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袁阀 > 袁阀265,盟约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北边的南皮战场。

公孙瓒取得了初步胜利,他将城下的黄巾孤军,给分割包围吃掉了。

而想要救援的黄巾军,也被公孙瓒堵在了,漳河的对面,寸步不能行。

又经过几次试探交锋后,公孙瓒占据地利优势,以损失了两千多人的代价,挡住了黄巾军的疯狂反扑。

公孙范来到了,公孙瓒身边,“大哥,这样下去不行,他们人数太多,少说还有七八万,我们的损失太大了。”

看着河对岸的黄巾,公孙瓒也眉头紧皱,“二弟说的没错,这样下去确实不行,毕竟南边还有一个袁绍呢。”

就在公孙瓒犯难之际,他的长史关靖,策马行了过来,他拱了拱手道,“主公,我有一计可退敌。”

“哦?”公孙瓒大喜过望,他殷切地看向关靖,“先生有何良策,速速教我。”

“别无他法,当再次议和。”

公孙大军的损失,上面表述不太准确,应该是阵亡两千多人,加上负伤的人,怎么也得六七千左右。

关靖的策略,是合乎现状的,虽然,名声上不好听,但是却最实用。

暂时的妥协,是为了将来,更好的捅刀子,什么羞耻不羞耻的,胜利即正义,活到了最后,才有解释权。

两军交锋,各凭手段,强则用势,弱则用计,因时变化,无甚所谓。

191年,河北,南皮。

。。。。。

“什么?我们两军打成这样,还能与其议和?开什么玩笑呢?”闻言,公孙范第一个反对,他觉得这很不靠谱。

公孙瓒没有说话,但从其表情来看,应该也是这个意思,他点了点头。

关靖没有退缩,他徐徐说道,“主公,今两军皆疲惫,而黄巾更甚百倍。”

公孙瓒面色稍缓,“先生且说下去。”

“他们已经想撤退了,不过担心我军骑兵,所以进不得退不得,若是我军许其粮草,再允诺其自行撤退。”说到这里,关靖语气变得,突然冷厉起来。

闻言,公孙瓒眼前一亮,“先生说的是,那就劳烦长史,替我安排吧。”

关靖恭谨施礼道,“定不辱使命。”

公孙瓒又看向公孙范说道,“二弟,一切军需粮草,你务必配合关先生。”

反应过来的公孙范,也对关靖佩服不已,他抱拳应道,“大哥,放心吧。”

191年,渤海,南皮。

前期的公孙瓒,还是挺英明果决的,后来碰到了袁绍,被打残废了。

公孙瓒的前半生,基本上很少败绩,这也导致了他,骄傲自大的性格,这也给公孙的覆灭,埋下了巨大隐患。

前半生的顺利,骤然遇到挫折,公孙瓒的心态,直接崩溃了,每一次的败绩,都会让他的雄心,日渐消磨。

他的师弟刘备,刚好与其相反,百战百败,百败百战,神不怵、志不怂,历经事变,而不改其志,壮哉。

。。。。

一个合格的君王,若没有赫赫战功,那是镇不住天下的,所以最少得有,百分之三十的功劳,才能镇住手底下,那一帮子骄兵悍将,李世民明白这个道理,宣武帝袁熙同样也懂。

天下攻伐中,李世民的功劳,一个人就占了,百分之五六十,天下反王有一半是,李世民率军去收拾的。

赫赫威名之下,李世民台前一站,试问有谁敢反?有一个算一个。

袁熙虽不如李世民,但天下攻伐中,那也是稳稳占据了,百分之三十九的功劳,倒也勉强能稳住局面。

再说了,袁熙和李世民,他们足够年轻,家世背景非凡,他们也有足够的气量,容得下那帮骄兵悍将。

如果没有足够的战功,又没有显赫的家世背景,年龄也不再年轻,作为一个君王,那么只有一种选择。

那就是削藩、清退功臣,但结果就不好说了,要么,他把功臣集团消灭了,要么,功臣集团把他架空了。

还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个君王,选择与功臣集团,共治天下,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直至国家灭亡。

。。。。。

帝国的西北方向。

牛辅来到了,金城的马韩大营。

双方客套完后,宾主落座,开始了今天的会谈,也决定着西北的安危。

“我是来劝降两位将军的。”牛辅打开天窗说亮话,他没有一点遮掩的意思。

闻言,马腾面色难看,冷然说道,“牛将军你这话,是否太过自负了。”

一旁的韩遂,倒是出奇的平静。

牛辅没有退缩,他先声夺人道,“你我对垒,无非两种局面,一是摆齐兵马,一战定乾坤,二是你们归顺。”

“哼,我们有三万余兵马,又岂会怕你一偏师。”马腾怒不可遏,直接拍到了案几上,将酒杯给震倒散了一地。

对于马腾的愤怒,牛辅并不以为意,“马将军或许不知,就在不就之前,董旻将军兵出安定,已经朝着武威方向,偷袭你的老巢去了。”

“什么?”马腾这下真的坐不住了。

191年,西凉,金城。

牛辅劝降马腾,胜算还是挺大的,董卓虽败退长安,但并未伤筋动骨,主力部队战损不大,比起马腾强多了。

其次,牛辅背后还有,董卓的长安天子,这是政治上的,正义性。

在军事部署上,董旻兵出安定,准备袭击武威,也点了马腾死穴。

综上所述,牛辅劝降的成功率,或有六七成把握,除非马腾他们,真的心存汉室,同董军大军死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