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蜀山凡人修仙圭旨 > 第217章 布道三十六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六道天门缓缓升起,垂天立地而止,晃眼血海化作宇宙星空。

天穹浩瀚,星光璀璨,彗星飞舞,一道星尘彩炼纵贯上下,也似银河垂挂九天。

同时,彩炼星空缓缓演出四句金篆,云:凡见六道天门,生死晦明幻灭,伏乞天恩鉴察,或可一线生机!

计彬见这金篆,耻笑不已,大声喊道:“既是来了,何不出来一见!”

登时几道人影浮现星空,峨嵋一代尽出,一人不少。

妙一真人齐漱溟居中,众仙稍后,依次雁行排列,面上俱是无悲无喜,一言不发,静对场中计彬等人。

计彬面色低沉望向来人,心中苦涩不已。

细细说来,虽说早闻乾坤正气妙一真人大名,但今日却是第一次见面,或许也将是最后一次见面。

相传齐漱溟此人,只因后生末进,却提大统,既感先师恩德,又怕担不起大任,以致时常板着脸,为人严肃,不苟言笑,生怕坏了峨嵋威严。

行事更是谨言慎行,步步为营,循规蹈矩,不敢越雷池一步。

如今看来,为人严肃或许,但循规蹈矩未必,否则一个循规蹈矩之人,怎会半途而废,弃了北氓山,出现在这里?

说是雷厉风行,果决狠辣,才更贴切。

念及此,计彬无奈道:“齐大真人可真看得起我计彬,宁愿放弃除去大魔机会,也要将我五台赶尽杀绝!”

齐漱溟冷眼望着计彬,并不回话,反倒是斜侧里跳出一背负紫剑的青葱少女,手提一麻冠人头,满脸怒色,大喝道:

“五台计彬,休要耍那心眼,血口喷人,污我峨嵋威名,且看我手中是谁人头!”

说着,李英琼将手中人头高高举起,不是冥圣徐完,还能是谁?

计彬一见这人头,心中疑惑尽去。

先前峨嵋围攻北氓山时,他让分身去看过一眼,虽见峨嵋驱两仪微尘阵炼化鬼域,但却不尽全功全境覆盖,而是分而炼之。

当时也觉奇怪,如此不是除恶不尽,留下隐患?

稍微一想,觉得峨嵋应是不想久战,只想炼化冥圣徐完即可。

如此行径,也合峨嵋急功近利性子,便不曾深究。

本想着,即便峨嵋急功近利,两仪微尘阵再厉害,可要炼去万年累积,又不死不灭的阴魂鬼域,怎么也要三两个月,这还是保守估算。

不想,这才多久,徐完已是人头落地。

再观那人头,切口平整,也似镜面,凝血不落,徐完怒目圆睁,一副死不瞑目之样,就知他并非被炼化而死,再切下头颅。

而是,一剑枭首而亡!

两者死法皆是斩首,看似并无差异,实则内里大有讲究。

能在鬼境内,一剑斩下鬼境之主首级,放眼天下,唯有赫赫神兵,紫逞青索双剑合壁才有可能!

这也说明,李英琼与周轻云两人已经心意相通,炼成了这旷古烁今的不世杀招。

既有此招,也知冥圣自六道天门升起时,便是死人。

先前峨嵋围而不杀,不过演戏给他人看。

而这他人是谁?

自己算一个,师姐算一个,沙神童子算一个,轩辕法王算一个,当然还有自己分身也算一个!

峨嵋早就算计好了一切,或许早已经在此埋伏许久,只等自己分身入阵,便一网打尽。

否则如何也解释不了,自己明明已经查探过,也布了后手,却全无用处,而且两仪微尘阵发动时机,如此完美!

一切一切,尽在峨嵋算计之中。

想明一切,计彬叹了口气,也知今日在劫难逃,还连累了金须奴。

这里最无辜的就属金须奴,本想出言劝峨嵋放过金须奴,可一设想自己是峨嵋的话,金须奴决无幸免之理,就不多费口舌。

也不奢望峨嵋能放过自己,当即思索应对之法。

暗忖:若是仅以混元一气珠威力,当不足以破开两仪微尘阵,便是加上诸天星辰秘魔七绝乌梭,也是不能成行。

当年烈火祖师仅以元婴自爆威胁,便可让齐漱溟撤去阵法。

这其中,一因当时只有齐漱溟一人主持阵法,不能尽显威力,有所顾忌。

二因齐漱溟此人心性所致,当时自爆中心就在峨嵋山门,他担心若是两仪微尘阵控制不住威力,以至威能倾泄,峨嵋山门必将被毁。

他任峨嵋大统,本就心惊胆颤,自信不足,如何敢拿峨嵋安危去赌?

所以情愿放虎归山,也不愿在峨嵋山门前试试元婴自爆威力。

可这二因,如今都不复存在。

一来峨嵋一代尽出,必定是一人主持一门,加之个个修为高深,与当初一人主持,威力自然不可同日而语。

二来也无后顾之忧,无论己方如何使手段,也必定倾力一战,力战到底。

两相一加,今日再无活路,这该如何是好?

难不成,我计彬今日真要死在这里?

计彬所想,其实也是齐漱溟所想,于大局把控,他也是了然于心,只是角度,立场不同罢了。

于峨嵋而言,今日无论如何,在场之人都得死,谋划许久,终有收获。

这还得感激计彬,若非是他,如何能有机会将沙神童子与轩辕法王这等老怪物钓出来。

当然感激归感激,该死还要死。

之所以不曾上来就动手,还要出来一见,只因差最后一个大义名份。

虽明知自欺欺人,但峨嵋乃是玄门领袖,而且小辈们都看着,还是要走个形式,不能不教而诛。

于是齐漱溟上前一步,板着脸,厉声喝道:“本以为你们五台去旧革新,不再作恶,一心向道,行正义之路。

如此这般,也不枉我峨嵋对你们多方忍让。

谁知你计彬与许飞娘面上一套,背里一套,狼子野心。

不但借比试名头,伤辱我玄门精英,还与当世最大魔头暗里勾结,欲置天下苍生不利。

其心可诛,其行可戮。

如今人赃并获,我峨嵋忍无可忍,也将替天行道!

众弟子听令,各行其位。

以天之名,以道之名。

诛贼!”

“谨遵掌教旨。诛贼!”

……

众人异口同声回道,话音未落,就齐齐消失星空之中。

计彬见对方忽然莫名其妙自演一台高戏,又齐齐隐去,微一愣神。

不过马上就明原因,顿时就觉有救,至少不会立死。

峨嵋之所以高唱正义,并非无事找事,多此一举。

而是迫不得已,才致如此,其因只在峨嵋小辈身上。

那些小辈俱是刚出茅庐,未曾被世道污染,或因遭遇不同,心性不一,但赤子之心不改。

尤其是独秀三英二云的李英琼,更是如此。

莫看她行事张扬,不计后果,可其实她行事皆有原则,若非大奸大恶之人,你就是拿剑架在她脖子上,逼她去杀人。

她宁愿自己死,也不会动手。

计彬虽也惧怕两仪微尘阵威力,但他更怕双剑合壁。

两仪微尘阵便是再厉害,总要时间炼化。

可双剑合壁,超越光速,无视任何防护,阵法,时间,空间,一经发动,剑斩之人,必死无疑,决无幸免。

但此招须剑主两人心意相通,再各自剑与身合,两端发起,相互冲击,汇于一处,才可成行。

这期间,只要任何一人,心思稍有变化,莫说施展剑招,很可能两人一相击,就成自裁,当即殒命。

也因知此中奥妙,计彬一面施展混元阵,将许飞娘与金须奴纳入其中,护住二人。

另一面他要坏去李英琼道心,于是高声喊道:“峨嵋仗势欺人,设计埋伏也罢,还蓄意诬陷,明知我五台在此除魔,却硬说我与魔头勾结。

如此栽赃嫁祸,乃以天地正气之名,行奸邪狗辈之事。

齐漱溟你枉为乾坤正气之名,更辱长眉赐你乾坤正气妙一真人道号,峨嵋因你必将万劫不复。

若你敢当众峨嵋门徒之面,以先师长眉之名发誓,说你并不曾蓄意诬陷我计彬,而是替天行道。

那今日也不须你峨嵋动手,我计彬当即自刎当前,说到做到!”

此言一出,六道天门俱是一震,不过转瞬平复。

计彬见此,不禁松口气,实话而言,他说自刎,也是心虚的很。

只因誓言这种东西,谁会在意?

只要能达成目的,计彬自己就敢闭着眼睛随意乱发,当初去谷辰那里取温玉时,谷辰要他发誓,他眼睛都不眨一下,结果如何呢?

总而言之,根本无伤大雅。

若是换作玄真子等人是掌教,计彬相信他们一定也跟他一样,那是脸不红心不跳,把这誓发了,届时看谁难受?

不过计彬了解齐漱溟此人,此人将峨嵋的声誉,与自己的名誉,看得比自己命还重,这是他能登大统的前提。

无论如何,他也不敢以长眉之名,发这种誓言。

哪怕明知计彬使诈,他也不愿辱没先师赐予的乾坤正气之名,更不敢辱没先师让他主持正义之道。

而只要他不敢发誓,那怀疑的种子,就会无声无息种进李英琼的心里。

届时,齐漱溟必定不敢让李英琼与周轻云使双剑合壁!

如此也算躲过最可怕的杀招。

许飞娘与计彬也算心意相通,忽见计彬无用骂街,还以为计彬绝望之下,口吐芬芳!

但见六门齐震,似有效果,虽不知何理,但也跟上,道:“峨嵋仗势欺人,不仅设计埋伏,还蓄意诬陷。

明知我五台在此除魔,却污与魔头勾结。

如此栽赃嫁祸,齐漱溟你枉为乾坤正气之名,更辱长眉赐你乾坤正气妙一真人道号,峨嵋因你必将万劫不复。

若你敢当众峨嵋门徒之面,以先师长眉之名发誓,说你并不曾蓄意诬陷我许飞娘,而是替天行道。

那今日也不须你峨嵋动手,我许飞娘也自刎当前,说到做到!”

此言一出,六门再震!

金须奴一时傻眼了,心道:还能这样来?动动嘴皮,就能将无敌天下的两仪微尘阵破去?

一时,他的心思也活络起来,化作纯阳火形,真气外放,顿时纯阳气息肆虐。

同时大声喊道:“众人皆知我金须奴,一向克制守身,不曾作恶,还是纯阳之身。

天下皆知,纯阳最克魔道,也只克魔道。

我本来此除魔,谁知竟被乾坤正气(正气二字重音)妙一真人,说成要与魔头勾结。

这无异于硬说文盲乃诗圣,哑巴去说书。

敢问乾坤正气(正气二字重音)妙一真人,可是姓赵名高?”

此言一出,

顿时“轰”的一声巨响,一道玉清神雷,直劈金须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