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三国:开局向曹操剧透赤壁之战 > 第一百六十六章 张鲁:怕了!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一百六十六章 张鲁:怕了!降!

第167章 张鲁:怕了!降!

阎圃当场愣住,脑海里迅速转动,从前到后思索起来,眼里渐渐露出了骇然之色!

“所以说,先生仅凭几句谣言,差点就让汉中不战而降了?这岂不是和荆州归降情况一样?”

赵羽想了想,笑到:“还真差不多。蔡瑁也是上当受骗,不战而降,而且,当初招降荆州水师是为了对付江东孙权,而如今用计招降你汉中则是为了对付刘璋!当然了,现在明明白白告诉你,如何选择,那得看你们自己。”

阎圃苦笑连连,切身感觉到赵羽的厉害后,哪里还有反抗的念头?

“先生说笑了,您有如此智谋,天下何人敢和先生为敌?请给我纸笔,我这就让我主送妻儿入长安!”

曹植又是心里一阵狂跳!

送妻儿老小来长安,就是做人质,就是在表决心的。

由此他知道,阎圃是真的决定归降了。

但赵羽却笑着摆摆手:“汉中归降,那百万大军的谎言其实是次要的,主要还是因为此时归降,确实功劳不小!所以,张鲁归降,这是互惠互利之事,你亲自回去和他说清利害就是,书信来往反而容易误事。”

其实,阎圃之所以要写信而不是自己回去,是怕赵羽误以为他后悔了,想借机逃走。

但赵羽再度强调了汉中归降的好处后,阎圃知道自己还是小看了赵羽。

“先生放心,在下回去后自然会说明利害,尽快给先生一个答复!”

……

阎圃很快又离开了长安,曹植从惊喜中想清醒过来后,激动的给赵羽行了一个大礼。

赵羽却一把把他扶住:“公子将来要接手魏国的,我怎敢受此大礼?”

曹植只好作罢,随即谦虚真诚地求教:“先生,咱们下一步要怎么办?”

赵羽笑到:“自然是立刻给丞相写信,要来给张鲁的赏赐。”

“对对对!”曹植立刻给曹操写信一份,命人八百里加急送入邺都。

“先生,这事我们要不要告诉子桓,让他好有个提振军心的机会?”

“不可!”赵羽断然拒绝,“公子忘了上次我用计离间韩遂马超了?”

曹植叹了口气,也知道赵羽的担心是对,曹丕这个人什么事都能做的出来,如果又暗中想些什么歪主意坏了大事,那他恐怕就输定了,赵羽的名声,也要再度受辱。

“看来,我得再给父亲写一封信,请他不要把此事说出去!”

……

阎圃赶回汉中后,把自己的见闻和张鲁说了一下。

张鲁听后,也是一脸懵逼:“这么说,不是人家主动承认,咱们也要和那蔡瑁一样,傻乎乎的直接就投降了?”

阎圃苦笑:“还真是这样!可见卧龙之名,货真价实!与这样的人为敌,着实恐怖!被人算计都不知道!难怪那荆扬智士配合庞士元算计曹操,却从开头就被赵羽算计,最终导致江东惨败,孙权出逃交州!”

张鲁怔怔发愣,失神良久,这才喟然长叹:“还好归降有功,除了面子上不好看些,但好处是实打实的!”

“是啊,卧龙先生也说了,曹丞相并未募集多少士兵,就那三万骑兵已经被曹丕败了一些,吃下凉州都不容易,要打益州,确实需要借助我们的力量!如此,主公什么都不用做,却占了功劳的大头,将来论功行赏,只怕所获不少!”

“那么,要不就真的降了吧?”

“一切全凭主公定夺!”

张鲁苦笑,随即就把自己的家眷召了过来。

“眼下朝廷兵强马壮,凉州眼看不保,所以,我要举汉中献与曹丞相!你们先跟阎圃去长安,我留在这里,要助曹丞相稳定局势。等我立功,咱们张家便也是世代鼎盛的望族。”

张鲁家眷一听要降,居然个个如释重负。

“终于要降了!不用和朝廷作对,真好!”

“曹丞相连袁绍都打败了,我们其实早该归降的!”

“听说那赵羽就是个活神仙,如今化敌为友,真是值得庆幸!”

……

邺都,曹操这几日茶不思饭不想,因为接连两次必败,让他感到非常恼火,为此天天头疼无比,脾气也暴躁了起来。

“赵羽这家伙,一定是早已料到子桓会败,故而路上拖延,停在华阴不走!可恶的是,子建这小子跟着他也学坏了,居然联手来骗我!可恶!”

“等这俩家伙回来,我一定要好好拿捏一番,让他们不敢再和我耍心眼!”

机智的曹操已经察觉到赵羽是故意不快些赶路,但其实他没有证据,所以至今只能心里光火,却不能斥责赵羽。

“子桓也是不争气,初战就败,单挑又败!真把我的脸给丢尽了!”

“难不成,还得我亲自去凉州不成?”

但憋屈了没几天,曹植的信就到了。

翻开一看,曹操当场愣住。

“张鲁要降?他是被赵羽施展妖法控制了脑子吗?好端端的,怎么突然就要降了?我不信!”

但不信归不信,曹植请曹操给张鲁好处,这是要满足的。

“让他督运粮草摆明了是在故意打压,这个小小的请求若是再不满足,不光是子建会不高兴,天下人也会对此议论纷纷!”

于是,曹操抱着不相信的态度,直接大笔一挥,上表表奏张鲁为益州刺史。

刘协自然是不敢有异议的,于是见了曹操的来表,二话不说,直接命人拟旨,拜张鲁为益州刺史,诏书即刻从许都出发,直奔汉中而去。

……

距离长安不过数十里,右扶风槐里,曹丕屯兵于此。

这几日曹丕见部下士气低靡,便不敢再贸然出兵。

至于司马懿,至今也没什么好主意,只是每日代曹丕巡视军营,保证不会被偷袭而已。

这个时候的司马懿,还是太嫩了,都不到三十岁,只是读了兵书,做官也只是个文学掾而已,虽然心怀壮志,奈何能力并没有那么强。

“公子,赵羽人在长安,不如您去请教他破敌之法?”司马懿想到的办法,就是让曹丕放下身段。

曹丕对此自然是十二分不满,直接拒绝:“让我求他?除非我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