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武侠修真 > 休夫后嫁给战神王爷 > 第90章 换位思考一下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原来是这样呀,母妃真是仁善,儿媳受教了。”

“哼。”

“还好母妃说一声呢,不然我可就罪过大了。原本我那儿还有一件狐狸皮的小袄子,想孝敬母妃,给母妃避寒的。”

茹妃:“……”

该死的孙幼渔,一定是故意的。

“哦对了,母妃叫我过来,可是为了杜夫人的事?”

她着重了杜夫人三个字,听得杜纤纤刺耳不已。.qqxsΠéw

杜纤纤红了眼眶,气道:“母妃,你看她。”

“行了。”茹妃瞪了她一眼。

这一天天的事,真是烦人。

“你是怎么回事?你是不是忘了自己的身份?”

又是这种话,她都听烦了。

孙幼渔懒得听她啰嗦,直言道:“母妃是不是要问,为什么杜夫人的事我没有关起门来解决,而是直接让人报官,将她送去了大理寺?”

茹妃一噎。

“没错,你这事做得不对,知道不?有句话叫家丑不可外扬,你怎么能将此事弄得人尽皆知?”

“此话差矣,我没有将这事儿弄得人尽皆知,是杜夫人自己嚎叫出去的。”

茹妃:“……”

杜纤纤:“……”

“你胡说八道,我受了冤枉,还不准我喊冤吗?”

孙幼渔淡道:“这就对了,这就是我为什么不在家自行解决,而是要将她送大理寺的原因。”

茹妃:“什么意思?”

“你看她,根本不承认自己有错,她现在已经不承认拿刀行刺我的事了,非说什么拿刀吓唬我。”

“我本来就没有行刺你呀,本来就是拿刀吓唬你,你冤枉我。”

“呵呵。”孙幼渔懒得与她掰扯,直接对茹妃道:“母妃试想,那良妃娘娘若是拿刀去皇后娘娘面前晃,她解释是想吓唬皇后娘娘,您信吗?”

她没拿茹妃自己举例,拿她最讨厌的良妃举例,这样才能引起她的共鸣。

茹妃一听就不淡定了,心道这要是真的,那铁定不是吓唬那么简单。

如今良家如日中天,势力已经超过了皇后的娘家,再加上良妃那贱人生了皇长子,她做梦都想弄死皇后自己上位,怎么可能是吓唬她那么简单?

她杜茹就算是磨破了嘴皮子,也要给那贱人安上一个行刺皇后的罪过,要让他们良家满门抄斩才能解气呢。

茹妃心里已经明白了,不过她面上还是梗着脖子不认。

“胡说八道,吓唬就是吓唬,岂能当真?”

那气势已经比刚才弱了许多,话里也没那么生气了。

孙幼渔吐槽了她一句,死鸭子嘴硬。

“随便你们怎么想吧,左右我是受了伤,自然不会听她一句解释便算的。是故意还是无意,那得大理寺来判断。既然大理寺判她有罪,那她便是有罪,不服去找大理寺去。”

“你……呜呜,母妃你看,她这般咄咄逼人,分明是没将你放在眼里。”

茹妃气道:“好,就算你报大理寺有理,那你为什么还要去宫里告状?”

“因为王爷呀,王爷说不让府里的下人去帮我作证,他想暗箱操作将杜夫人捞出来。呸,想得美,那我这伤不是白受了吗?未显公平,我当然要去告状了。”

茹妃竟不知还有这茬。

这孙幼渔还真当是恨纤纤入骨呢,才这么多花花肠子。

“既然进宫了,为什么不来找本宫?”

孙幼渔道:“因为母妃你是杜夫人的亲姑姑呀,偏心她嘛。若是你开口帮她讨个饶,我要不要给母妃面子?”

茹妃:“……”

“到时候弄得母妃您难看,我也不好做,再坏了我们婆媳关系,这又是何必呢?为一个妾室,不值当的。”

这话将杜纤纤气哭,茹妃噎得上气不接下气。

明明觉得她无礼至极,偏生又不知如何接话。

孙幼渔哪里傻了?分明鸡贼得很。

无论是嘴皮子功夫还是头脑,都不知强纤纤多少。

茹妃一时间五味杂陈,不知这样是好还是不好。

孙幼渔见她久久不语,才道:“母妃可还有什么吩咐?若是没有,我可就先走了。”

茹妃不高兴地说:“怎么?你很忙?”

“唉!可不是嘛,娘家闹翻了,王爷这儿又靠不上,我又不想当蛀虫坐吃山空,就得忙着赚钱呀。”

谁是蛀虫?这话怎么意有所指啊?

“赚什么钱?”

“就我外公留下的那个药铺,我打算重新打点起来,总不能让丫鬟婆子们跟着我喝西北风。”

她故意瞄了一眼杜纤纤,又道:“这人嘛,长手长脚的,哪有总问别人要银子花的道理?人家女孩子绣花卖帕子,也能卖几个钱的。”

杜纤纤并没有意识到什么,只心里发笑。

心想为了几个大子就得抛头露面的去赚钱,还王妃呢?你咋不去做商妇呢?

真是,掉钱眼子里了。

茹妃原本也是这么想的。

可不知怎么的,念头一下子就想到了她小时候,还有杜家身上。

原本她就是穷人家里出来的,她小时候可不就是为了几个大子在农闲时绣手帕去卖么?一个手帕辛苦绣好久,只能卖十几个大子,她还好高兴。

那时家里虽然不富裕,全家也都挺勤快的。爷爷是个老篾匠,一年到头都不停的编竹篓子。

爹娘带着哥哥弟弟操持着几亩薄田,全家勉强不饿死。

可后来,家里要给哥哥娶媳妇,家里添了丁,那几亩薄田种出来的粮食就不够吃了,正遇上灾荒年,收成又不好,严重到要饿死人的程度。

爹娘看她长得好看,就带着她进城里来碰碰运气,想给她找个好人家,免得跟着他们饿死。

正好那日遇到皇上,那时他还是太子。东宫要收丫鬟,就将她卖给了东宫做了丫鬟。

东宫不愁吃穿,她生得又好看,养了半个月后就长得水灵灵的。

没过多久就被年轻的太子看中。

收了通房,再做夫人,后来怀孕,一路扶摇直上。

生下儿子后,她更是拿到了一大笔奖赏。

想到家里人过得苦,她自己一点儿没留下,全都给娘家送去。

至此之后,娘家爹娘哥哥弟弟们便不再劳作,靠着她养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