文,车同轨之时,所创的篆文!”

“它是我创的。”

“它是我所总结百家诸子,托举道果,所开辟的道君之道的文字,描绘的正是我等证道,托举道果的过程。”

钱晨淡淡道:“我以为元神便已经是仙!”

吕不韦点了点头:“元神的确已经是真仙,但唯有道君,才能低头看清仙道。于仙道之上,元神只是一个开始,道君才是终结。”

“先有太上道祖开辟元神境界,后才有我从元神向后,一步一步走出阳神、阴神、金丹、炼气、通法,最后走向凡人。”

“将凡人引向元神之后,我才再次从元神出发,再一步一步走向托举道果,成就道君的境界。”

“但我终究未能开辟元神之上的境界,所以元神之上,只有道路而没有境界。”

“这个‘仙’字,便是指百家诸子开辟的那条道路!”

“人在左侧,便是指道果依靠于‘人’!双手托举,代表其道路汇众而托举开辟,即是指开辟这条道路的百家诸子,亦是指仙道真正的开辟者,合众之人——文明!”

“仙道源于人道文明!”

“最后接过道果的那双手,是为太上,亦是指大道!”

“而跪服其下的,才是我们!”

“求仙得道,求仙得道,跪着的我们,是有为之法,‘求’仙;升起的混圆之物,才是无为之道,‘得’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