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书局的会议室外戒备森严,气氛严肃。
在不远处的廊道和屋檐下,许多人三三两两地站立着。
这些人都是参与会议的要员们的下属或亲信,他们时而低声交谈,时而将目光投向那扇紧闭的会议室大门。
一处回廊下,肃卫警备司衡阳分处长石二勇与一个身穿盔甲、身材敦实的年轻将领并肩而立。
石二勇的脸上满是愁色,突然他轻轻地叹了口气。
一旁的年轻将领咧嘴笑道:“二勇兄,可是有甚烦心事?”
石二勇的嘴巴动了动,却似乎又不知该从何说起,毕竟他这两日的糟心事太多,倒不完的苦水呐。
年轻将领似乎猜到了石二勇的心思,他一脸爽朗的笑道:“二勇兄,若是有甚用得着我颜俊介的地方,不妨直言。”
这年轻将领,正是颜梓玉的堂弟颜俊介,如今乃是楚军亲兵右营的副统领。
早在今年正月初的湘口关之役,颜俊介就因率领百余骑兵冒死冲击乱军而身负重伤,之后一直在零陵城内养伤,直到五月才伤愈。
由于颜俊介在唐世勋假扮唐老夫子的时期就是他的亲兵,因此当唐世勋成立楚军以后,还在养伤的颜俊介就已经有了亲兵营的把总职位。
到了六月初,颜俊介抵达衡阳城‘归队’,并晋升为亲兵右营的前部千总。
之后颜俊介与统领武大榔等将领一同招兵买马扩建亲兵右营,至七月初,颜俊介被大帅唐世勋提拔为亲兵右营的副统领之一,并兼任该营的前部千总。
如今亲兵右营的三部还未满编,其中前部五百余人,中部七百余人,后部近六百人。
但亲兵右营的实力却不容小觑,他们是继骑兵左营、骑兵右营、柳家营、虎贲营和天佑营之后,楚军各营头当中第六支拥有五百骑兵以上的营头。
而亲兵右营的五百骑兵皆在颜俊介的前部,他儿时的骑兵梦已实现。
但他可不满足于此,他是真喜欢率领骑兵策马奔腾冲锋陷阵的快乐,因此他曾不止一次地写信给唐世勋,希望伤愈后继续当骑兵。
正好唐世勋决定扩充亲兵营为左、右两营,于是他斥重金打造了一支五百人的骑兵队伍,并将之交给颜俊介来统帅。
另有亲兵右营的后部,则是继柳家营的中部之后,楚军的第二支拥有超过五百人的纯火器队伍。
当然,由于楚军眼下严重缺乏铜铁矿物,因此亲兵右营的后部将士暂时使用老式火铳进行训练。
说回颜俊介这边,他自然清楚自家堂姐颜梓玉和肃卫统领于青青的关系很差,按理说石二勇从全州城那时就追随于青青,他跟颜俊介应该不是一路人,但他俩却成了志趣相投的好兄弟。
原来当颜俊介在六月初抵达衡阳城之后,兴许肃卫统领于青青为了缓和与颜家的关系,遂授意衡阳分处长石二勇多与颜俊介交好,石二勇自然是应下了此事。
恰逢当时颜俊介也是初来乍到,且大帅唐世勋虽给他资金、马匹和装备来打造五百骑兵,但当时的骑兵右营也才刚扩招,统领武大榔麾下懂骑术的士兵也就一百出头。
因此莫说是打造五百骑兵了,就是招募够五百个懂骑术的人也难在短期内实现。
石二勇正是在那时找到了颜俊介,且他还给颜俊介送了一百多个懂骑术的汉子,这些汉子‘家世清白’,因为他们全都是肃卫在衡州府的各司中人。
而后石二勇又通过兄长石大勇的关系,从宝庆府调来了二百来个懂骑术的手下,这无疑是解决了颜俊介的燃眉之急,也让他麾下的骑兵达到了五百人。
得到这份大礼,颜俊介自然也看出石二勇是真心与他结交,加之两人的兴趣爱好又颇为相投,是以成为了好兄弟。
至于说此时两人之所以站在这回廊下,颜俊介自然是职责所在负责安保,石二勇则是在等肃卫统领于青青开完会出来以后向她禀报一些事务。
这时石二勇苦笑道:“俊介老弟言重了,为兄只是因这两日的糟心事太多而发些感慨罢了,哎,可不都是那朝廷使团来到咱衡阳城以后闹的?”
颜俊介颇为理解地微微颔首,昨日凌晨阅江楼、城东、城南和城西皆闹出了幺蛾子,那是既有刺杀案又有纵火案,甚至还有贼人跑去劫狱?
将心比心的想,若换作颜俊介处于石二勇的位子,他也得焦头烂额不是?
颜俊介见石二勇说的笼统,想来也并非当真有何要事需他帮忙,于是他换个话题问道:“二勇兄,适才跟在大帅身后进去的六人,除了于统领、郑家姐妹、贾秀才和杨大义,还有一个面生的女子是谁?”
由于颜俊介和石二勇皆清楚杨大义乃是大帅唐世勋的替身,因此二人私下里说话时自不会避讳。
杨大义之所以易容并换个身份进入会议室旁听自是正常,毕竟他时常要代替大帅奔走于楚军境内的各府州,这等重要会议自然需仔细聆听。
至于独眼秀才贾霆昭可是肃卫的后起之秀,且他时常跟随在微服私访大帅唐世勋身边,虽然无人知晓两人的发小关系,但大帅倚重信任他,外人也只有羡慕嫉妒的份儿。
而那‘郑家姐妹’自然是指郑彩与郑玉珠,虽然颜俊介和石二勇皆晓得郑彩是唐世勋的发妻,但他们从不提郑彩的名字,只说她与郑玉珠是姐妹。
除了他们四人与肃卫统领于青青以外,适才跟随大帅唐世勋和韩夫人进入会议室的还有一个女子,颜俊介并不认识她,是以才会问石二勇。
“哦?俊介老弟你不认识她?”石二勇眨巴着豆大的小眼睛,旋即他一拍脑门:“是了,五月下旬她去零陵城之时,老弟你正好离开零陵城前来衡阳城,倒是错过了。”
石二勇用手肘碰了碰颜俊介,挤眉弄眼地低声笑道:“她是青龙右大营的大统领冯丁亥的三妹,且她还未婚嫁,嘿嘿!”
颜俊介诧异道:“哦?她就是你们肃卫十二金刚的‘蝮蛇’冯姒?”
对于冯姒的名头,颜俊介自然不陌生,但他可不会对冯姒有甚想法。
因为颜俊介的堂姐颜梓玉早就写信叮嘱过他,切莫对肃卫或军情司的女子有甚想法,何况颜俊介如今已是心有所属。
而他在离开零陵城之前曾听王秀荷的手下谈及,肃卫枢密司的副司长冯姒要来零陵城摘秀荷夫人的‘桃子’云云。
想及此,颜俊介好奇的问道:“二勇兄,冯姒此来该是作为永州府的代表吧?不过她与秀荷夫人的关系该是不太融洽,秀荷夫人为何不派自己的亲信来?”
石二勇的刀疤脸上划过一抹玩味的笑意:“冯姒去零陵城固然损害了秀荷夫人的利益,但冯姒不仅心思深沉且极善于伪装,她能作为永州府的代表来到衡阳城,想来她在零陵城与秀荷夫人相处得很是融洽。”
颜俊介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不过他只是问一嘴,倒也不在意冯姒和王秀荷的关系究竟如何。
旋即颜俊介又换个话题好奇道:“二勇兄,今日朝廷使团与我楚军的第一次谈判你也在现场,你可知晓些谈判的内情?”
石二勇摇头一笑,作为朝廷使团在衡阳城安保问题的负责人,两个时辰前在府衙谈判的现场自然有他。
但石二勇只是在谈判厅之外,他也不晓得具体的谈判内容。
不过!石二勇的刀疤脸上露出一抹幸灾乐祸之色:“不瞒老弟,俺一个粗人可不晓得那些大人们谈得如何,且俺听于统领说这第一次谈判极可能谈不出个所以然来,但俺觉着,下次谈判大帅该是要换人了。”
“换人?”颜俊介脸上的好奇之色愈盛:“这是为何?莫非秦大人等今日的谈判未能达到大帅的预期?”
石二勇压低声线道,他虽不知秦大人等是否达到了大帅的预期,但他在府衙谈判厅看得清清楚楚,朝廷使团的正使杨公公一开始便拿出一道圣旨来宣读,而我方主使秦知府与副使秦大总管、以及两人的秘书等皆跪下接旨。
不过我方的另一位副使,来自北路总管府的第三主事曹公公与他的秘书却只是躬身聆听,但却并未下跪!
“好一个曹公公!够硬气!”颜俊介握紧拳头赞道。
要知道在楚军境内有不少曾经在桂王、惠王、吉王、祁阳王等藩王府中的宦侍阉人,他们因地位低下而未能随藩王们逃去广西,为了生计遂试着应聘于楚军的总管府体系。
第一个加入总管府的便是这位原桂王府的宦侍曹公公,而接纳他的正是当初在祁阳城进行总管府扩招的许南潇。
之后许南潇任北路大总管,曹公公等阉人皆随她北上。
在这几个月间,已有不下五十个曾经各藩王府的宦侍加入了北路总管府,且他们全都拜在第三主事曹公公的门下。
这时颜俊介又皱眉道:“话说朝廷使团杨公公宣读的毕竟是圣旨,杨公公和那副使杨文骢大人岂非对曹公公不满?”
“那是自然。”石二勇冷笑道:“杨公公和杨大人似乎出言讥讽还是喝骂曹公公来着,不过俺在厅外也听不清楚,但曹公公依旧没下跪,之后秦大人打圆场才过了跪听圣旨那一遭,继而开始了正式谈判。”
颜俊介则问道:“二勇兄,虽说咱楚军不兴跪礼,但那毕竟是圣旨,你说下次谈判大帅要换人,那究竟是要换秦知府和秦大总管呢?还是要换惹得朝廷使团不满的曹公公?”
石二勇嘿嘿一笑:“俊介老弟,假使你要接圣旨,跪还是不跪?”
“跪个鸟!”颜俊介一声冷哼:“大帅可是多次提到咱只跪天跪地跪父母,除此以外咱汉人的膝盖不能弯!”
“这不就结了?”石二勇冷笑道:“秦家父女作为我楚军的谈判使,膝盖骨太软,这可是犯了大帅的大忌!”
颜俊介点头表示认同,但他又问:“不过,若仅以此点便撤了秦知府和秦大总管的谈判使之职,会否太过牵强了些?”
石二勇并未回答,他只是似笑非笑地看着会议室那紧闭的大门。
诚然,石二勇说不出那许多的大道理来,但他很清楚一点,人皆有逆鳞,而大帅的逆鳞之一就是严禁治下行跪礼!
因此石二勇笃定,大帅断不会让膝盖软的人继续当楚军的谈判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