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前文再续,书接上一回。

前边讲到我们从龙溪古镇出发,一路西行,沿着驿道,走进了群山中的谷底。

沿着谷底一直前行,终于在一个转角,走到一处稍高的开阳地带,当时日已当头,时至正午了,我们决定在这个地方吃午饭后再走。

家人们在忙碌午餐。

昨晚吃过的锅巴粉很好吃,凌轩向饭店老板买了几大篓,足够我们百号人的午餐,又买了几大罐炒好的肉臊子,还有一些青菜和萝卜干等。

从溪里取水过滤,支炉生火煮开,锅中放入青菜和萝卜干等,就是简单又美味的汤了。

汤在煮时,碗里先放上锅巴粉,汤煮好后,往碗里加汤,再加入肉臊子,就是一碗美味又饱腹的午餐。

我和萧遥剑无事可干,正坐在一棵树下无聊,忽然看见船夫从一条小路向我们小跑过来。

船夫跑到我们跟前,兴奋地对我们说:我带你们去看天坑!

天坑?

我和萧遥剑一听,立即来了兴趣。

我说:我要先告诉轩哥才行!

船夫说:好!难得一见!叫上其他兄弟吧!

萧遥剑跑去找凌轩,然后带回来十多个人!

人们听说去看天坑,都跟来了。

凌轩细心地点了人数,就由船夫带路,沿着一条杂草丛生的路往下行。

向下行至谷底,我们跟着船夫,踏着溪流上露出来的石头,行了一会,船夫在一块巨石前忽然消失了!

待我们绕过巨石,发现巨石后边是一个不大的天然洞口,仅能容一人猫身而过。

船夫就站在洞口前,待我们都到齐了,叮嘱我们后边的人,扯着前边的人衣服入洞,我们听了虽然觉得有点幼稚,但也纷纷点头。

萧遥剑走在我的前面,凌轩拖着我的手跟在后边,大家鱼贯钻进山洞。

山洞内漆黑一片,我伸手摸到的洞壁是干的,没有青苔等寄生物,洞内有向上的缓坡,地面好像被打磨过一样,没有一般山洞里的碎石,虽不算是光滑,但确实很好走。

怪不得船夫叫我们扯着前边人的衣服走,这样后边的人不至于走得过快撞着前边的人,又不会因为走得太慢失了方向感。

在黑暗中,走了好一会儿,前边陡然有光,走在前边看到光的人欢呼起来,继续向前,我们走出了洞口,发现来到一个巨大的天坑底部!

眼前的美景,让我们每一个人都目瞪口呆!

只见一道光柱如射灯,直直从天坑的顶部照下来,照在天坑中间的一汪碧水上,那池水像一块通透碧绿的美玉,就在天坑的底部,天坑里竟然没有看见一棵植物。

抬起头望,脖子后仰至极限,才可以看见洞顶是一个圆形的蓝天,那里有绿色的植物。

我们都沉醉在这难得一见的鬼斧神工中,我当时心里的感觉,只有用“震撼”两字来形容。

古人说:欢娱嫌夜短,寂寞恨更长。

欢乐的时光总是感觉流逝得特别快,刚才从洞口直直向下射的光柱,现在变成斜的了,说明太阳在我们不知不觉间向西偏移了。

船夫对我们说:回去啦!

纵是不舍得,还是要走的!我们还有路要赶呢!

当我们回到休息的地方,刚好可以吃午饭了!

吃过午饭,继续赶路。

我坐在牛车上,萧遥剑伴在车旁和船夫并排行走。

萧遥剑问船夫:大哥是怎么知道那个地方有一个天坑的?

船夫说:我很多年前跟人进去过一次。能进天坑,讲究天时地利。

萧遥剑问:何解?

船夫说:你觉得刚才的天坑象什么?

萧遥剑说:像一个井!

船夫说:对啊!我们还得从井底那个洞口才可以到达坑底!只有在秋去冬来之际,山里没有下雨,枯水期,天坑里水池的水小,洞口没有水涌出来,我们才可能进得去。而能够看得到那束光,必须是接近正午时候,太阳太偏东或太偏西,洞里都不可能看得见那束光!

船夫说得对,如果我们不是在枯水期的秋冬季的正午时分赶到这个地方,我们是没有可能看得见这个天坑神奇的景观。

湘黔地带是喀斯特(岩溶)地貌,地质成分以石灰岩为主,经过长期流水侵蚀,自然形成溶洞、漏斗、石林等各种天然景观。

这次真是大开眼界了!

欲知后事如何,请听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