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关于用冷饮挣钱,李玉自然得好好打算。

硝石制冰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

看过几本种田文的人应该都知道这个小妙招。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李玉走进一家药铺,一问硝石的价格,李玉立马打了退堂鼓。

价比黄金,这哪里能用来制冰,成本都要高,上天了,还挣什么钱。

为了确保这家药铺不是奸商,李玉跑了同城大大小小的药铺最后再三跟廖大夫确认。

硝石确实是贵如黄金。

李玉以前只知道硝石制冰,做出来的冰块不能直接吃,只能当做冷藏用,现在才知道它的价格不是一般人能够企及。

果然尽信书不如无书,种田文里的一些法子当不了真。

李玉也不气馁,办法总比困难多,在古代又不是没有冰,大户人家,大商户,总有几个冰窖,冬天从河里运上来,夏天就可以拿出来用,或者拿出来卖。

本来以为,用硝石制冰,成本能够便宜点,再加上运输比较方便。

现在没招了,只能自己买冰。

去东城最大的商铺一打听,这冰价似乎也也不便宜,四两银子半方冰块,李玉纠结半分,可想到能赚更多钱也就狠下心跟老板定了一方。

夏天的冷饮自然少不了,果茶奶茶这些好喝又让人上瘾的饮品。

果茶好弄买点水果加点糖捣一捣,奶茶就麻烦了,得有奶。

这牛奶在古代还不好弄,还是李父这几天走街串巷,东家逛西家聊,打听到在城外的一个庄子上有卖。

李父赶着给李玉弄来。

有了奶自然就得煮奶茶,李玉凭借前世在网上看过的做奶茶方式。

直接锅中倒入牛奶,加入适量茶叶,熬煮15-20分钟即可(煮开后转至小火),最后将茶叶捞出就可以做出香浓的奶茶。

煮好的奶茶,使劲摇晃,这可以让奶茶产生细腻的泡沫,入口更顺滑,相当于0成本增稠了。

为了丰富品种,李玉还在奶茶里配上玫瑰、菊花、桂花等干花,也可以放干果、炒豆等材料一起熬煮,丰富底味。

至于小料中的芋圆珍珠仙草波波这些。

李玉尽力而为。

用木薯粉加上胡萝卜汁青菜汁制成不同颜色的芋圆。

至于奶茶里面的珍珠,就是把一块红糖放入锅里,加少许清水将它煮沸化成红糖水,趁热倒入半碗木薯粉里面,用筷子快速搅拌均匀,接着用手揉成面团。

接着就像做芋圆一样,在案板上撒些面粉或木薯粉,把揉好的木薯面团放到案板上揉成长条状,再用刀子把长条切成如珍珠大的小颗粒,切好后再撒些木薯粉用手轻轻揉搓这些小颗粒,将它揉得圆润一些。

最后再放开水里面煮,边煮边搅拌,煮至珍珠全部浮起的时候就可以捞出来过凉白开了。

配上熬好的奶茶最后放糖加小料一杯简易版的奶茶就成了。

江子墨到李家小院的时候,正赶上李玉三人在试喝奶茶果茶。

李父喝完只是一个劲的说好喝。

廖大夫也点点头,这又是糖又是奶的能不好喝吗。

李玉自己也喝了,对于已经喝惯各家奶茶的李玉来说,味道不好不坏,中规中矩。

虽然李父和廖大夫的评价都不错,但多一个人评价总没有坏事。

李玉拉过江子墨,从不同的大碗里各盛了一小碗,让江子墨一一品尝。

当然江子墨的小厮侍卫,里面还有一个老熟人江九,李玉一个也没放过,都让他们品尝了。

这些人无一例外都是好评。

也就江子墨在李玉的眼神的威逼下,老实的说了,自己的真实感受。

“香甜可口,爽滑入喉,始终不如好茶回味无穷,闲暇时喝着当个趣味倒是不打紧的。

倒是这果茶酸甜清新,夏日里倒是不错。”

说完江子墨不敢看李玉。

这个评价李玉已经很满意了,江子墨是什么人,算不上什么古代顶级阶级,也是出生钟鸣鼎食之家,嘴巴肯定是要刁一点的。

奶茶,能够符合大部分人的口味,那已经是一个合格的商品了。

再加上冰块这么一镇,在古代的炎炎夏日一杯冰奶茶,冰果茶,就不信别人不稀罕。

第二条李玉李父两人按着作息时间起了个大早,李玉开始熬煮奶茶,配置小料。

李父就负责去拉冰块。

等准备工作做好,正是一天中最热的时辰。

李父拖着收上来的二手板车拉着冰块奶茶水桶陶碗,李玉就在后面退。

父女两力气大,没到一刻钟就推到市场上。

看着李玉流的汗,李父还是决定要买一头驴。

到了地方,李玉张罗好摊位,先给李父和自己盛上一碗冰凉凉的奶茶。

不得不说,夏天喝起冰饮就是爽。

这种情绪是会感染人的,旁边有人好奇李玉父女俩买的是什么玩意儿,李玉解释是冰饮子—奶茶和果茶。

没听过的玩意儿,大家一时也不敢尝试。

李玉老办法先让别人尝尝。

路人喝了直竖大拇指,实在是太好喝了,比一般的冰饮子好喝多了,又香又甜又润,还凉快,喝了一口还想再来一口。

李玉懂这种感觉,只要喝了一次奶茶,就容易成为他的奴隶。

哪怕李玉的奶茶并比不上现代卷得飞起的奶茶,可古人也没有喝过,主打一个信息差,新鲜感。

一问价,60文一杯,穿着绸缎的客人自然不会在意这些小钱,而穿着棉布衣裳的客人就要多考虑考虑了。

最终自然是有钱人占多数。

要问李玉为什么定价这么贵,一是材料本来就不便宜,二是李玉根本没打算靠卖奶茶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