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武侠修真 > 大唐山海行 > 跋,并致谢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写完两篇“尾声”,终于可以搁笔了,其实这样的“尾声”再写个十篇八篇,只怕也能写得出来,比如各宗教的发展与命运。

少林真正由慧能一脉执掌,其实是在安史之乱之后,神会大和尚究竟在平叛过程中做出了什么样的卓绝贡献,顿宗才会获得唐皇的支持,最终结束了顿渐之争?

摩尼教从玄宗时期的邪教,到成为回纥国教,“熏血异俗,化为茹饭之乡;宰杀邦家,变为劝善之国”,到底睿息是怎么做到的?

当然更多人的命运在“尾声”中亦未提及,最为的魔幻的莫过于几乎所有的叛将都得到了宽宥,造成了大唐半壁倾颓,千万人死亡的元凶居然被封做了各镇节度使?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只因为天宝末年直至大历初年的这段时期实在是唐朝乃至中国历史的分水岭,安史之乱之后,中国的文化内核似乎受到了某种“磨损”,中华由外向而变得越来越内敛,直至明清的完全闭塞。

每思至此,心中都不禁慨叹,如果没有安史之乱,非但中国的历史,中国人的性格会大不一样,恐怕世界的格局与未来地缘政治的发展都会大不一样。

这也是作者选择天宝年间为故事背景的原因。

这个故事完全可以再写下去,可以写功亏一篑的邺城攻防战,可以写惨烈的睢阳保卫战,可以写一战而定天下的香积寺血战。

然而还是至此搁笔吧,就让这个故事结束在那个凄绝的午夜之后迎来充满希望的黎明的那一刻吧,便如今日的我们对那逝去的盛世投去的最后一瞥。

开始写这个故事是在那特殊的三年,一切都停顿了下来,从996的状态变得无所事事之际,写作的念头与欲望忽然被无限放大。

之所以选择武侠题材是因为我们这一代看着金庸长大的人都有个武侠梦,而金大侠的着作最早不过宋代,当时的我有个野心就是填补那之前武侠史的空白。

受马伯庸小说的影响,更想写出一本细节无限趋近于真实的历史小说,写唐朝的小说如过江之鲫,可以说吃穿住行都已经被研究透了,但地理方面我认为还是一片空白,本书以《山海行》为题,可说是一部唐朝的地理游记。

很多人不知道唐代的山川地理与今大不相同,比如当时长江的出海口在扬州,别说崇明岛,南通都还是一座海中孤山;又比如当年黄河的走向与今不同,大运河的水道也不相同,尤其是三门峡,三门峡水电站建设工程导致其水文与唐时大不相同。

本书以武侠小说为载体,带着读者开唐代的地图,了解其人文地理,呈现出最真实的大唐万里江山,可以说是作者最大的野心。

然而现实是残酷的,很快写好了一个二十几万字的开头之后我开始四处投稿,由于没有经验,开头写得太过冗长与拖沓了,投稿处处碰壁,写得好坏还在其次,大部分编辑见是武侠题材,看都不看就退稿了——因为这个题材没读者。

绝望之际,有人劝我试一下武侠题材最后的净土,纵横中文网,老实说这是我第一次写网文,此前也几乎从来没看过网文,之前甚至不知道纵横的大名,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给主编大虾投了稿,没想到编辑浣熊(已离职)联系了我,表示可以签约(无保底)。

对当时的我而言,保不保底,甚至有没有收益根本无所谓,我迫切地需要有人认可,才能以此为动力把这个故事写下去。

之后故事在纵横上线,我也曾日更6000-,几个月后七猫同步上线,一度也吸引了不少读者(当然只是对我而言,不可与各路大神相提并论),后来上了推荐榜,甚至两度上了纵横的大推(封面推荐),被改编为喜马拉雅多人有声剧(主播墨法歌_十年,强烈建议去听一下,播得比我写的精彩多了)

惜乎我没有抓住机会,小说的在读数据一直很挣扎,表现差强人意,但仍要感谢主编、责编和纵横中文网对我这样的新人作者的认可、鼓励与支持。

人难免经历自我肯定、自我欣赏、到自我否定、自我厌弃的阶段,本书写作过程中两度卡文感觉实在坚持不下去了,现在看此书后台数据,有两道陡峭的滑坡,便是那两度断更时期的见证。

让我能继续写下去的不过是一两个读者的“鼓励”罢了。

一人看得仔细,天天给我挑错——文字的错误、历史的错误、称谓的错误……被我称为我的“私人编辑”。另一个逐章的“骂”我——没有逻辑,人物扁平,故事没法自圆其说……我甚至按他所批评指正之处返回去一一做了修改(导致我当时的责编非常抓狂)。

第二次断更恢复更新后,流量就再也没有起来过,世界恢复了常态,我的工作也开始重新繁忙起来,这点写作的收入对我而言一顿饭钱都不够,但我还是坚持下来了,断断续续见缝插针,最终完成了这篇小说。

我想这就是网文的魅力,不需要太多的肯定,一两位读者把你当回事,就能提供源源不断的写作动力,在此向我为数不多的读者朋友们一并致谢。

最后向我的家人致谢,我四十岁突发奇想开始写第一篇网文,你们没有嘲笑我“老夫聊发少年狂”的疯狂,而是默默的包容与支持。

感恩所有,江湖再见(圏吉叉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