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春嫁给了李悦后就搬到了平井山,赵乾现在想在放学后见到赵萍萍就有点麻烦。
不过现在赵萍萍对赵乾的态度好了点,上课的时候还在前面提醒他不要开小差,要多听师姐的话。
提到师姐赵乾头就大,现在是十月二十日,夏春阿姨的风波已经过去,这个女魔头又在强迫自己写字。
师姐来的时候都带风,风风火火的风。
“大蛋,大牛,作业拿给我看。”
师姐走的时候都带痛,竹板炒肉丝的痛。
小尾巴经常来嘲笑自己点背,她的师兄哄两句就不知道东南西北,而赵乾见了师姐就像老鼠看见猫,屁都不敢放。
“你这个丫头片子说的轻巧,有本事我们俩的师兄师姐换一下?”
小尾巴不说话了。
“其实,等下你们就可以不用这么辛苦。”
说话的不是小尾巴,而是赵伟。
赵乾问为什么,赵伟却笑而不答。
晚上放学时,师姐果然让他们提前回了家,然后把赵文留了下来。
这两个二货互相看了看,脸上露出了不可思议的微笑。
这是什么情况,铁树开花了?
俩人不管那么多能提前放学就是爽。
但赵谦还是一个好奇的小孩,他想弄清楚为什么。
“阿伟哥,你为什么要找女魔头来辅佐你?”
中午吃饭,赵乾好奇的问道。
赵伟不屑于回答这个问题,他只是背对赵乾慢慢的吃饭。
“师姐,你为什么要多收一个学弟,这样不累吗?”
下午体修课的间隙,赵乾到练功房问钱梅。
“因为赵伟的爸爸给了我钱呀。我现在的学费都是以前的奖学金和打零工挣的。我还要挣出三年的学费。”
钱梅放下练气,两眼看着赵乾。
“你会一直上到毕业吗?”
赵乾摇摇头。“不知道。”
这个答案很随意,师姐直接赏了他一颗板栗。
“笨蛋,你是我的师弟。你一定要毕业。到时候我们一起去枫林城修仙。”
然后钱梅又给他分析。
“虽然五年级开始每学期要交一两银子学费,但是这里的夏考和冬考前三名都有奖励。第一名一两,第二名七百文,第三名五百文。当师兄也有钱,一个师弟一个月二十文。”
“而且,每年学校都有打工机会,你努力努力,学费就挣出来了。”
赵乾稀里糊涂地应着他,也不知道师姐说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不过现在唯一欣慰的是自己总算可以按时放学。
“就让赵伟这种学霸留下来吧,我的口号是到点回家。”
赵乾一旦适应了学校的生活,时间就在飞速流逝。十一月十一日,平井村冬天赶集的时候到了。
赵车载专门拉了一只十二两牛车的车队。每户村民都把自家准备的山货和水货托着车夫送到枫林镇的干货铺子,然后带回辣椒,盐和年货。
每年的这时候赵谷屯都会应聘车夫。这次赵乾特地嘱咐爸爸。
“别忘了,你答应我的,给我带画片。”
赵车载给了肯定的答复。
“儿子放心,我一定给你带回来。”
赵乾苦苦的等了十天,可父亲回来时,却只带了花布,盐和调料。
“爸,我的画片呢?”
赵乾把爸爸的包裹翻了两遍,毛都没有看见。
“这个···”
赵谷屯笑了。
“我没有找到画片店。”
这个谎撒的,也是有经验的人了。
赵乾哭了,想不到老爸竟然这样忽悠他。
其实赵谷屯这样忽悠了儿子好多遍,只是赵乾都不记得。
“好了,儿子不要哭,明年爸爸进城一定给你买。”赵谷屯再次用了缓兵计。
赵乾却还是哭,哄不好的那种。
等到吃饭时,赵乾总算不哭了。
当他看到桌上的仔鸡,一下子又笑了。
“呀,晚上有鸡吃。”
唉,赵谷屯的计策又得逞了,小孩子还是很好哄的。
到了十二月一日,李春墙去了枫林城。这次他是去买明年的气候。
传说在枫林城有一个地方叫听风馆,那里能买到第二年的气候分析。
十二月三日李春墙回来的时候带给了全村一个消息:“明年梅雨时有洪水,要做好防汛准备。”
赵乾出生到现在没有见过洪水,晚饭的时候问爸爸那是什么。
“洪水,我十一岁的时候见过一次。前一年洗米河和村尾池塘都加深,但是低处的房子还是被淹了。”
赵乾张大了嘴。
“低处的房子都被淹了,大家住哪里?”
“大家一开始住学校,后来学校住满了就去仙家在平井山里的仓库。”
赵乾瞪大了眼睛。
“仓库,平井山里有仓库吗?”
“有,洞口在半山腰,有一个很大的石头堵着,必须用法术才能移开。”
“那个山洞真是好大,大概有平井山一样大。里面真的有好多银子,好多好多的银子,还有大米。”
赵乾现在小脑袋又在幻想。
“仓库,山洞,银子,大米,那到底是什么地方,明年我能不能看见?”
第二天,赵乾在家休息,一大早村长就来叫赵谷屯出派。
“村长,这次出派我是挖河还是修路?”
看来赵谷屯对这种劳役很熟悉。
赵车载摇摇头。
“都不是,明年大水,村里现在主要就是防水,防疫,防流民。你这次是去冬训,来年参加乡勇。”
“真是不安宁,农闲了想休息两天结果都是事。”
赵谷屯一边抱怨着一边准备竹子防具和木棍。
虽然平井山年年交税,但是出了事城里是不会派人过来,平井山的安全还是靠村民自己维护。
看着爸爸穿的像个木头人,赵乾却没心思掺合,十二月五日修仙学校就要冬考了。
这个月钱梅对他们的关怀特别备至。
“你们一定要好好考试,争取拿到前三名。这样就会有奖学金,我也有分成。”
最后钱梅还不忘给他们鼓气。
“你们一定要记住一句话:只有你们考的好,我才能开心;我开心,大家都开心。要不然寒假让你么好看。”
十二月十五日,今天已经刮了西北风,赵乾也穿上了棉袄。
他缩着脖子到学校时发现学校的气氛有点诡异,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痛苦。
“大伟哥,怎么啦?”
赵乾戳了戳前面的赵伟。
“考试了,紧张。”
赵乾又看了看周围,全班人都是这种紧张,只有孙犇和自己一样。
卷子发下来,赵乾扫了一遍。
“啊哈,挺简单的,这平时不都做过吗。”
一旦自信赵乾就容易手舞足蹈,刷刷刷的就做完了。
于是他准备交卷,发现孙犇在自己前面。
中午吃饭的时候,一年级一半的人没胃口。
“死了死了死了,大蛋,你考的怎么样。”
小尾巴吵吵闹闹的跑到赵乾这里求安慰。
“挺简单的,没难度。”孙犇也凑了过来,秀一波优越感。
小尾巴还是很讨厌这个欺负过自己的家伙,立马躲得远远的。
“别听他瞎说,其实我觉得,也没什么难度。”
赵乾这是把优越感秀到死的节奏。
赵乾说话时还不忘看看前面的赵伟和萍萍,发现他们都很安静。
等到下午的体修,赵乾的跑步和牛犇的石锁不用说,韧带还得看赵萍萍。
只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赵伟在这三个项目里都拿了前三。
考完试休息一天,十二月十六日发成绩单。
赵乾拿到文修卷子发现自己就考了86。
“不可能啊,我全会。”
赵乾把卷子检查了一遍,发现三道题自己粗心错了。
失望的他又看了看不远处的孙犇,这家伙考了78。
这下赵乾开心了。
“想不到这家伙牛皮吹得震天响,结果考的比我还次。”
赵乾又看了前面两位,赵伟98,赵萍萍95。
赵乾又傻掉了,“这两个家伙是怎么考的!”
不一会儿总成绩出来,第一名:赵伟。
第二名:赵萍萍。
第三名:李云帆。
至于小尾巴,她自己都不愿看了。
李云帆是谁,赵乾对他印象不深,只知道这人很爱吹牛,只是不是自己这一伙。
下课的时候钱梅又风风火火的来问成绩。
当知道赵乾排第五,孙犇排第六时,钱梅的脸都气白了。
“你们怎么回事,竟然考这么差。”
于是这两人便开始找理由,无非就是凳子太差,笔不好,早上没吃饱,光线不好。
钱梅已经不想和这两个二货说话,她直接告诉两位:“寒假不要睡懒觉了,早上来我家做作业。”
这这这,太残暴了。
钱梅随后温和的问赵伟:“寒假你来吗?”
“不了,我在家看《藤织书》。”
十七日,放寒假,天空也开始酝酿,马上要下雪了。
上午八点,所有的小孩这时候都在家躲被窝,赵乾和哥哥都不想起来。
可是,他们的被子却被一股神秘力量掀开。
“谁啊,冷死了,快给我盖上。”
赵理还没有睁开眼睛,起床气很大。
“大理别屁话,马上叫你弟弟起床,半小时后到我家。我现在还要去叫大牛。”
赵理听这声音一哆嗦,当年他上学时钱梅就是他班长,这叫压迫记忆。
赵理立马利索的给弟弟穿衣服。
“大蛋别磨蹭,这母老虎课不是好玩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