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义嘴角微扬,露出一抹让人捉摸不透的笑容,他的声音平静而坚定:“相国啊,齐国的事情已然尘埃落定,不知齐王何时能够动身前往大梁呢?”
这句话犹如一颗重磅炸弹,邹忌的脸色瞬间变得凝重起来,他紧紧皱起眉头,稍作沉默后,邹忌推脱道“临淄如今人心惶惶,局势动荡不安,实在离不开我家大王坐镇啊!至于前往大梁的时间嘛,还需从长计议,仔细斟酌才行。”
然而,肥义对于邹忌的回答并没有表现出丝毫的意外,他嘴角的笑容反而越发明显了。只见他不紧不慢地追问“哦?那到底何时才算是合适呢?”
此时,站在一旁的司寇种首终于按捺不住心中的怒火,他怒目圆睁,愤然道“齐国刚刚经历如此巨大的变故,国内尚不稳定,魏国为何还要如此咄咄逼人呢?”
邹忌拦住种首,不让他再说话。推脱道“此事还要和齐王讨论,请肥大夫先返回大梁!”
肥义则说道“哪有被朝见的人等着的道理。既然如此,反正眼看也要入冬了,我看就明年开春吧!今年就让齐王处理一下家务事。”
“你~”种首怒气冲冲,如果不是邹忌拦住,估计就要上前动手了。
相国邹忌缓缓说道“我会禀报齐王,再回复肥大夫!”
肥义却摆摆手说道“不用了,我今日就要返回大梁了!如果齐王想要改时间可以写信或者派人到大梁禀报魏王。在下先告辞了!”
肥义话一说完,便头也不回地转身离去,留下司寇种首在原地气得暴跳如雷。
“相国,魏国这吃相也未免太难看了吧!”种首怒不可遏地吼道,“他们才刚刚攻占了齐国的国土,现在竟然还得寸进尺,要把大王逼到大梁去!”
邹忌倒是显得颇为沉稳,他缓缓说道:“形势比人强啊,这就是魏王明知道肥义反对齐国留存,却还是执意派他来齐国负责此事的原因。”
种首瞪大了眼睛,满脸不解地问道:“这是为何?”
邹忌叹了口气,解释道:“魏王这么做,就是要让齐国永无翻身之日啊。”
种首恍然大悟,但随即又焦虑起来:“那我们该怎么办呢?相国,您一定有办法的吧!”
他满怀期待地看着邹忌,希望能得到一些应对之策。
然而,邹忌却无奈地摇了摇头,说道:“别无他法,目前我们只能忍,忍到魏国内部出现问题。”
种首听完,如遭雷击,嘴巴张得大大的,仿佛能塞进一个鸡蛋。
“现在我们去找大王吧~现在大王对我已经不信任了。你务必要说服大王,前往大梁虽然有惊但是无险,魏王如果想要对大王不利,不需要把大王引到大梁。反而去了大梁,魏王一定会保障大王的安全。如果不去大梁,魏军片刻就会杀到。”邹忌对着种首说道。
司寇种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经过邹忌和种首的苦口婆心,齐王田辟疆半推半就的答应开春之后前往大梁。为了保险起见,齐王让太子田地留守临淄,司寇辅佐。反而让相国邹忌一起去大梁。一般情况下,国家不在,太子年幼,相国都会留守。由此可见,齐王已经不信任相国邹忌了。
魏国大梁,此时都在庆祝魏国大胜,魏王申正在和内阁重臣讨论。
“恭贺大王收服齐国~”所有人纷纷起身对着魏王祝贺。
魏申笑容满面的让众人坐下“不用拘礼,坐下说话~哈哈哈。。。”
司徒张开地起身呈上奏本,说道“大王,臣已经对齐国规划过。除了临淄以外,当设立胶东郡,琅琊郡,泰山郡,济北郡。此乃规划图则,请大王预览~”
魏申满意的点了点说道“很好!你提前做了准备!此事就由你负责。”
“臣领旨!”张开地跪拜道。
魏申此时再次说道“相国病重,张开地即日起你任左丞相,代理相国事宜!”
张开地急忙跪拜施礼“谢大王信任,臣必然全力以赴!”
魏申点了点头,抬手示意他起来“起来说话吧!”
“谢大王!”
所有人都惊讶看着张开地,都明显魏王这是要让张开地接任相国,现在只是铺垫。一个降臣,最开始只是一个郡守,如今马上就要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相国了。
武信君兼国尉的龙贾此时说道“大王,伐齐大军是否要调回?毕竟楚国还在徐州猖狂。”
魏申摆摆手说道“不用调回!大军就在徐州过冬。”
“那徐州怎么办?”龙贾说道。
魏申起身走到地图面前,指着徐州说道“明年开春之后,集合二十万大军直接从齐地南下,进攻徐州!同时彭城出兵,两路合击。最后大军继续南下淮南,直接灭掉楚国!”
龙贾听完立刻说道“末将请命灭楚!请大王成全!”
魏申是想答应,可是看着年事已高的龙贾,还是担忧的说道“武信君,淮南潮湿多变,你身体又不适,还是在大梁静养吧!”
龙贾立刻起身说道“大王,末将一样可以上马打仗,一顿仍然可以一斗米,十斤肉。不输给任何人!”说完还跪拜在地上。
魏申扶起龙贾,看着他真挚的眼神,于是说道“那伐楚就交给武信君!”
“谢大王!”龙贾高兴的谢恩!
魏申随即说道“龙贾任上将军,领齐地二十万和彭城十万共三十万讨伐楚国。”
“诺!”
“魏错任国尉,调大梁听用!”魏申说道。
魏错连续攻楚,灭秦,伐齐,如今风头正盛,调回大梁平衡一下军方的势力。
龙贾此时说道“大王,彭城如今兵力不足十万!”
何止不足十万,只剩下几万残军,一直没有补充。龙贾才特意说到这个,就是要魏申增兵彭城。
魏申听完点了点说道“这个寡人知道!明年开春之前,征调士卒补充,翟章削去广武伯爵位,为伐楚副将,仍然统领彭城之众。”
“诺!”龙贾领命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