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科举,我书画双绝,诗仙在世 > 第128章 “四秀”已胜券在握?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28章 “四秀”已胜券在握?

伴随着一阵硬朗的笑声,鹤发童颜、神采奕奕的老者阔步走了出来。

“李老爷子。”

终究是老熟人,赵麟笑着打了礼。

这个老者很会做人,在自己乔迁之喜、以及摘得院试案首后,他都派人送礼祝贺。

如此有识人之能的人,还是值得一交的。

这位中原书坊真正的当家人,爽朗一笑:“哈哈,赵公子,老朽听了你的方策,从长远考虑确实不错。而且,仅此一招,就能轰动全城,不,是整个中原七城。”

“哈哈,李老爷子过奖了。”

赵麟淡淡一笑,重新坐下:“明日只售一千本,其他印好的文集,我想还是由贵书坊暂时保管。”

“好。放心,赵公子,这是你首次发售文集,我们中原书坊会全力支持你的。”

这位矍铄老者,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笑着邀请道:“赵公子,汴州最大的书店便是我们中原书店,我们想邀请您,明日下午在那里进行签名发售,您看……”

赵麟点了点头,立即应承了下来:“那是晚生的荣幸。”

汴州最大的书店——中原书店,坐落在士人最常去的书画街上,紧邻苏家的漱芳斋。

同样是一座三层楼的八角楼。

可以说,在中原书店里,几乎可以买到士人所需要的所有书籍。

是中原读书人,时常光顾之地。

对于赵麟来说,能在那里签名售书,绝对算是一个不错选择了。

那位中原书坊的李老爷子,见赵麟答应了下来,便看向儿子:“现在,你亲自派人去府城各书店、各主要干道、城门张贴公告。”

李锴之听闻之后,立即躬身答应一声,离开而去。

赵麟则又与这位李老爷子聊了一会,便起身告辞。

出了中原书坊,登车之际,那位中年李管事笑着道:“赵公子,你要的一千册文集,已经开始装车了,一会就送到您的府上。”

“如此就多谢李管事了。”赵麟拱手表示感谢。

同时,他又想起了什么:“明日还请李管事早点派人来拉书,至于每个书店放多少文集,你是行家,到时看着存放就是了。”

那中年李管事,笑着应承道:“赵公子放心吧,有您的签名,别说一千本了,就算是五千本恐怕也不够售卖的。其他人不说,到时我就会先‘中饱私囊’买下三本。我三个儿子都在读书,一个童生今年没过院试。”

赵麟听后,爽朗一笑:“那我便为三个公子多写几句鼓励的话。”

“哈哈,多谢,多谢。”那位李管事感激一礼。

赵麟不敢多耽搁时间,今晚要署名一千本文集,这活可不是一般的重。

就算有人协助,那也需要两三个时辰左右。

一想到这,他似乎已感到了手腕、腰已开始疼了起来。

等他回到家,正好碰到了中原书坊派来的两架马车。

每驾马车上,都装满了散发着墨香味的文集。

在王大石的引领下,两辆车从后门进了院子,来到了偏院的书房。

等赵麟赶到之后,一千册的文集已经齐齐整整,摆在了书房。

王大石带来了两个小厮,也走了进来。

“大石哥,今晚就要辛苦了。”赵麟看着堆成那小山一样的书籍,苦笑道。

“哈哈,最累的还得是你。来,我们开始。”

王大石说完,便指挥着两个小厮,一个负责研磨,一个负责翻开书籍的扉页,递给三少爷。

至于赵麟本人,则是端坐在那里,只管署名签字即可。

每签完一本,王大石则眼疾手快立即把它摆放到一旁。

书房内,在几根大蜡烛的照耀下,亮如白昼一般。

与此同时,归春楼。

一间贵宾雅间内,推杯换盏,甚是热闹。

若是有名人雅士看到,定会惊愕不已。

因为“三绝”“四秀”基本上全都到了。

为何用基本呢?

因为“四秀”的李凡还在魏王府关押着呢。

雅间内。

“四秀”的老大王逢,举起酒杯站起身,其他二秀也跟着站了起来,共同举杯,向“三绝”敬酒道。

“恩师,两位师叔,今日也算是一个喜庆之日,感谢你们的关心和提携。”

“对,此次我们四人的文集能够顺利发售,全靠恩师、师伯、师叔了。”

“我们兄弟敬您三老一杯。”

也难怪他们会如此振奋,据他们派出的人最新统计的情况。

他们四人的文集预定,已经达到了四千本了。

而这才只是刚刚开始而已。

如此预定量,已预示着他们的文集将要火爆了。

这不但是利益的问题,同时他们“四秀”的名气也将再次拔高一筹。

可谓是名利双收。

当然,最为让他们感到痛快的,就是能狠狠地打脸那位风头正劲的文曲星。

要知道明日就要发售了,他竟还没有一点消息传出来。

连一个发售的方策都没有。

要知道他们“四秀”不但已把上万册文集,分发到了各大书店。

而且,提前两天,他们就宴请了各大书店的掌柜。

同时,也在府城各大地点,加强了对他们这本文集的宣传。

当然,他们的目标可不仅仅是汴州府城。

他们还有更大的野心,那就是争取把文集畅销到中原其他各府。

甚至两京,以及大江南北七十二府。

仅靠他们“四秀”的人脉,还不足以支撑他们的野心,还要依靠“三绝”的人脉和影响力。

他们的恩师们,为了帮助他们,这几日已开始联络中原其他的六大府城的人脉。

争取在汴州府城火爆后,继而拓展到中原其他各府。

这就是他们“三绝”“四秀”的底蕴、实力。

一想到这,他们就忍不住大笑起来。

一个乡下来的小子,被人吹捧了两句,考取了一个案首,就真以为自己达到了人生巅峰?

这次他们倒要让他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影响力。

“恩师,这几日我一直担心那小子耍什么手段呢。谁知,明日就要发售文集了,那小子竟还没有一点的声响。”

“哈哈,以我看啊,那小子要么是怕了,要么是真没什么的人脉。”

“如此一来,看那小子以后还怎么在府城抬得起头?还是回他的小镇上去吧。”

“三秀”越说越发的得意。

倒是“三绝”显得十分平淡,他们三人在中原士林纵横了数十年。

经历了无数的风浪,相对而言,要比三个年轻人要稳重许多。

这时,司马中终于说话了,只见他提醒道:“你们别忘了,大宗师可是为他写了序。万万不能小觑了那小子。”

此言一出,“三秀”立即闭上了嘴。

也不知道那小子到底为大宗师灌了什么迷魂药,作为中原七府三品学政,林世海竟帮那小子作了序?

以前,这位大宗师不是不看好这小子吗?

怎么这次院试中,不但点了他的头名,还如此的提携他,简直是太不正常了。

“呵呵,可不单单是大宗师作了序。祁家的那老东西,也为其写了感言。”三绝中的另外一个老者,眼神中满是恨意。

司马中听了,神色颇为尴尬。

前两天,他信誓旦旦说,能请得动二甲进士、翰林院出身的祁修远,来为“四秀”写上一段感言,谁曾想人家直接拒绝了。

谁知,最后听说那祁老东西为那小子的文集写了感言。

得知此事后,他们“三绝”简直是气炸了。

不过,寻思一想倒也能想得通:那小子终是为祁修远那老东西写了一篇称颂他的诗词。

祁修远承了他这么大的人情,想必也是为了还人情。

“画绝”司马中,看着三人,提醒他们道:“此次你们只能成功,绝对不能失败。李凡因为冲撞魏王府一事,已让你们名声受损,此次是你们翻身的一次绝佳机会。”

当司马中提及李凡,王逢眼中闪过一丝的怨恨。

是啊,因为他这个“师弟”,他们四秀名声,受影响不小。

从这两天府城的各项活动都可以看出来,以往府城举办活动,哪个不邀请他们参加?

可今年,几乎没有人邀请他们。

每次都是他们厚着脸皮,主动前去参加的。

进入活动后,连一个贵宾的席位都没有。

这无不说明,他们四秀的声名受到了李凡案件的波及。

反观那位赵麟,虽在活动中没见到他的身影,可却听说举办的人本来邀请他了。

可惜,被他以没时间为由婉拒了。

更让“三秀”愤恨的是,哪怕是那赵麟没到活动现场,可给他准备的贵宾席,却是没有撤下来,依旧摆在那里。

如此一对比,简直令“三秀”更为愤恨,嫉妒了。

好在上天终于给他们一次洗刷前耻的机会。

此次的文集发售,正如司马老东西所说,他们只许成功,不能失败。

而今晚所收到的数据显示,很显然他们已经成功了一半。

“恩师,您说我们明日的文集,能售卖万册以上吗?若是那样的话,我们用不用,赶紧让中原书坊加紧赶印?”

王逢此时激动难耐,再次询问道。

“呵呵,若是按照预定文集的人数来看,明日应该能差不多能售卖万册以上。”司马中点了点头,颇为期待笑道。

文集发售的越多,他也能从中获取更多的好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