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捡宝 > 第137章 又见痕都斯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陆羽笑着对颜舜华道,“舜华,其实你今天买的玉碗,用的并不是咱们国家的玉。”

颜舜华一听没什么,只是淡淡地点了点头,倒是陶星月顿时就傻了眼,急道,“陆羽,那也就是说,这玉碗是假的喽,怎么你不提醒我表姐一下,不对!你明明说是清朝的作工,总不会骗我们的吧?”

陆羽摇头道,“星月,你别急嘛,我又没说这是假的,具体的,你问问阳叔就知道了。”

阳文柏有些犹豫的说道,“小羽,你说颜小姐买的玉碗,真的是那个作工?”

见陆羽点头,他笑着对颜舜华道,“颜小姐,那你今天可是小赚一笔了,你把那只玉碗拿出来,我给你解释一下,就知道了。”

颜舜华听到这里,也是松了一口气,不过她现在也好奇起来,阳文柏说的小赚一笔,到底是怎么回事。

阳文柏打开刚刚放到桌上的锦盒,拿出玉碗后,对大家介绍道,“其实,这只玉碗应该是一只从外国进口的玉碗,而进口的那个国家就叫做痕都斯坦。”

阳文柏一说痕都斯坦,陶星月的眼前就是一亮,马上看向陆羽,道,“陆羽,陆羽,就你前几天你说的那个东西吗?”

陆羽点了点头。

此前说过,痕都斯坦,一般是指印国北部,清高宗平定疆省后,产于中亚到北印等国家的异国风格玉雕工艺品与远自土耳其所产的玉器大量传入,清代统称其为“痕都斯坦”玉器。

“痕都斯坦”玉器,因其器薄如纸,工细精巧而深受乾隆皇帝的喜爱,而“痕都斯坦”玉器均细工碾琢而朗润,正迎合了这种审美。

乾隆曾有宣“苏州专诸巷多玉工,然不如和田美玉痕都斯坦玉工所制者,彼盖水磨所造,花叶分明抚之却无痕迹。”之语。

这件“痕都斯坦”花叶纹碗,以上好碧玉雕琢而成,通体晶莹剔透,琢磨的精致而细腻,碗壁通素,近足处刻卷叶及罂粟花,花心以金丝镶嵌红宝石,将玉碗点缀的精巧非凡,魅力无穷。

两侧对称起卷叶纹,自足直至口沿,外卷而成花蕾状,是为双耳,其刀法流畅自然,刻工细润,将花朵柔弱娇媚之形态刻画的惟妙惟肖,令人赞叹。

乾隆皇帝曾有御诗赞誉此类薄胎玉碗,“看去有花叶,抚来无迹痕,表里都圆浑,色形若混成。”

可见其珍贵程度。

“观其作工等特点,应该可以肯定是一件清中期的作品。所以,这么一件做工精美,没有一点瑕疵的痕都斯坦玉碗,能够八万买下来,已经是物超所值了。而且你要知道当年像这类玉器,各地只进贡了八百件,所以将来升值那是肯定的。”

听阳文柏说完之后,就算连颜舜华这种气质高贵的大家闺秀,也兴奋的满脸通红,虽然她平时价值比这高的古玩见的多了,但这只玉碗是她亲手买到的,感觉可以说是完全的不一样。

而一边的许春生等人也是羡慕的紧,纷纷要颜舜华请客,而她高兴之余也是欣然答应了下来。

一点不是陆羽印象中冷艳的样子。

一边的程老汉见此,就感叹道,“没想到这么小小的一只碗,居然这么值钱。”

程静姝的母亲正好做完家务出来,就说道,“老头子,要不把饿们家的那只碗也拿出来让文柏和这小伙子瞧瞧?”

程静姝闻言惊讶道,“爸,咱们家还有老东西吗,我怎么不知道。”

阳文柏也是意外,看着程老汉。

程静姝父亲没有立刻回答她的话,深思了良久,先让程静姝母亲去拿那只碗,而后说道,“这东西是祖辈传下来的,原先也是想等过几年再传给你们,不过你身体还不好,又一直在省城生活,那现在就传给你们吧,至于怎么处理,就由你们决定。”

“爸!”

听到这里,阳文柏夫妇就有些不知道说什么好,程静姝更是眼泛泪花。要知道程静姝父母,也不过是对普普通通的农民,当初为了给程静姝治病,省吃俭用,把钱都用在了程静姝身上,使得原本并不富裕的家庭,更是显的有些落魄。

每当想起这个的时候,阳文柏夫妇总是觉得对不起他们,只能尽可能的孝敬他们,而现在这番情形,更让他们感动不已。

陆羽他们见此,内心也很受触动,从程静姝父母的表现,就可以看的出来,华国父母对儿女,那种无微不至、尽其所能的关怀。

大概过了有十分钟,程静姝母亲才抱着一个看起来有些寒酸的纸盒,走了进来。

程静姝见此,就说道,“爸,咱们家的传家宝,怎么就用这么一个纸盒装着啊,万一破了,掉下来怎么办?”

程静姝母亲嗔怪道,“尽说丧气话,虽然这碗是祖上传下来的,不过谁知道这东西值不值钱,能有个盒子放着就不错了。”

大家听了这质朴的话语都是会心一笑,把盒子打开之后,他们纷纷向里面看去。

“珐琅彩?!”

当看到里面的东西时,许春生就惊呼了出来,现场好多知道珐琅彩价值的,也都脸上表现出了惊讶之色。

陶星月见大家如此反应,就问陆羽道,“陆羽,珐琅彩是什么,为什么你们见了都是这个模样。”

陆羽脸上还带着些惊讶之色,并不是因为珐琅彩,而是眼前这件珐琅彩,道,“珐琅彩是一种清朝时期的贡瓷,至于为什么如此珍贵,我到是知道一点。”

珐琅彩瓷的正式名称叫做瓷胎画珐琅,它是专为清代宫廷御用而特制的一种精细彩绘瓷器,部分产品也用于犒赏功臣。

据清宫造办处的文献档案记载,其为康熙帝授意之下,由造办处珐琅作的匠师将铜胎画珐琅之技法成功地移植到瓷胎上而创制的新瓷器品种。珐琅彩盛于雍正、乾隆年间,属宫廷垄断的工艺珍品。

所需白瓷胎由瓷都的御窑厂特制,解运至京后,在清宫造办处彩绘、彩烧。所需图式由造办处如意馆拟稿,经皇帝钦定,由宫廷画家依样画到瓷器上。

珐琅彩瓷创烧于康熙晚期,雍正、乾隆时期非常的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