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改变民众观念的最好工具
“十个铜板,吃个饭而已。”甄武老老实实说着,价格是甄武自己算好的,再高,甄武就怕没有人买得起,又怕被有钱人包养。
好在大明时期,造纸和印刷技术都很发达,效率很高,成本也很低,所以书本的价值才会这么低。
这也是为什么,在明代,文学被认为是一种虚构的原因。
这也多亏了纸张的便宜,否则就算是白居易,也得为人处世,因为纸张的价格太高,连作诗的资格都没有,一部几百万字的小说,少说也要数百两银子,根本没人能负担得起。
甄武在印刷方面的造诣,远超现在的造诣,这种造诣,在宋朝的时候,就已经存在了,这种造型各异的造型各异的造型艺术,在当时,这种造型艺术,绝对要比现代的造型艺术要先进得多。
唯一的问题就是,这台机械的工作原理很容易理解,但却没有找到适合的材料,也没有找到适合的工匠。
甄武想着或许工部也有这样的工匠,便想着等些日子,看看能否借助李善长的面子,从工部借用两位手艺精湛的工匠。
不过,也正因为如此,甄武才会给出如此低廉的价格,没想到柳清薇听到甄武的报价,却是摇了摇头:“太贵了。”
“嗯?”安格尔一愣。
甄武疑惑,柳清薇却道:“如你所言,十文钱已经够吃一顿饭了,如果你自己做生意,价格还会便宜一些,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就没必要了,很多人都过得很艰难,哪里还会在乎其他人的死活?”
“这种东西,文人爱看,平民爱看,但也不值看,只是我认为,你的计策,还需斟酌。”
甄武沉默了,柳清薇的话,让他觉得很有说服力,以往都是他三言两语就能说动一个人,今天,他也能说动对方。
但这份报纸,却是必须要做的,甄武认为,要改变大明,不仅要有物资,更要有理念,两者缺一不可,而媒体,也就是所谓的“媒体”,就是改变民众观念的最好工具。
“怎么做?”
甄武琢磨了一下,忽然觉得柳清薇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她能说出这样的话,必然是想到了什么应对之策。
果然,正如甄武所料,当甄武问出这个问题时,柳清薇忽然展颜一笑,说道:“我只是在想,如果你能在这份报纸上发表几篇长篇小说,一定会有很多人喜欢看,只要你喜欢看,就不愁看不懂了。”
甄武闻言眼睛一亮,随即惊讶地望向柳清薇,在报纸上刊登一部长篇小说,这可不是新鲜事儿。
就连金庸,最初也是以《明报》的名义,才创作出一部长篇小说,后来因为一部长篇小说而声名鹊起,但却是一部长篇小说,一部长篇小说。
一开始的时候,《光明日报》的销量还不到一千,但随着金庸在《光明日报》上的成功发行,《光明日报》的销量也是节节攀升,到了最后,《光明日报》的销量已经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想要买一本都很困难。
按理说,就算查理能在新闻上发表文章,他甄武也能。
“原来你也会写作啊?”甄武看到柳清薇,顿时来了精神。
“啊?”安妮洛特愣了一下。柳清薇被甄武这么一问,顿时一愣,旋即又露出为难之色:“先生过奖了,我只是收集情报,写点有趣的事情,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我不擅长写故事和故事。”
甄武脸上的微笑顿时就凝固了,这个问题好像一下子就绕回来了,他必须要用《小故事》来增加销量,可是他选中的这个编辑,却并不擅长写作,所以他也不可能去大街上找一个文盲,问他懂不懂。
“少爷,你才华横溢,那些故事只是雕虫小技,对你来说,应该不会有什么问题吧?”
看到甄武脸色不太好看,柳清薇诧异的问道。
柳清薇说的是实话,但甄武的文笔还是很不错的,他虽然没有亲身经历,但也知道一些东西。
如果甄武愿意,他完全可以将这本《红楼梦》复制到自己的身上,但这本书需要的是大量的时间,而甄武最缺少的就是这本书。
现在的甄武都快忙不过来了,哪还有时间去创作。
“要不,我先把报纸的事情放一放,等我有了一本适合我的小说再说?”
甄武在心中暗暗思索,也在回应柳清薇的疑问时,开口说道:“在下谈不上有多高的才华,这两句诗也只是一时兴起,并不能算是。”
明明是一句很普通的谦虚话,可柳清薇还是一本正经道:“少爷不必如此贬低自己,少爷的两首诗,就算是一般人想破脑袋也未必能比得上,而且少爷的作品还不止这两首,光是这最后一句,就足以让我刮目相看!”
柳清薇说着,从甄武随手丢在桌上的一份文件中,挑了一份出来,摊开在桌上。
只见上面有两行残缺的诗词。
“只有我才知道,这场大梦,到底是谁第一个醒来。”
甄武皱了皱眉头,说道:“我没有。”
柳清薇闻言“啊”了一声,旋即不解地问道:“这首词应该是出自一位大师之手,这首词写的如此潇洒,如此洒脱,想必也是一位真正的大诗人吧!”
甄武皱着眉头,这首诗,他记得有一天,在一座锦绣楼中,有一个罗姓醉汉,口中喃喃自语,他总觉得有些熟悉,回到家中,就将这首诗记了下来,但却没有想到,这首诗,竟然是一首老醉汉吟诵出来的。
听到柳清薇的话,他疑惑道:“为什么不是先贤所写?莫非你没听说过?”
柳清薇想了想,果断摇了摇头,道:“我也看了不少诗词,但这首诗,我还真没看过。”
柳清薇微微一愣,旋即展颜一笑,道:“或许是我孤陋寡闻,先贤留下的诗词数不胜数,谁也不敢肯定自己都看完了,想必是在什么典籍中看到的。”
甄武摇了摇头,没有说话,他也觉得柳清薇说得没错,这年头可不是什么资讯发达的年代,典籍与文明的延续一直都是一个大难题,不知有多少诗词已经湮没于时间的长河中。
不过甄武总感觉这两个字有些眼熟,应该是前世看过,那就说明这两个字,应该是在后世留下的,柳清薇没理由没听说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