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这个衙门有点凶 > 第900章 下一步计划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不知道什么时候,还在和义军厮杀的剩余禁军就突然间士气尽丧,兵败如山倒了。

一个个军阵四散溃逃开去。

而这个时候,吕方的直升机俨然早已经飞到了梓潼城城南的上空,帮助燕通率领的夔州禁军抵挡梓潼城内禁军的攻势。

随着大股的朝廷禁军后撤涌入到梓潼城内,吕方心里很清楚,协助夔州禁军挡住南城门沿线已然是他必须要做的事情。

因为南城失守,梓潼城将全面被朝廷禁军掌控,到时候真要给了他们喘息的时间,说不定又要废多大的力气才能打开梓潼城。

毕竟现在朝廷禁军起码还有近十万兵力。

这么多人,不是用直升机可以轰炸干净的。

而且攻城,必然要付出不小代价。

“哒哒哒……”

终于,有枪声在梓潼南城城头上响起。

是特种营杀过来了!

他们杀穿了禁军在梓潼河沿岸的防线,便按照吕方的意思,在王守幸的率领下直奔梓潼城南门而来。

上城头后,先是对天一通扫射。

让夔州禁军知道援军来了。

然后便下城头,直往前沿跑去。

以燕通为首的夔州禁军总算重重松口气。

义军杀进来了!

若是再等下去,他们这些人真不知道会是什么样的结果。

吕方心里同样振奋。

他当然清楚自己带出来的这支武装到牙齿的军队有多么厉害。越是到晚上,特种营将士就更是无敌。

朝廷禁军就算全退进了梓潼城,想要把夔州禁军和特种营将士赶出城去,也几乎不可能的事情。

而且,以吕梁身边那些老将军的智谋,肯定不会放着南城门这个大空档不用。这里,必两成为义军占领梓潼的主要突破口。

事实证明,战争走向的确如同吕方去年料想的这样在发展。

夜幕降临,厮杀未止。

随着朝廷禁军的撤退和退散,梓潼河那边的义军全部得以安全渡河。

之前就渡河道义军则是进了梓潼城南门。

吕梁把义军指挥中枢都搬到了这里。

两军在城内展开巷战。

夜里的特种营,当真是如同来自地狱的鬼魅。

有着夜视仪等超时代先进装备,还有一众宗师高手护卫的他们简直是随心所欲,无可匹敌。

走到哪杀到哪。

樊继祖率领的禁军随是在进城后得以暂且稳住脚跟,可前沿仍然是不断溃败。

小小的梓潼城内,到处都是人影。

某些地方甚至是摩肩擦踵。

吕方驾驶着直升机不断收割性命的同时,也是做为特种营的灯塔。

不知不觉,已是杀到城内深处。

两军对半开分割了梓潼城。

到处都在厮杀。

场面几乎彻底乱了。

没有哪一方的主将还能做到运筹帷幄。

樊继祖大概是没料到这样局面的。

没想到夜里的特种营会这么凶猛。

没想到进了梓潼,也仍然稳不住阵脚。

朝廷匆匆聚拢的禁军本就谈不上有多高的士气,配合更谈不上密切。到这个时候,某些缺陷便被无限的放大。

他们本就不是樊继祖麾下的兵马,在显露颓势的情况下,有几人愿意同樊继祖葬身在这梓潼城内?

到夜深时,胜负已是彻底明朗。

有许许多多朝廷禁军从梓潼城内跑了出去,各自奔命。

战死一部分,互相践踏又死了一部分。

逃掉的更多。

吕梁也没有派人去追击那些逃兵。

他们已经不成气候。

随着朝廷禁军渐渐被逼到梓潼城东北角,他们便再也没有任何希望。

士气尽丧。

而义军,俨然已经迂回到禁军各面,将他们团团围住。

某处宅子里。

樊继祖瞧瞧左右,脸上尽是颓丧。

连陈萍萍,他都让其带着剩下的高手跑了。

败局已定,回天乏力。

可笑的是,他竟然就撑了一晚上。

真正打起来,他竟然就撑了这么点时间。

而且义军并没有太大的折损。

有了夔州禁军的加入,反而以后会更加声势浩大吧?

朝廷怎么就突然变成这样了?

那夔州禁军好好的,为什么要投靠贼寇呢?

樊继祖一直认为梁瀚民是个明君,他是真想不明白这个问题。

枪声,离着这宅子越来越近了。

樊继祖慢慢闭上了眼睛。

大败亏输。

三郡精锐几乎可以说是尽折于此。

逃掉的那些,就算再回到军中,也是不堪大用。

朝廷,难道要让出边疆之地,从边疆把京都禁军给撤回来?

可还来得及?

又能撤得下来?

……

随着这处宅子被攻陷,梓潼之战算是彻底落下帷幕。

樊继祖等朝廷派遣的将领自裁了。

还有部分选择了投降。

三郡禁军将士同样是死的死,降的降。

见军中高手都是。

十多万三郡禁军,其实战死的可能也就三成不到,逃掉的有四成左右。剩下的,都在各个时段、各个地方在被围困之后选择了投降。

光是最后在东北角被围困投降的,就有将近两万之众。

吕梁、吕方等人走进宅子,看到樊继祖等人的尸体。

兄弟俩相视一笑。

义军北上的这一股最大敌人,终于是被消灭了。

申建保等老将也是一个个喜形于色。

然后让士卒将樊继祖等人的尸体抬下去,便就在这宅子内说起下一步该如何打。

其实就这个问题,他们之前就已经讨论过多次。

虽然那个时候,义军连如何渡过梓潼河都是个极大问题。

可打仗,本就是走一步看三步的事情。

他们之前就想过,若是打不过樊继祖麾下禁军该如何,要是打过了,又该如何。

只是没有个确定的方案而已。

现在该是时候确定下一步的方针。

打扫战场、收拢降卒这些自不必说。

义军必须得收下这些降卒来填补军力\/

因为成都、潼川还有夔州三郡中,除去夔州郡还可以招兵以外,成都、潼川两郡已经达到极限。

再就是如何继续进攻京都。

以老将申建保为首的一群义军将领较为主张稳打稳扎,因为现在虽然仍有金奉、大辽和铁蒙三国牵制住大渝北方绝大部分禁军兵力,但在京都旁侧,仍然有不下于六万京都禁军守卫。

而且可以想象,等梓潼这边战报传到京都,梁翰民必然会全力调集兵力护卫京都。

若是义军以火速北进,短时间内的确能够势如破竹。

但若是在京都外被阻拦,又该如何是好?

后方补给运输线太长,大军孤立无援。

到时候若败,那就是前功尽弃,一败涂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