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投胎出了bug,关我什么事儿 > 第1536章 人家孩子干啥咱干啥,多大年龄干多大的事儿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536章 人家孩子干啥咱干啥,多大年龄干多大的事儿

李乐还在伦敦,曾敏在画室已经待了一天没出门,老太太去了北戴河。

院子里难得的安静,只余下书桌上,李富贞敲击键盘,滑动鼠标的声音,以及身后地板上,两个小小身影专注的窸窣。

扎着袜子,穿着碎花小裙子的李笙在和背心短裤的李笙,坐在一个“巨大”的、敞开的塑料收纳箱前,摆弄着。

箱子里是李建熙这个月又送来的一整套色彩斑斓、形状各异的拼插积木,各种几何体、齿轮、轴棒、甚至还有模拟管道和门窗的小部件,混杂在一起,像一座微型城市的废墟。

大小姐关闭了一个页面,还在感慨这一会儿俩闹腾的娃怎么这么安静,忽然想起李乐说过的一句话,孩子静悄悄,肯定在作妖。

忙转身看看俩娃在干啥。

没有预料中的胡乱抛洒或啃咬,两个娃并排坐在光斑里,神情是超乎年龄的沉静。

李笙肉乎乎的小手里捏着一根红色的长轴棒,另一只手在积木堆里不断的扒拉着。

小眉头微蹙,乌溜溜的大眼睛掠过五颜六色的组件,然后,一个蓝色齿轮被拿在了手里,紧接着,两只小手一对,蓝色齿轮被套在了轴棒的一头。

动作虽然带着笨拙,却又不像试探,更像是一种确认。

另一边,李椽的面前已经摆好了几块大底板,没有李笙的急迫和莽撞,用一种近乎慢放的、稳定的动作,将一块块形状复杂的拱形积木叠起来。

那拱形积木本身就有一定弧度,叠高极易倾倒。但李椽的小胖手仿佛自带微调,每一次放置都恰到好处地抵消了前一块的微小偏移。

一层,两层,三层......小小的塔楼一直搭到了五层,在光影中稳固地拔高,没有一丝摇晃。

大小姐这时开始皱眉。

儿童教育专业毕业的她,知道这不是这个年龄段孩子常见的搭高高的游戏。

儿子选择的拱形块,本身重心就难控制,叠加时角度的契合要求极高。

可娃不仅叠起来了,而且每一层的接触点似乎都经过了一种本能的受力分析,确保整体稳定。

可这需要的不是力气,是一种对空间几何的直觉和精密的微操作。

“笙儿,椽儿,给阿妈说说,在搭什么呀?”大小姐放轻声音,走过去蹲下。

李笙头顶的“小丸子”一晃,小手指了指自己刚完成的一个结构,那根一头各嵌着一个蓝色齿轮的红“轴”被扣在一个蓝色三角楔后面,而三角楔的前面,也有一个黄色带着两个齿轮的“轴”横扣着,再加上三角楔上,一个绿色方块,形成了一根色彩分明车型的物体。

小丫头的嘴里含糊不清地嘟囔,“高高,册,呜呜~~~”

似乎在她的小脑袋里,这已经是某种交通工具的雏形骨架。

李椽听到大小姐的声音,停下手中的动作,抬起小脸,又看了看自己那座小小的、线条流畅的拱形塔,伸出小手指轻轻戳了戳最顶端的一块,仿佛在确认它的稳固性。

目光又转向收纳箱里,小手探进去,扒拉扒拉,找出了一块小小的、圆形的红色窗户一样的积木,转手递给了旁边的李笙。

“啊~~~”

李笙正试图把另一个方块儿卡在蓝色的三角楔上,可试了几次角度都不太对,小嘴刚要撅起,眼瞅着就要使用蛮力,可看到弟弟递来的窗户,眼睛一亮,接过来,毫不犹豫地把它卡进了自己那个车车结构侧面一个刚好匹配的凹槽里。

“窗!”

满意地宣布,咯咯笑了两声。

大小姐这些愣了愣。

李椽敏锐地捕捉到了姐姐“结构”上的一个潜在需求,并提供了解决方案。

而李笙瞬间理解并完美接纳了这个“零件”,整合进自己的构想。

这哪里是两个刚会返话,和大人沟通生理需求的两个娃娃的互动,这分明是一种下意识的互动协作。

大小姐一撩头发,轻轻揉了揉两个小家伙的脑袋,试图用一种轻松的语气掩饰内心的波澜。

“阿一古,可以啊,笙儿这车有模有样,椽儿这塔.....啧啧啧,比阿妈小时候搭的积木强多了,至少不会一碰就倒。”

说着,小心地用手指轻轻碰了碰李椽的塔尖,果然纹丝不动。

李椽抬眼看了看妈妈,小脸上没什么表情,仿佛这稳固是理所当然。

李笙则献宝似的把自己的“车车”举到大小姐面前:“阿妈,窗!车,呜呜呜~~~”

。。。。。。

“哈哈哈哈~~~还呜呜~~~”

歪在床头的李乐,听完大小姐给自己讲述前些天自己不在家时,俩娃玩儿玩具的小事儿,笑了起来。

“诶,别笑,我是说,你没发现两个孩子的不一样?就像你刚说的,郁葱发现的那样?”

“哪样?”

“就空间、逻辑思维这些。”

“倒也是。”李乐顺手捞过媳妇儿一缕头发绕在手指头上,“一个对着重力球一通瞎晃,开始还差了点儿,后来球里的钢珠玩儿的卡在哪儿都八九不离十,另一个两阶魔方抓手里翻来覆去看,没见他怎么用力扭,咔咔几下,居然就,复原了。”说着,还模仿了个轻轻转动手腕的动作。

李富贞嘴角弯起,眼中却流露出一种果然如此的了然 沉默了两秒,侧过身正对着李乐,眼神在朦胧灯光下显得很认真。

“你说,咱们这俩孩子,可能真的是,特别聪明,早慧那种?”

“咋?”

“那,我们要不要,重视起来?往超常这方面去培养培养?找些专门的机构或者老师?比如门萨俱乐部,还有,国外有些地方从很小就开始....”

李乐听富姐说完,点点头道,“我知道你说的那些,尤其我们这儿,把这些什么神童的吹得个牛逼了,古代有什么甘罗十二为丞相,阴铿四岁诵千言,七岁项橐难孔圣,曹冲五岁称象巧,杨炯垂髫中举人,刘晏总角入朝堂,司马光小破水缸,多了去了。”

“到了现在,报纸上电视里,三天两头的哪哪儿出了个神童,怎么怎么牛逼,十一岁读完高中,十五岁进中科大少年班,十七岁高考满分,更别说还有什么靠这写书挣钱的,就想什么舅舅给我写推荐信的哈佛女孩、我的院士爷爷的耶鲁男孩,多了去了。”

“可我觉得,算了吧。”

“为什么?不是说他们笨才好,只是.....”李富贞抬起头,明亮的眼睛里是不解,“资源就在这,有机会,为什么不抓住?”

“我知道你的意思。看到孩子聪明,当爹妈的,谁不高兴?谁不想给他最好的资源,让他那点聪明劲儿发挥到最大?”

“但是,”李乐伸手,轻轻抚平大小姐微蹙的眉头,“你想,他们当时玩儿得有多开心?”

“孩子太小了。才一岁多,路都走不稳当,话都说不利索,啃脚丫子比啃鸡腿儿都香的时候,你告诉我他逻辑超群?”

“这就像刚冒个芽,你就想催着它开花结果,劲儿使大了,苗就毁了。我们这儿有个词儿,叫伤仲永。神童变庸人,为啥?就是让大人给催废了,压垮了。”

“是有科学的方法的。”大小姐争道。

“有多科学?”李乐笑了笑,“孩子不是咱的作品,更不是拿来炫耀的工具。有那点天赋,是孩子们的事。咱当的任务是给他一个安全、温暖、能撒欢儿的地方,让他当个孩子,而不是急着塞进一个叫天才神童的模具里。那模具看着金光闪闪,可里面憋不憋屈,谁知道?”

听了这话,大小姐有些沉默,心里刚刚冒出来的一点儿小火苗微弱了下去。

李乐厂吁口气,“咱的孩子,就算聪明得能捅破天,我也不想让他们背上那几个字的包袱。”

“我可不想他们从小就被关进什么这个训练营,那个超常班的。整天对着各种不该这个年纪涉及的课程表,跟同龄人隔离开来,没有小饭桌上抢肉吃的快乐,没有下雨天踩泥坑的野趣,没有挖坑儿玩泥招猫逗狗调皮捣蛋的折腾,那这童年过的得多憋屈。”

说着,又一扬眉毛,“还有,光聪明,顶个屁用?”

“你看看那些上去又摔下来的,是智商不够吗?做人的基础没打好,路子就容易歪。再聪明的脑袋瓜子,没了德性、没了人情味儿、没了平常心,那叫个危险!指不定啥时候就走了歪路,或者……变得不快乐。”

“这俩娃,我宁愿他们笨一点,但心肠好,懂道理,知道尊重人,知道啥叫责任,啥叫担当,知道摔倒了能自己爬起来,也知道伸手拉别人一把。这才叫人。”

“根基稳了,上面那点智商的小楼,爱盖多高盖多高,盖不高也没关系,稳稳当当过一辈子,比啥不强?”

大小姐静静地听着,灯光在她眼底投下明明暗暗的光影,一出溜,歪进李乐怀里,轻轻叹了口气:

“也是,看到孩子有那么点不一样,总怕耽误了。可想想,确实,当个快快乐乐、健健康康的正常人,比当个被催熟的要好的多。”

又带着点释然的笑意:“那,就由着他们?该啃脚丫子啃脚丫子,该满地爬满地爬?”

“那必须的。按部就班,人家孩子干啥咱干啥,多大年龄干多大的事儿。”李乐笑着,低头亲了亲她的头顶,“咱就负责把把饭做香点,把怀抱敞开点。至于他们脑瓜儿里那点小火花,爱什么时候亮,什么时候亮。亮得耀眼,咱鼓掌,亮得普通,咱也欢喜。”

“只要他们心是正的,路是自己选的,走得开心,就够了。其他的,都是锦上添花的事儿,再说了,”

“说什么?”

李乐嘿嘿着,“就凭咱俩这基因,就算按部就班,他们将来坑蒙拐.....安身立命的本事,还能差....嘶,又掐?”

“该,净胡说。不过,这样也好。顺其自然,静待花开是吧?那,多留心看看,他们到底喜欢什么,在不勉强的前提下,能不能适当给点养分?”

“这个可以有。”李乐点点头,“多尝试,多接触,真要是对什么有兴趣,那就给支持,但别把什么天才俩字挂嘴边儿上,咱就,暗中观察,默默支持。当两棵稳稳当当的大树就行。”

大小姐看着李乐眼中那份纯粹而坚定的守护,心里那点冒出来的可能错失天才教育而生出的期翼,不知不觉的消了。

拱了拱李乐的胸口,过了好一会儿才轻声道:“懂了,大树爸爸。”

“诶?那啥,你把大树俩字儿去了叫一声?”

“去了?爸.....帕克系类?粗狗西跑?”

“倷!”

“倷你个头,你死定了,阿西~~”

“嗨嗨,别掐脖子,谋杀亲....咳咳咳,手,手往哪儿掏的,fofofo,我反击了啊,神龙抓....算了,你也没有。”

“啊,我跟你拼了,咬死你个姓李的!!”

灯光柔和,雨后的凉意被你一拳我一脚的运动驱散,此处三十万省略号。要没审核,高低得那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