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开局签到刑警队 > 形意拳----一学就会的往往是最难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形意拳----一学就会的往往是最难的

形意拳是一门很有特色的拳。

形式很简单,三体式再加五行拳,常人半个小时就能学会。外型一点不奇异,动作也不显得有多潇洒。

可是问题就出在这里了,一学就会的东西往往就是最难的东西。

因为里面肯定有它深奥的道理,而它的道理却不是初学者所能理解的。

因为它的道理是练出来的,那是给有基础的功夫接近的人看的。

形意拳的拳理就象是前人给我们描述的一条道路。

你只有走到那里了或者靠近那里了,才能理解感受到里面的细节与精妙,单是靠大家聪明的头脑来想象是一辈子也到不了目的地的。

所以,初学者就只能去苦练自己能挨上边的东西,走自己该走的路。

想直接走在前辈们的路上是不可能的。其实,前辈们早就把路子告诉大家了。

先是按要求把动作做规矩做顺了,一手一划,切不可有逾越。

就象老师教学生写正楷字一样,那时学生什么也不懂,他只能把字的笔画框架先安排整齐妥当。

在这个基础上先下着功夫。此时的一笔一画都是工整明了的,还不要求学生求速度求连贯的转折。

而对于形意拳来说,此时就是它的明劲阶段,一个打基础立框架的时候。

总不可能连规矩都未把握住,就开始任意发挥了吧。

这个时间有多长,那要看大家下的功夫有多大,有人一两年,有人三五年也还在这个阶段,更有人一辈子都还是初学者的水平。

这段时间,我回忆起来其实就是不断的站三体式打鹰捉而已。

就是为了让自己越练越规矩,越练越整齐划一。

因为没有其他捷径可走了,要说真有捷径的话就是得窍之后苦练。

几年之后,自己觉得动作越发顺畅自然。

但是此时的身上还是没有好东西的,不过却出了一点整体力,对付业余练拳的人还是很好用的。

要说能把五行拳用的自如能打专业练散手的人那是假话。

因为形意拳非常有个性,它一定要你力起脚跟,主宰于腰,发于脊背,而我们平时用惯的拳头是最不能使劲的。

拳头不但不能使劲,还要把它的劲降到最小。

你一旦管不好它了,它还会起反作用,因为它会影响整体的发挥。

这就是“五行四梢要合全,手打三分脚打七”的道理。

否则,你想靠你几下笨拙的五行拳就把散展腾挪的对手打败那是不可能的。

我在习练形意拳之初,也很郁闷。

别人能奔奔跳跳的,一会儿是组合拳一会儿是连环腿的,打得多潇洒。

可是我就要用别扭的劈拳来赢人,这能行吗?

要不是大家说形意拳好,我才不会练它呢。

后来才知道,形意拳为什么这般厉害,是它身手合得太好了,气息走转的太柔和了,神意运用的太到点了。

它自然的就象十二形里面的动物一样。

扑向对手时,就象猛虎一样的轻灵松沉,它向后含住了蓄好了,整个身体如压缩住的弹簧一样。

瞧准时机,突然一纵整个身体都如离眩的箭一样弹射出去。

如果猎物突然改变躲闪的方向,它也会瞬间做出反应,随时在空中变换角度和劲道。

它那一扑是全身在扑,身上和顺的毫无阻滞,神意与气息动作揉捏到了极至。

你不把自己练的象动物一样,你是无法自如的去赢别人的。

时间一久,身上自然的如水般柔顺了,那你功夫就可怕了。

因为你用的是野兽的功夫,而别人的拳脚都是人打出来的功夫。

人怎么能赢的了野兽呢?

形意拳的“鸡腿龙身熊膀虎抱头”,从上到下都是动物动作的最精华部分。

而此时的功夫一旦更加柔顺了,就自然过度到形意拳的暗劲阶段。

初练五行拳的时候,身上象穿了一件很窄的衣服一样,处处都被绷住牵扯住的。

而随着自己练功日久,肢体韧带拉开的越多,这种感觉逐渐没有了,身上只是象穿了一件很有弹性的薄薄的紧身衣。

哪里都能感觉到它的存在,却哪里都不会牵扯住你。

此时,你内外越合拍,柔若无骨,肢体与意识能瞬间聚在一个点上。

是真正的“静灵整聚动”,“内外如一”。

用军队的话来形容,就是一万人整齐的就象一个人一样。

此时,已不在乎什么五行拳十二形了,因为你太内外如一了,你用什么东西都是好东西。

你已经无招了,一举一动一递手一抬腿都是功夫。

你浑身都会听劲,哪里碰到哪里就会用东西。

身上合适的就象机轮一样,一动就是全身无有不动,全身又都象水一样,一有空档就会往里钻。

这就是“进如流水钻窟”的机轮功夫。

所以我们要知道形意拳不是要靠浑厚霸道的整体力赢人,它也不是靠天天站桩站出一身的刚劲就能无可匹敌的。

它自然也不是不用力的,只是要用腰腿的力,上肢只是听劲用配合着它往里钻。

上肢若用上力气了,腰腿的力自然会被憋住用不出来。

形意拳不是不用力,只是不愿和人对顶,它一遇顶就变向往不受顶的地方钻,再顶再变,这才是高手用出来的形意拳。

而更厉害的则是,一搭手就不跟你正面硬碰,直接就往你有破绽的地方钻。

所以快的看起来就象本来就是这样的,一搭手你就出去一搭手你又出去。

你总是准备不好,没有机会使力气,自己就象小孩一样被拨弄着。

因为人家身上太合了,总是拧成一条的,又总是往你的弱点钻,你哪里受得了,就算是大个子也没有用。

明白了桩功的目的才不会去傻站

形意拳桩功练习可谓是入门必学之科目,其锻炼的根本目的。

简而言之就是为了追求肢体在静态时的结构力,为后面五行拳的练习打下基础。

抛开这层面纱来说没什么神秘的,任何搏击技术都有服务于自己技术动作结构的构建方式。

形意拳虽然入门就学站桩,但是也要看人,也要分情况,因为桩功只占形意拳内容的一小部分。

身体素质太差的人,一开始就傻练桩功,只站桩,不进行其他的锻炼。

这是不行的,虽然通过桩功的练习,身体具备了一定的结构力。

但是由于筋骨肌肉的素质太低,身体结构的强度不足以承受太多力量。

好比拿一边拿稻草扎个三角结构,一边拿钢筋扎个三角结构,结构都是三角形的,但是稳定性天差地别。

人也一样是这个道理,不能入门要站桩就真的只练站桩了,其他如鹰捉、五行拳、器械的练习一样也不能少。

桩功的基本要求达到了,这时候要进步主要要解决两个问题。

一是上述由于身体素质太差,结构本身强度不足的问题。

二就是结构连接处不稳定的问题,也就是关节与关节连接处的问题。

形意拳贵在身劲工整,过去形容人功夫到家,叫做身如铁铸,但是人不可能真的把自己铸造成一块。

只能靠身体各部位的微调来完成。

怎么微调呢?形意拳拳理基本要求不能丢,其次就是要微动。

大动不如小动,小动不如微动

这句话怎么理解,说白了就是关节连接处要微微用力(桩功外表不动,但是各关节处于争力状态)拉开,而且是劲力相争的对拉。

做到各关节矛盾含劲后,关节的状态应该是有拉扯感,这是由于关节之间缝隙拉开导致的。

时间久了会有酸涨麻的正常现象,等练习时间久了就消失了。

通过这种各关节的矛盾争力,拉开各关节的缝隙,强化关节与关节的连接点。

桩功练到这里算是登堂入室了,可以进行一些简单的测试,来验证自己哪里不足。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