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孙幼渔微笑着轻轻点头,脸上带着几分羞涩。

在南宁王妃看来,她这些娇羞的小表情都是她这个年龄的小媳妇应该有的,没什么问题。

这十七八岁的孩子,心眼儿子再多也比不上宫里那只老狐狸。

利用了人家爹,给人家搞到犄角旮旯去做官,再利用人家小姑娘,真是坏透了。

“你呀,什么也别想,就住在这儿,有什么需要就跟五嫂说,别客气。等你身体好些了,我让三丫头过来陪你聊天,她也没比你小几岁,你来了这么久也没出过门,你们还能一块儿出去转转。”

“谢五嫂。”

“不用客气,对了,前些日子你生病,我也一直没来问你。过年了,你可要给你爹带点儿特产啥的东西?你要带的话,你不方便,我这边可以派个人帮你送去。”

孙幼渔心想,她的目地便是带东西了吧?

好趁着这机会拉拢孙坚。

人家能好吃好喝的伺候着他们,她也不能不懂事。

当即就笑着说:“那多谢五嫂了,只是南宁的特产我也不熟悉,就算了吧,我给我爹写封信好了。”

她还贴心的将这个机会让给了她。

南宁王妃笑道:“这小事啊,南宁的特产我熟悉。这个就不用你操心了,你将信写好,东西我来准备。”

“这……多不好意思呀。”

“哎,没什么不好意思的,原本我娘家就跟孙家关系不错,要不是……唉!不提了不提了,都是十多年前的事了。你好生休息,我就先走了。”

南宁王妃离开,帮她爹准备土特产去了。

孙幼渔也回到屋里准备给孙坚写信。

写些什么,该怎么写,都得好好想想。

南宁王两口子能让个老嬷嬷来听他们的墙根,可见道德水准一般般,八成是要偷看她的信。

她要写得不怕他们偷看,却又要让老爹懂她的意思。

咬笔杆子咬了半晌也没落下一个字,倒是慕云州溜达回来了。

“我听说五嫂来过了?”

“嗯。”

“来说什么了?”

“问我要不要给我爹带土特产,我自己都在异乡,带什么土特产?她说她去准备了,然后我得给我爹写一封信。”

慕云州看着那咬破的笔杆子,淡道:“写信就写信,你咬笔杆子做什么?”

“哎呀,我这不是正在想嘛。我要写得我爹明白我的意思,又不怕他们偷看,不得好好想想?”

慕云州突然想起她前年在灵犀阁写的那张契约,那字就颇具特色。

还有平时看她写药方的时候也那么写。

“哎,你平时写药方的字,岳父能认得吧?”

孙幼渔一怔,道:“当然认得。”

孙坚一代大儒,什么字不认得?

慕云州淡笑道:“那你就用那种字写,他们要偷看也只能连蒙带猜。”

这……孙幼渔有些想笑。

“行吧。”

又磨了半个时辰,她才将要给孙坚的写信好。

什么字体不重要,还得意思表达隐晦。

他们不见得能认得,可他们不会去找认得的人吗?

慕云州一直没打扰她,等她写好了,再开始说话。

“慕厮年的下落找着了。”

嗯?

孙幼渔忙转过头来,“在哪儿?”

慕云州:“……”

“你很关心他?”

孙幼渔白了他一眼,“关键人物我能不关心吧?你可别说你吃醋了。”

吃醋吗?好像是有点儿的。

这种感觉很怪。

“快说呀,在哪儿?”

慕云州道:“就在这邕城之中,搞不好还在南宁王府。”

“什么?真的?”

“嗯,错不了。”

这灯下黑啊,皇上的细作到处找人,还被人家端了,结果他们要找的人就在这邕城之中。

“他们现在在哪里打?”

“舒城。”

孙幼渔心下一抖。

“什么?打到舒城来了?”

“嗯,皇上想打南宁不是一天两天了,早有准备,就等一个机会。”

“这么说的话,那不是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要打到邕城来了,那南宁要败了?”

“不见得,他们想造反了不是一天两天了,准备了这许多年,也在等这样一个机会。”

正好先前誉王一事皇上大开杀戒,弄得天怒人怨。

南宁王最开始就拿这个说事,说他杀人太多,有违天和,上天才会降下暴雨水淹南宁。

古代人都是很迷信的,尤其是因暴雨受灾的民众,南宁王搞搞施粥的活动作作秀,很容易带着民众情绪,不满皇上的暴政。

一旦失了民心,不怕他的龙椅不摇晃。

数日后,舒城那一战京都的兵大败,被迫退至彭城。

皇上那脸色那叫一个难看。

“怎么会败?”

从舒城到彭城,岂止是败啊,简直是兵败如山倒。

“装备精良,还打不过那堆南蛮土包子,都干什么吃的?”

下方有人道:“皇上,舒城是他们的地盘啊,他们一早在舒城设下埋伏,就等着我军上勾。”

“一个个的是蠢货吗?明知道舒城是他们的地盘不知道小心一点。”

“这……敌军狡诈,实在是……”

“行了,朕不想听你们解释。朕只想知道,三月之内攻入南宁,半年之内拿下邕城结束征战,到底能不能做到?”

大家低着头,均不说话。

皇上扶着额头,带着烦躁沉声道:“调兵,赶紧调兵过去。此战拖不得,必须速战速决。”

……

不管外头打得多厉害,都影响不了孙幼渔和慕云州。

慕云州依旧在装傻,整天跟着一群侍卫到处玩耍。

春天到了,南宁的田地里有许多田鸡,他还带着南宁王最小的儿子一块儿抓田鸡,还有泥鳅。

孙幼渔也没闲着,跟着南宁王妃闲聊,常常将她逗得哈哈大笑。

她的女儿慕芸,还时常来找孙幼渔逛街。

南宁王前头两个儿子,一个嫡长子,一个庶出的次子,老三就这闺女,也是嫡女。

后头还有一个嫡子和两个庶子。

他就这一个闺女,对她疼爱有加,十五了还没议亲。

南宁王妃说是她父王舍不得她,其实孙幼渔知道,他们就这一个闺女,自然是要好好合计,不但要嫁得好,还要嫁得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