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疯了!你让三军围攻寺庙抢和尚? > 第467章 为寒冬腊月断粮守城的将士们,讨个公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467章 为寒冬腊月断粮守城的将士们,讨个公道

他这句话刚说完,周围百姓的议论声嗡一下就起来了!

宋祈乐面色紧张的转头看人,不知道对方是不是要在此刻把所有隐情全说出来.....

自然是不好的,那些细节不能说。

就在他一口气吊到嗓子眼儿的时候,才听见梅淮安再次说话。

“梅氏与燕氏从前交好确实不假,但大家仔细想一想,若非中间没有深仇大恨的隐情,本君如今落得家破人亡的下场又怎会不与你们燕王交好?”

“......”

如果中间真的没有矛盾,按照从前的交情,小太子落难第一时间就该跑来燕西投靠才对。

百姓们交头接耳的议论着,指指点点。

梅淮安看着他们,其实心底很厌恶这样被围观议论的场面,但也知道今天一定得忍过这一遭,把事情说清楚。

他压下心底的烦躁,嗓音极力保持平稳——

“你们都是金昭的百姓,更是我梅氏子民,这些年先皇对各州百姓是如何厚待帮扶,诸位都是有目共睹的.....”

这一点不用他细说,中州给燕西做的贡献旁人或许不知,但燕西百姓是最大的受益群体,不会不知道。

“是啊,这些年.....”

随着他的话,百姓们当即回忆起脚下的路,邻家的桥,还有那些年中州派人帮他们开过的山和耕出的农田。

如此一桩桩一件件,先皇对燕西是仁至义尽了!

人群里有仗义的汉子拱手大声喊——

“殿下此言不假,我们牛家村当年要没有先皇派人搭桥修路,我牛老三的命早就死在那年塌山里了!”

一旁有不少人点头附和:“都怨那天杀的岭南,先皇对咱们确实.....”

议论半晌,人群里又一道声音响起——

“那咱们主君也不差啊,先皇薨世,主君大哭三天隔山祭奠也是尽显情谊,中州遭祸是岭南惹出来的,又不是咱们!”

“说的没错!”

“是啊,凭什么遭了祸来夺咱家城池,天下没有这样的道理......”

“......”

二妞倒在地上还没被人扶起来,索性就躺在地上仰天大喊——

“那中州遭祸的时候你们在哪儿,你们有情有义的好主君又在哪儿?”

“太子殿下是我们渭北救回来的,是我们佛君救回来的——!”

“!”

这话一出,人群里猛地安静下来。

“哎。”梅淮安弯腰把二妞拽起来,语气没多少情绪的训他,“倒地上还这么多话。”

那边百姓们议论过后,很快就有人反驳二妞的话。

“当时岭南的疫病传过来了我们自身难保,全城封禁不许出入,生怕把疫病传到你们渭北去,这能怪我们不救?”

“再说后面疫病稍稍缓和以后,我们主君就派了不少人去接殿下,殿下是被你们渭北扣住的!”

“没错!那时候岭南还以大军压城呢,要不是我家主君周旋得宜,此刻我等焉能站在这里?”

“小伢子挨打不亏,竟把错处怪到咱们头上来!”

“就是呢。”

“......”

燕西百姓们并不知道上面的事,只相信他们亲眼瞧见的。

可问题是他们能瞧见的画面,全都是燕王造出的假象。

梅淮安他们根本就没证据能证明燕王是个阴险老贼,所以这会儿只能打掉牙往肚子里咽。

兴许等到整箱整箱的金银珠宝从极乐岛搬出来那天,才能让百姓们相信重情重义的燕王,确实在暗里以阴险手段诓走了中州国库!

但此时此刻,梅淮安站在这里争辩再多有意义吗?

没有证据。

其实这番对话说到最后,就是把燕长枫和梅氏先皇放在天秤的两端,让百姓们只选一方站位。

一边是已经过世的先皇,一边是燕西多年操劳的主君。

百姓们该如何选?可想而知。

梅淮安垂眼站着,思索今日场面该怎么收场,没必要再争辩下去了。

那边的二妞气急:“你们燕王惯会颠倒黑白!分明是他见死不救却要说殿下被我们渭北扣住了,他....他还狡诈到一早就留了疫病当借口!”

燕老贼做事太过周全——

一有疫病,二有岭南兵压城。

燕西当初没去营救太子的理由实在充分,半分错处都挑不出来。

百姓里有人小声说:“不过,当时疫病已经过去了却还在封城.....”

“那是怕疫病再起!”有人堵他。

也对,这也合情合理。

“......”

反正一时半会是论不出对错的,梅淮安又不能把‘倾国之聘’的蠢事给说出来。

就在百姓们愈发喧嚣吵闹的时候,他打算结束今天没意义的争辩了。

“我以金昭储君,梅氏后代的名义起誓.....”

人群里瞬间鸦雀无声,全都竖着耳朵听。

“我梅淮安此生断不会做出故意引战伤民之举,若有违此誓,苍天在上厚土为证,叫我梅氏永无立身安民之日。”

“岭南夺我城池不假,可燕王以诡计夺我中州之财更是真,这就是真相,不论诸位信或不信。”

梅淮安垂着眼说话,嗓音无奈。

“......”

百姓们莫名其妙没了声音,只静静望着站在中间的少年储君。

烈日当空映在众人头顶,阳光下的少年站姿端正,脊背挺直如青松。

此刻的对话没有再摆什么储君架子,梅淮安语气诚恳,嗓音也平缓如溪水涓流。

“今日我领兵夺城全都是无奈之举,梅氏先祖在天上看着我呢,重建中州是我此身唯一的使命,可是重建中州需要本钱。”

“我只是来拿回属于我中州的百万黄金,因为你们重情重义的燕王....不愿意还给我。”

“领兵来燕西目的不为夺城,更不会伤害百姓,只是为我中州十万亡灵讨个公道。”

“为寒冬腊月断粮守城的将士们,讨个公道。”

“来找燕王讨说法这一路,破城开阵的惊扰诸位了,我对不起沿途百姓们,在此告罪。”

一片寂静中,梅淮安拱手朝街道两侧站着百姓的方向,弯腰拜了拜。

“对不住大家,来日等我中州缓过气,定当弥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