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踏歌长安行 > 番外 鱼诚篇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蓬莱岛的一处海域上,有个小渔村庄。

这里的村民主要是以捕鱼,蚕织为生,今天好巧不巧,有一家渔民,诞生了一个新生婴儿。

记得那天,这个孩子刚刚出生时,全渔村碰巧赶上了大丰收,收获了一大批渔货,顿时天地异象,竟出现了千年难遇见的九彩祥云,彩霞中,有条类似五爪金龙般的身型,村子上的村民见状,纷纷跪拜,都把这个新的出生儿,当做了村庄上吉祥福瑞的象征。

这个孩子姓鱼,单名一个诚字。

“鱼诚……就叫这个孩子鱼诚吧……”

许些年后。

鱼诚从小在小渔村长大,习得了一些捕鱼的本领,在这块偌大的海域上,就没有鱼诚捕猎不到的鱼儿,哪怕是虾米,见到了鱼诚也得跑路。

身为捕鱼高手的鱼诚,有个绰号叫做:“小诚王!”

无论是海底的大螃蟹,还是稀奇古怪的鱼儿,都逃脱不出鱼诚的手掌心。

可是,看似捕鱼为业的鱼诚,一门心思放在了学习读书方面。

虽然闲聊没事时,他就和村里的小孩打成一片,是有名的孩子王。

于是乎……在潮海潮汐之间,这个名叫鱼诚的少年,就在这样破烂的小渔村内长大了。

“鱼哥儿!鱼哥儿!去玩啊!”

今早起的比较晨的陆修八朝着鱼诚喊道。

“不了!今个父亲叫我去打渔!”鱼诚摇了摇手,拒绝说。

“打渔能有什么出息?该玩还是得玩啊!”

陆修八一听,来了兴趣,想借此说动鱼诚。

“哈哈!打渔,也是一份收入呢!你们去玩吧,我还得忙一阵!”

鱼诚乐呵呵的笑道。

陆修八见状,也不好多说什么,便一个人走掉了。

这段岁月,正是又到了收获渔货的季节,小渔村的弄潮儿们又开始新的忙碌。

一条条鲜活的鱼儿在水河里游荡着,嘴中时不时吐出两沫泡泡,在清澈见底的河流中,好不快活,只是这水草绿的可青,鱼儿们总是喜欢啃上两口,随后又将嘴里的泥土吐了出来,又猛地一啃,给自己撞出一身泥来。

“父亲!”

鱼诚回到家中,朝着一位中年男子喊道。

“诚儿,你来的正好,把这渔网给带上。”

“嗯,好嘞!”鱼诚见状,没敢推辞,今天的河水格外的清澈透亮,这一网下去,可以抓好多鱼儿呢!

“那就辛苦你了,诚儿。”

“不幸苦的,父亲。”

鱼诚抓起这渔网,随至扛在肩上,往门外面走去。

“……”

乘坐上了渔船,在江河的沿岸,将渔网泼洒在河面上,随着粼粼光波的河流湍急勇进,一艘艘小渔船在河流的江面行驶着,正巧碰上这个捕捉渔货的季节,得好好收获一番不可。

只是可怜了那些鱼儿们,当然,小鱼小虾米还是以放生为主,维持可持续循环。

海浪般的弄潮儿,蓬莱岛上的小渔村少年,便是鱼诚本人了。

“诚娃子,今天又是你出来捕鱼!这么勤奋的吗!比我家修八勤快多了!”陆伯见状,对鱼诚夸奖说道。

“陆伯伯谬赞了!”鱼诚爽朗回复说:“是大江大海养育了我,我只是靠着江海维持生计,谈不了什么勤快嘞!过过日子还足够!”

“诚娃子!嘴皮子还是会说嘞!”陆伯听到这回答,乐的笑呵呵,随即叹气道:“要是我家修八有你一半懂事,我都要轻松很多嘞!”

“一定会的!陆伯伯,少而无为并不可耻,少而懒惰方为可耻,人活一世,求佛拜人,不如求己,自己有的一份钱,就是一份钱,当海潮起时,当落日下山时,我们都在一天的岁月里渡过这余下的光阴!”

鱼诚淡然一笑,随即又撒下一张渔网,在活泼跳跃的鱼儿,都难逃鱼诚这张诚信铸就的网。

只是海风浪太大了,吹在了少年的肩膀上。

故乡的尘土蕴含着,海浪般鱼儿们的气息。

一天的渔货结束了!

鱼父,鱼母跑过来帮忙,鱼诚见状后,说道:“父亲,母亲,你们怎么来了?”

“来帮帮你!”

“我一个人能行!”

“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一个团队的能力才是具备所向披靡的条件。”鱼父轻松一笑,答复说。

“嗯……好吧。”

言落,几人将剩余的渔货装入囊中。

……

夜渐渐深了。

忙碌的一天又过去了。

傍晚。

小渔村,木屋内。

“诚儿,我跟你母亲商议过了,明天你就不用去打鱼了?!”鱼父顿了顿,突然开口说道。

“怎么了?父亲,是有什么事情吗?”鱼诚听后,耐心询问。

“嗯!你不能像我们一样,这辈子靠打鱼为生,你之前不是挺喜欢科举的吗?”鱼父思虑了一会,对鱼诚说道:“我和你母亲打算送你去长安书院就读,那样,你最少有个好的方向发展。”

子不教,父之过。

鱼父更希望鱼诚能出人头地,这个小渔村已经没有什么可以教会他的了。

“长安书院?”鱼诚托腮思考,浅浅的念道:“那是一个什么地方?”

“大唐天下才子们的聚集地。”

“你收拾收拾,明天就出发吧。”鱼父叮嘱了一声,有所准备的事情,才会长久。

鱼诚:“嗯,知道了,父亲。”

“早点休息吧。”

说完,鱼父和鱼母便走了出去,今晚的月色很圆,很适合告别。

鱼诚愣在了原地,自己这个渔家少年郎,终于离开这块故土了,这一刻,心情是忐忑不安,又是如此的向往。

因为,长安书院不远处,就可以达到天下人所瞩目的长安京城!

……

离别时的月总是使人惆怅,惆怅的忘了故乡,渔村的少年郎,再行时,莫问前程逍遥路,尽锋芒!

次日,清晨。

“诚儿,到了哪里,记得照顾好自己。”鱼父拍了拍鱼诚肩膀上的尘土,微笑示意说道。

“记得带够了干粮,到了长安书院要乖哈!”鱼母同样关心说,随即,从怀中掏出来了一封全村的举荐信,递给了鱼诚。

“父亲,母亲,请放心,等孩儿学业所成,定不忘这份恩情,孩儿依旧会怀着一颗赤子之心!”

鱼诚背上了行囊,向鱼父,鱼母磕头拜谢,说道,他的眼神比任何时候都要坚毅,他明白,这条路注定充满了坎坷险阻,可只有自己一人前行。

“长安书院,我来了!”

在大唐的这条路上,一个来自小渔村的少年,开始踏上了属于他的人生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