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崇祯故事 > 二十一、箭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二十一、箭道

右边游廊里站着的女子们开始散去,随着零乱的脚步,红绿的衣袂飘着香气,间或发出环佩叮咚之声。

“阿菁姐姐……”鹅黄色短袄的少女凑过来,脸上带着庆幸的神情。

“原来这验身就是给纸签上撒尿啊……”少女吐了吐舌头,“昨天可把我吓的……”

“你少说两句行不行?”阿菁不耐烦地回了句,白了那少女一眼。

小栀一个人低头缓缓而行,别的女子都远远的避着她,好像惟恐沾染到什么晦气似的。

玲珑双手提着裙袂,娇小的身躯随着脚步盈盈摆动,一路小跑追在后面叫道:“小栀姐姐……”

小栀回过头看着玲珑。

“刚才真把我吓死了……”玲珑心有余悸地说,“你干嘛要顶撞主母……”

“主母?”小栀一脸鄙夷,“她也配?!”

玲珑睁大眼睛看着小栀,感觉像突然不认识对面的人似的。

“玲珑,咱们是一起被鞑子兵送到将军府的,又都是没了爹娘的人……”小栀握住玲珑的手,脸上露出柔和的笑容,“以后咱们俩要互相照应,你明白吗?”

“嗯!”玲珑重重地点着头。

正房左侧的游廊里,十几个少女惶恐不安地站在一起,像是在等待命运的判决。

“呃……你们都是——,这个……有喜了……”

杨铭看着眼前这群少女,额头上冒出了汗珠,没有许莹在身旁,他第一次单独面对这些女子,有点罩不住场子的感觉。

人群里传来一阵抽泣,一个少女冲出人群,脑袋对着游廊的柱子撞去,随着“呯”地一声闷响,身体软软地瘫倒在地上。

一众女子乱哄哄地上去扶起那个少女,那少女昂起头,脸上挂着泪痕,额头上一片血渍。

“你们这是干什么?!”杨铭厉声吼道。

女子们都低下头,不敢对视他的目光,一个少女拿出手帕,捂住撞柱少女的额头,洁白的手帕顿时染得鲜红。

“奴婢不想活了,将军,让奴婢去死,奴婢永远记得将军的恩德……”撞柱的少女向杨铭哀求,脸上的泪水渗着血渍滚滚而下。

“动不动就不想活了?这是什么逻辑?!”杨铭气愤地吼道,“给老子听好了,你们谁也不准死……”

“还是让奴家来吧。”许莹终于还是过来了,对杨铭微微一笑,“将军,您先歇一会。”

大堂西厢的科房里,刘必显和丁有三、谢庆元等人正在议事,丁有三神色似乎有点激动,一个劲地说着什么,刘必显背着手淡淡地听着,踱了几步,又回到书案后坐下。

一个眉清目秀的侍女上前来,躬身给他奉上茶盏,刘必显接过来呡了一口,将茶盏轻轻放到桌上,对丁有三说:“此事还是先暂缓吧,等过了年再办不迟。”

说罢,他不再理会丁有三,却从袖中取出白瓷烟斗把玩起来,那侍女见状赶紧取出烟袋,给烟斗装上了烟丝,又拿出火镰荷包,将火石拈在手里,另一只手将艾绒和火刀捏在一起,在火石上灵巧地一划,艾绒就燃起来了。

刘必显香喷喷地吸了一口烟,微笑地看了看那侍女,心中甚感满意。

这侍女叫小翠,是前日顺义城的商人们送到他屋里的,一起送来的,还有二百两纹银。刘必显促成了商人们向杨铭借货银的大事,商人们自然懂得投桃报李,这点仪礼是少不了的。

“将军怎么还没出来?”丁有三问道。刘必显这关过不去,看来事情只有直接向杨铭禀报了。

刘必显心里也是暗暗诧异,往日杨铭都是一大早就出来视事的,今天日上三竿了,却还不见踪影,吸了一口烟,他目光又落到侍女小翠的身上,心里似乎明白一点什么了。

“将军!”丁有三一眼就看到了门口进来的标志性的迷彩身影,赶紧上前一步抱拳行礼。

“哦,刘先生,丁百总……大家都在啊。”杨铭进屋向众人打着招呼。

“将军今天可是春睡晚起啊。”刘必显笑着跟杨铭打趣。

“春睡?嘿嘿……一屋子的破事……”杨铭苦笑道。

“将军,二十名弓手已经调拨成队。”丁有三抓住机会,赶紧向杨铭禀报,“谢小旗带弓手们训练,可是现在没有箭道……”

“箭道?校场里没有吗?”

“将军,校场里现在全住着难民,我们要将箭道清理出来……”丁有三看看刘必显,没有继续说下去。

“这……”杨铭略一沉吟,“没几天就要过年了,就先让难民们过个安稳年吧,箭道的事开年再办也不迟……”

听得杨铭此言,刘必显喷出一口烟雾,微笑地回望着丁有三。

“将军,弓手们长期不训练,手上会生疏的!”谢庆元上前一步,躬身抱拳,严肃地说。

“哦,那……咱们到校场看看吧,看能不能想出个什么法子。”杨铭踌躇着说。

许莹抱着孩子在西厢房前的游廊里散步,俏丽的脸上似乎挂着一层冰霜,怀里的孩子嘤嘤地哭闹,让她更是心烦意乱。

“少奶奶,让奴婢来抱吧。”跟随在她身后的一个脸蛋尖尖的少女赶紧上前接过孩子,抱在怀里“哦哦”地哄着,孩子渐渐停止了哭泣,红扑扑的小脸上露出可爱的笑容。

“少奶奶,那个小栀一看就不是什么好东西。”少女一边摇晃着臂弯里的孩子,一边说道,“好几天奴婢就看到她一直偷偷地看将军……”

“你现在才知道说?”许莹冷冰冰地看着那少女。

少女脸上露出惶恐的神情,赶紧弯腰低下头。

“少奶奶,是如画疏忽了,以后如画一定盯紧那小贱坯,看她还敢把尾巴翘起来……”

许莹鼻子里冷哼了一声,不再理睬如画,继续向前散步。

如画抱着孩子紧紧跟上,脸上带着乖巧的笑容,找了个讨喜的话题说道:“少奶奶,您看,小公子这眉眼,一看就像将军……”

“啪”的一声,一记重重的耳光落到如画的脸上,几乎打得她摔倒在地。

校场里整齐地搭建着一排排的窝棚,每排窝棚靠着走道的两侧都摆着大水缸,里面盛满了清水,供难民们生活取用和防范火灾,窝棚边上架着一排排的灶台,妇人们围着灶台忙碌着今天的午餐,灶台侧方的远处,麦杆柴禾堆积得像小山一样。

走道里人来人往,商贩们挑着担、推着车在叫卖,一些难民已经换上了新衣服,三两成群地围着商贩挑选货物,讨价还价。一群城里的小孩在过道和窝棚的间隙里跑动跳跃,东张西望地打量这难得一见的景象,“呯”的一声,一个小孩将点燃的鞭炮扔到窝棚里炸响了,窝棚的主人追出来,向跳跃而逃的小孩大声叫骂。

校场的一角保留了几十步纵横的空地,军士们在这里列着队,舞着刀枪进行操练。二十名弓手站成一排,举起角弓,整齐地将无箭的弓弦拉开,保持几个呼吸的时间,随着一声号令,同时松开了弓弦,角弓剧烈地回弹,颤动的弓弦在寒风里嗡嗡作响。

“将军,他们都是优秀的弓手。”谢庆元躬身向杨铭禀报,“小的已经测试过,每个人都可以拉开十二力的重弓,最少的人也可以连射十箭。”

杨铭严肃地点点头。现在他的队伍已经有八百多名兵丁,这些人都是从报名者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只要加以适当的训练,就是一支坚强的战斗力量。另外,他还有一百三十多匹战马——除了在路上缴获的三十七匹之外,城外的战斗中那些逃过了弹片杀伤,被榴弹冲击波掀倒的马匹,也部分恢复了体力。

“箭道的事情,必须要尽快解决。”杨铭说,“回去我跟刘先生商量一下,看能不能搬移一些窝棚。”

“军士们在哪里吃饭?”他问丁有三。

“大食堂已经建好了一部分,只是设施还很简陋。”丁有三说,“工匠们在赶工,只是现在就要过年了,恐怕还得耽误一些时日。”

“丁百总,今天我跟弟兄们一起吃饭,你去准备一下,多备一些酒水。”

“喏!”

大食堂里,简陋的木架板上摆着盛满了白菜腊肉的盆子,军士们一群群围在四周,端着大碗的酒吆喝着,这些天来,他们都听到不少关于杨铭的神奇传说,今天是杨铭第一次来军营里同大家一起吃饭,军士们都感到极大的兴奋。

“干!”杨铭举起酒杯,微笑地对一圈军士说。

“谢将军!”军士们仰起脖子,将碗里的酒一饮而尽。

“弟兄们辛苦了!”杨铭喝下杯中酒,“大家好好干!我不会亏待弟兄们!”

“愿为将军效死!”一圈军士齐声大吼,震得屋顶的瓦片都在嗡嗡作响。

在丁有三等几名军官的拥簇下,杨铭又来到下一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