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卫曦音等人所携带的物资不多,又有战马运送行李,见此连忙叫人帮他们推送粮车。

风越来越大,狂袭大地,衣服在狂风中被吹得猎猎作响。

卫曦音让护卫牵来两匹马,又拖来帐篷搭在板车固定住,四侧本就新增有木板用于遮挡劲风,这样一来,人坐在上面会好受一些。

“大堂姐带着两个孩子坐上面吧,咱们抓紧些,早日回去。”

卫夕柔并没有矫情,再拒绝就是不知好歹了。

“多谢五堂妹。”

队伍很快重新上路,直奔清河郡而去。

逆风赶路是件极为困难的事,非常消耗体力,众人被风吹得脸麻发冷,途中遇见流窜附近的丧尸,也是被吹得东倒西歪。

只是,丧尸僵硬的动作渐渐变得敏捷起来……

到晚上,在一处村庄停下时,大家头发都被这风吹成了‘鸡窝’,没有被发簪固定住的丝丝碎发炸毛立起,各个都给做了个新造型。

部曲率领百姓在附近驻防,又用木板将几间留有完整墙壁的房屋漏风处挡住,外面的风实在太大,晚上只能大家在里面挤一挤。

卫夕柔和卫夕瑶先带着孩子进入屋内。

龚淳顶着个鸡窝头,跟着卫曦音踏进另外一侧屋子,他蹙眉道:“去年从未刮起这么大的风。”

他预感不妙,就是怕天气一年比一年恶劣。

虽然今年各地幸存的百姓都在做过冬准备,但若是天气太过恶劣,只怕还是会跟去年一样的艰难。

卫曦音瞥了眼他的新发型,没笑。

主要笑不出来,大家半斤八两,她自己的也好不哪里去。

“这是天灾,任何人也法。”

卫曦音叹道,“风其实都还好,我是最怕今年下起冰雹。”

今年坞堡做的过冬措施不少,各家各户的房子和屋顶都有加固,坞堡里包括外面百姓居住的土屋,全部都建造有土炕。

而坞堡里的那些宅邸,另增加有火道口,使房屋保持温暖,屋内温度过高,房顶的积雪也会自主融化,也就不用半夜派来扫雪。

龚淳闻言心下一沉,“真要下冰雹的话,恐怕会死一大片人。”

按照卫氏坞堡的情况,冰雹下小一点还好,但若是如碗口大,房子肯定顶不住,那真是一砸死一片。

要知道今年坞堡的人数暴涨,地宫里就算没有堆放粮食和物资,也容纳不下这么多人。

卫曦音却摆了摆手,“这个我早就准备,到时候在屋顶上铺上一层铁皮,再拉上冰雹保护网就行。”

起初是因为考虑到山上的庄稼需要搭建暖棚,怕大雪压垮暖棚想出来的使用铁皮,棚顶增加了坡度,到时候积雪到一定程度自己会滑落。

后来不知怎的想到了冰雹,便命人做了很多冰雹保护网。

网洞有大有小的,可以作为一个物理屏障,利用框架和支架固定在房顶四周,减缓或阻挡冰雹颗粒降落的冲击力。

到时候大一点的冰雹会直接掉到网上,小一点的落在铁皮上也不受影响。

卫曦音道:“房屋做整体改造的成本太大,也没有较好防御冰雹的材料使用,提炼的话太麻烦,时间跟不上,只有最原始的物理保护是当下最好的选择。”

此事三叔伯也知晓,中山军那边带的保护网,下冰雹可以当做防御手段保护屋顶,不下时还能拿来网丧尸,简直一网多用。

龚淳沉默片刻,卫女郎真是将坞堡的方方面面都考虑到了。

“那女郎可想过,到时我们在半路上遇到冰雹怎么办?”

卫曦音微微一笑,“风光大办吧。”

龚淳:“………”

“开个玩笑罢了。”卫曦音神色自若,“多带点工具,提前计划好路线,真要是路上遇到,只能尽快寻找躲避地。”

她又不是神,半路上能有什么办法。

只能做好一些应对措施,路上多带几个‘锅盖’希望能顶一下。

这时。

卫夕柔和卫夕瑶姐妹俩,将孩子哄入睡后过来。

龚淳知她们姐妹要说些体己话,站起身淡淡出声告辞,下去歇息。

俩人盯着龚淳离开的方向看了会,才入座。

路上风太大,开口都困难,大家说话的时机并不多。

好不容易到了休息地。

卫夕柔踌躇片刻,开口问询:“不知五堂妹可知晓我家情况?”

“最近我时常在外,对大堂姐家的事并不了解。”卫曦音一脸歉意,“也就还有几日路程了,堂姐回去后便知。”

她和那些护卫一样,对各家各户的情况一知半解的。

回来一年她却有大部分时间在外,连一半的族人都没认全,不好贸然开口,具体如何,还是让她自己回去看比较好。

卫曦音转移话题,将坞堡的景象讲给她们听。

“坞堡一切安好,变化挺大的,外面建有百姓安置地,山上开辟有新田……”

“咱们族地已经扩大到整个灵县,现在那边建造了许多工坊用于生产,日后可以为族人们提供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让宗族做到自给自足。”

卫夕柔正在忧心家人,却又被五堂妹口中崭新的灵县吸引。

一旁的卫夕瑶也听得十分认真。

卫曦音大致说了一下家里的事情,才关心地问起她们俩怎么会在一起,又是怎么决定一同返回族地的。

\\\"五堂姐有所不知,我和侄儿能活下来,全靠董叔……\\\"

说到过世的兄长和嫂嫂。

卫夕瑶眼泪布满眼眶,哽咽说道:“是董叔救了我和侄儿,又一路护送我们去凉州,谁知半路上遇到逃回并州的宋家人,多番辗转后才到了大堂姐那。”

卫夕瑶将灾难发生一年的事讲给她听。

“那宋家旁系实在欺人太甚!我和大堂姐商量一番,才下定决心回翼州。”

“幸亏董叔厉害,将粮食全部藏在了外面,才支撑我们走到了这里。”

卫曦音默默地听着,六堂妹的经历实在太曲折。

竟然三番两次和三叔伯错过。

她不由有些心疼六堂妹,也才十五的年纪,带着侄儿在外艰难求生。

卫曦音见她三番两次提及‘董叔’,心底不由有些好奇,出声安慰道:“那位董叔是咱们卫氏的恩人,六堂妹放心,族里会好好感谢他的。”

凭他救下卫氏族人,又不远千里辛苦地将人送回来。

卫曦音难得大发善心,决定以后就算白养着这人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