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次朝廷的北伐军队加起来,也不足蒙古人兵力的半数。一旦被蒙古人盯上了,没有城池可以依靠,绝对不会是蒙古军队的对手。
论起野战来说,这个时代的没有一支军队是蒙古人的对手。南方朝廷之所以能够抵挡蒙古人的军队,依靠的就是城池的优势。
现在朝廷的军队竟然主动出击,那么就等于是放弃了自己的优势。
不过朝廷也正是知道蒙古人现在的处境,等于是和之前的朝廷军队一样,根本不敢轻易离开那几处军队要地。
在诸葛隆中的军队驻扎在武阳关外,没有发动总攻的情况下,等于是形成了一种三方鼎立的局势。
朝廷的军队不敢接近蒙古人驻军之地,蒙古人也同样不敢轻易出兵,冷锋这边双没有进一步攻击的意思。
这个局面对其他两方来说,都是感觉十分憋屈的,也就是冷锋这边显得悠然一些。
在冷锋的军队没有出现的时候,这个天下眼看就要落入了蒙古人的手中,国师已经开始计划着占领京城之后如何统治天下的事情了。
可是现在已经不是占领京城的问题了,能否过了冷锋这一关都不好说。
朝廷这边一向都是被异族侵略的,虽然他们没有打过多少胜仗,但是现在好不容易出了个冷锋这样的强人。
如果冷锋听从朝廷调遣的话,那么不仅仅可以将蒙古人赶出去,而且还能够连同北方的失地一起收复。
不过冷锋的态度已经很明确了,通过之前连续几道圣旨的事情,冷锋虽然都接下了圣旨,但是明明已经到了京城的外面,可是人家就是不来。
这些都说明了一个问题,就是冷锋对朝廷根本就没有敬畏之心。
而且这也是有端倪的,从之前两次进京的表现就可以看出来,冷锋从一开始就不想和朝廷一起玩耍。
不过当时所有人都以为冷锋的脑子有问题,现在想来,原来人有冷锋根本就没有将朝廷当回事,早就有了自立门户的打算。
然而在当时谁也不会想到,冷锋只是一个乡下土财主家的少爷,而且还是家道中落的那种,就算是有些才华,又能翻起多大的浪花呢!
然而事情的发展是谁都无法预料的,也许是当初的那位神秘的天机门传人看出了些什么,但是他也没有有兴帝明说。
总之,经历了长期的战乱动荡之后,在五月份的时候,整个天下进入了难得的安静时期。
就是在北方,义军那边也同样如此。
少帅最近这一段时间可谓的是春风得意,由于蒙古人在南方受到了冷锋的打击,根本没有精力再对付他。
北方又没有朝廷和其他势力存在,最大的威胁就是蒙古人。不过此时的蒙古人自顾不暇,哪里能够再有多余的兵力来对付他们呢!
所以北方已经有半数地区被义军占领了,也就是北方的地区由于连年战乱,再加上前年的灾荒原因,已经变的很少了。要不然的话,现在的义军规模已经超过百万了。
毕竟在老百姓连饭都吃不饱的情况下,来了义军之后,最起码能够看到一线希望。而且加入了义军之后,也可以有口饭吃。
这说是义军的规模在快速扩张的原因,如果单从人数上来看的话,义军现在的规模已经是所有势力之中第二位了,比起朝廷的军队数量还要多。
不过义军的队伍存在着很大的水份,除了一开始在义军大本营所建立的那支十几万人的军队之外,后来扩招的军队,都是没有什么战斗经验的平民百姓组成的。
这些人不仅仅是没有战斗经验那么简单,他们的身体素质也难达到一名合格士兵的标准。
但是义军的发展思路和其他人不同,他们现在要的就是影响力,只要是被他们占领的地方,都会有一支数量可观的军队在驻守。
少帅的军事能力还是有的,这个方法并不是什么昏招,而是在特殊情况之下的正确应对方法。
义军的精锐就是那十几万人,少帅是不可能将这些力量分散开来的。
那么如何解决被占领地区的防守问题,而且又不用过多的消耗他们的物资,那只有建立起能够自给自足的地方武装力量。
在这一点上,少帅的做法和蒙古人有些像,但是又不相同。
蒙古人在扶持傀儡势力的时候,是严格控制傀儡势力的人数,不会让他们扶持的势力做大做强的。
蒙古人也明白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道理,他们对于汉人的提防之心还是很强的。
不过少帅这边可就不同了,他们义军打出的旗号是收复失地,还有河山的口号,是得到了北方民众的大力支持的。
有更多的人加入义军的阵营,对于义北的势力就是一种大的加持。
这些由被收复地区人员组成的地方武装力量,只要在接受了义军的简单培训之后,就可以成为义军的一份子。
而且这些人基本上会留在本地防守,只要是加入了义军队伍的人,都可以分到更多的田地。
在这种的条件刺激之下,只要能够拿起武器的人,都会加入到队伍之中。
这样一来,这些人分到土地的人,在地方上就会形成一股新的势力,而他们的所得利益,又会和义军绑定在一起。
同时,在这些土地被分出去之后,大量没有土可种的人也有了自己的土地,可以在短时间之内解决一些粮食短缺的问题。
特别是在从南方得到红薯和土豆这两种作物之后,北方的饥荒问题也得到了很大程度的缓解。
就是少帅也不得不佩服冷锋,他怎么也想不明白,冷锋是如何搞出这么多出人意料的东西。
之前的那些商品也就罢了,毕竟那不是人人都要用的必须品。特别是连饭都吃不上的穷人,更不会受到那些商品的影响。
这也是为什么冷家产业的那些商品在北方销售不好的原因,因为比起南方来说,北方的有钱人太少了,大多数都是穷苦老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