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刘安到底南大营门口时,远远就看见了很多盛装出席众位文武官员,他们或骑马或坐车,无一不是南荔府官场上呼风唤雨般的人物,自有军中将领将大家迎进大营。
要知道,南大营乃是安定府重要的驻军基地,里面有很多军事设施,是不能让人随便乱走的。
一靠近大门口,刘安就看到了很多熟悉的面孔,那些都是今次武举人,大家见面互相拱手问候,而刘安作为金科武解元,自然成了人们争相结交的对象。
不等刘安奉上请帖,就见一士兵主动走上前,向他抱拳行礼,说道:“参见刘解元,末将王再传,是孙将军手下的一位什长,孙将军知道刘解元会大驾光临,早就吩咐末将在此恭候刘解元,刘解元,这边请。孙将军已经恭候多时了。”
更有那在外场执行任务的小兵,曾见到过刘安在比试现场的英姿,遂冲着刘安拱手说道:“参见刘解元,您就是三十二号啊!我等都看了您的英姿,厉害!今日一见果然英武非凡,我等皆佩服之至。”
其他士兵的眼睛也都亮得惊人,金科武举人啊,就连他们的孙将军都甘拜下风的刘解元,为目睹武解元的英姿,他们可都是争着要来大门口迎接各位武举子的。
刘安一下子就有点受宠若惊了,赶紧拱手回礼,说道:“孙将军乃我安定府英杰,熟人不知?刘某能侥幸胜出,实乃运气使然。诸位莫要羞煞刘某了,刘某愧不敢当啊。”
看到刘安也是个爽快人,更让这些士兵高兴了。
于是,都争相热情地想要跟刘安说话,还是王再传将他们都给赶走了。开什么玩笑,今天来这么多贵客,只围着一个刘解元,那不是让人招恨吗?
最后,只有他一个人陪刘安向演武场走去。
南大营很大,宽敞的道路,路面上都铺着大块的青石砖,一杆杆高大的旗杆树在两侧,中间还夹杂着很多粗大的树桩,上面插满了一支支火把,将整个地方照得灯火通明的,能清晰地看到四周还有数栋连在一起的房子,具都是木石结构,挑梁斗拱的,看起来也非常厚重结实。
在树木掩映中,偶尔还有巡逻队士兵经过,整齐划一的步伐,给人一种非常干练的感觉,虽然今天宾客众多,但并没有影响到他们那冷峻的气势,一看就是一支训练有素的队伍。
等到刘安来到南大营的演武场时,里面已经是人声鼎沸了。
这里是武将的地盘,说话、做事都是豪气万丈,见面打招呼的气势都非同一般,一通“王将军”、“李将军”的拱手见礼,或者来一个熊抱,锤一下对方的肩头表示熟稔,然后就是一阵畅快的哈哈大笑。整个气氛既热烈又豪迈,刘安进门时看到的就是这个场景,他的情绪一下子就被调动起来。觉得男儿的天地就应该啊这个样子。
这时,对面走过来了一个高大威武的年轻人,旁边的士兵赶紧快走几步,冲着来人拱手说道:“启禀孙将军,属下将刘解元迎进来了。”然后,又会转过身,对着刘安介绍道:“刘解元,这位就是孙将军。”
孙计科赶紧上前热情地拍了拍那名小兵的肩膀以示感谢,“谢啦,兄弟,回头一起喝酒。”然后,就转向了刘安,高声说道:“刘解元,久仰久仰,在下孙计科,已在此恭候多时了。”
刘安一看这就是此次武举的第二名,沈郡守的外甥孙计科,也是刘璐的小册子了着重描述的人。果然很有亲和力,俩人虽初次见面,他就给人一种如沐春风的感觉。
刘安当下也不敢怠慢,赶紧拱手施礼,嘴里也是不住的寒暄着,“在下刘安刘子聪见过孙将军,聪久仰将军大名,今日一见果然名不虚传,当真是闻名不如见面啊。”
“哈哈哈,刘解元客气了,吾等均领教了刘解元在赛场上大杀四方的英姿,深感震撼。如不嫌弃,你我二人不如以兄弟相称,科虚长了刘解元几岁,就称子聪为贤弟可好?”孙计科非常热情。
“孙大哥,聪能得孙大哥称弟,实乃聪之荣幸。”刘安当然知道这是孙计科释放出来的善意,当下也直呼为兄。
于是,孙计科当下就拉着刘安来到了演武场里,自有专人领着他二人走到属于他们的位置,孙计科和刘安相继落座。
“贤弟,为兄敬你一杯,能结识贤弟,乃科之幸尔!”孙计科举起自己面前的酒杯向刘安举了举,嘴里全是称赞他的话。
要说孙计科也认识了青年才俊,其中不乏那些家学渊源的武将之后,但刘安身上的特质还是很吸引人,那种天生的纯碎,让人一见就很容易心中好感。本来,孙计科想要结交刘安是带有很强的功利心的,但是跟刘安一经接触,就让他想要跟刘安以诚相待,对于这么一个阳光率真的刘安,孙计科完全升不起利用、阿谀的心态。
在认识刘安之前,他想过无数次刘安会是什么样的人,但从来没想到他竟是一个如此质朴的性格。之所以年纪轻轻就武艺非凡,可能也是他心里纯净的结果。
尽管他得了第二名,距离刘安的成绩也很近,但他知道自己曾经用了多少时间,付出了多少心血,赢得有多艰难。要不是有着着十几年的军旅生涯的历练,他是很难得到这个名次的,而刘安却是实打实的初生牛犊,比之自己当初可是强的太多了。
“孙大哥,客气了,侥幸而已,运气使然!”刘安也谦虚的回应着。
自家人知自家事,他能获得武解元这一殊荣,还真不是自己的功劳,基本上都是吴师傅和六妹妹的功劳。
要是没有吴师傅的每日陪练,没有李师傅的突击训练,自己的武艺很难得到那么大的进步。如果没有六妹妹的辅导和那些药膳药浴,自己的身体根本就不可能那么高强度的训练。如果没有六妹妹长年累月的精心指导,自己的文试也不可能取得那么好的成绩,这些都是全家人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