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听到这话,几人脸色都不是很好。

刘春香放下茶杯,淡笑道:“话可不是这么说的,我们靠山屯是一个整体,整个屯的人都很和谐团结。若是因为你们的到来,坏了屯子里的风气,大家可不答应。更何况,你不过是一个下人,主家的事哪里轮得到你置喙!”

“她不是下人,她是我们的家人,倒是你们,一个个的不知道哪里跑来的闲人,跑到人家里来多管闲事,莫名其妙。茶喝完了就赶紧滚!”

沈今安牵着三郎的手,慢慢迈过门槛走进来。

她给狗蛋哥哥和小依依去送今儿从镇子上买的玩具了,不过是逗着小孩儿多玩了一会儿,回来就撞见这么奇葩的事情,也是绝了。

她的话说的赤裸裸,几个姑娘也是气的面红耳赤,拍下茶杯就气冲冲地离开了。

“咱们好心来帮他们干活,却这样说咱们,真是没教养!”

刘春香的一个小姐妹气怒道。

“何止啊,看着富贵,自己往家搬那么多东西,却不见分咱们一颗糖。真是越有钱越抠!”

刘春香邻居家的小姐妹李小娟道。

刘春香气的鼻孔喘气,骂道:“就这行事作风,怪道他们被流放!哼,这辈子也别想再过回原来的富贵日子了!我等着他们从高处摔下来的时候!”

他们屯子又不是没来过比较富裕的流犯,一开始那都是高高在上的模样。

不说远的,就说李小娟的嫂子,那也是五年前流放至此的。

一开始,不也是眼睛长在头顶上,谁都看不上。

结果呢,年纪大了还不是求着嫁到李家。

哼,她就等着看这些“贵人”出洋相!

回头瞪了眼沈家的大院,领着一众小姐妹离开了。

屋内。

沈今安拉着田姨娘的手,道:“田姨娘,你以后不要再以奴婢自居了。咱们家这样,哪里还分什么主子奴才的。这一路过来,我早拿你当亲人了。”

田姨娘脸上带着欣慰的笑,让人一眼就能看出她发自内心的高兴。

只是她还是坚持道:“不行的,主子就是主子,什么时候都是主子。奴婢感谢夫人,一辈子都会对她恭敬忠诚。”

沈今安知道田姨娘也是个固执的,只得迂回道:“好,你心里怎么想都行,但是,以后在外面,可不要自称奴婢了。要不然,人家该说了,‘都流放了,还带着奴才,装什么大户人家呢?’”

田姨娘一听这话觉得有理,默默点头应下了。

家里物资都准备齐全,到了第二天,男人们也被安排着去上工了。

所谓的上工并不是种田,而是修各种防御工事。

眼下大雍跟匈奴的关系紧张,入冬之后,难保不会出现战事,得提早防御才行。

第一天上工,没什么经验,家里人也不知道要给沈临枫兄弟俩准备点什么好。

一家人都早早起来,苏芸禾拿着布袋子,装了四个煮鸡蛋,四张大饼,又用油纸包了几块酱肉。

沈临枫舍不得她早起为自己操劳,劝道:“明儿你不要再起来了,天一点点的转凉,你身子弱,若是寒气入体又生了病,就得不偿失了。”

苏芸禾斜他一眼,道:“我又不出门,哪里就那么娇耐了,也不做什么,就是看着你出门,我安心些。”

沈今安道:“爹,今儿你上工时候看看工地上什么伙食。”

“哎,知道了!”

沈临枫应道。

把苏芸禾准备的布袋子挂到身上,便带着沈临城出门了。

门外,沈云江和沈云淮已经等着了。

他们二人身上也带着布袋子,里面装着一天的饭。

几人打个照面一点头,便一起出发了。

男人们都去上工,女人们在家该是种地的。

但沈家刚来,还没分配田地。

苏芸禾几人回去睡了个回笼觉,起来便开始做绣活。

杨柳和姚氏也没事儿干,便都带着孩子来到大院。

见田姨娘和苏芸禾在挑布匹做被子,纷纷上手帮忙。

沈今安和狗蛋便哄着小依依和三郎,防止他们玩的不好,伤了自己。

一天忙碌又悠然的过去,到了傍晚,男人们都下工回来了。

每个人脸上都带着疲惫,就算是武功高强的沈临枫,这么干一天活下来,也是累够呛。

家里早就做好了饭,等他们回来,洗把手,就能开饭了。

沈今安一边给她爹递毛巾,一边关切道:“爹,那工地上的伙食怎么样啊?”

沈临枫道:“就是杂面馍馍和菜汤。”

“什么菜的汤?”

沈临枫一脸纠结,叹了一口气道:“没尝出来是什么菜汤,当时口渴,就喝了。明儿我还是自己带水吧!”

听到这话,沈今安一脸心疼。

“幸好给你们带了饭,要不然怎么吃啊!”

沈临枫摸摸她的小脑袋,慈爱道:“只要是饭,都能吃。不能下咽,不过是没饿到极点。工地上那么多兄弟,每个人吃那杂面馍馍泡菜汤,也都吃着挺香的。”

沈今安赶紧点点头,道:“我知道的爹爹,我知道粮食宝贵,我也不会浪费。不过在尽可能的情况下,我希望能让爹爹吃的更好。”

“乖囡,我家安儿真懂事!”

沈临枫直接弯腰给了沈今安一个“干将莫邪抱”,起身之后看到旁边眼巴巴的沈三郎,又弯了下腰。

抱着两个孩子进了屋,一家人便开始晚饭了。

晚饭做了一个鸡蛋炒大葱,一个白菜萝卜汤。

主食是沈今安教田姨娘做的炒饼丝。

大概是劳累了一天,沈临枫兄弟俩进食的速度都快了不少。

沈今安想,她明儿得想想,怎么弄个饭盒出来,到时候给她爹和小叔叔带饭就方便了。

一家人的生活,就这样,算是逐渐走上正轨。

又过了七八天,沈家大部队也在官差的带领下,来到了西北军屯。

戚老大不知沈家之间的恩怨,沈家也没人跟他们说过。

作为几大军屯中,人数最少的靠山屯,官差直接就把人送到他这边来,让他接受了。

直到看到沈家人的名字,戚老大才隐隐有了些猜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