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没参加高考怎么了?我保送的 > 第656章 其实他那时候挺安静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656章 其实他那时候挺安静的

陆时羡认真地听着,他知道科恩伯格在生物化学和基因转录领域的地位,这样的合作提议本身就极具价值。

“这是一个极具洞察力的建议,科恩伯格教授。”陆时羡郑重回应:“‘繁缕’始终秉持开放的态度。联合培养和深度学术交流,正是我们迫切需要的。”

“我相信,在生命信息流动的‘上游’(转录调控)与‘下游’(信号传导与物质运输)之间,必然存在着我们尚未完全理解的深刻联系。”

“太好了!”科恩伯格教授脸上露出满意的笑容,他从怀中取出一张私人名片递给陆时羡。

“这是我的直接联系方式。我的助理下周会与繁缕研究院的相关负责人对接,我们可以开始探讨具体的合作框架。说真的,陆,我很期待看到‘繁缕’还会给我带来怎么样的惊喜。”

前来道贺的顶尖学者们不再仅仅停留在礼貌性的寒暄,而是深入探讨着技术细节与合作可能。

许多人都清晰地意识到,这位新科大奖得主,其影响力早已超越了单一的植物学领域,他所引领的交叉前沿学科浪潮,正席卷向生命科学的更广阔深海。

......

金陵,紫金山麓。

国家天文台的员工食堂里,傍晚的余晖透过巨大的落地窗,为喧闹的空间涂抹上一层暖金色。正是晚餐时分,穿着各色工装的研究员、技术人员三三两两聚在一起,餐具碰撞声和交谈声混杂成一片充满生活气息的交响。

陈依依端着餐盘,在靠窗的位置坐下。

陈依依端着餐盘,在靠窗的位置坐下。她现在是天文台星系宇宙学研究中心的一名副研究员,专注于银河系结构与动力学研究。

刚结束一天繁重的光谱数据分析,她有些疲惫地揉了揉眉心。

此时,晚上七点整。

悬挂在立柱上的电视正在播放着整点新闻。

“各位观众,现在是燕京时间晚上七点整。下面关注本台记者从沪上发回的最新报道,今日在沪上西岸美术馆圆满落幕的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上,我国科学家再次成为全球瞩目的焦点。”

“在备受瞩目的\"科学新前沿\"特别环节,我国植物病理与遗传育种实验室主任、繁缕研究院院长陆时羡作为首位受邀嘉宾发表主题报告。”

“其团队近期在《自然》《细胞》同期发表的\"超敏生物传感器\"与\"智能沉默弹头系统\"研究成果,开创了作物智能免疫防护的全新范式。”

“这项突破性技术实现了三大创新:其一,通过仿生设计的超敏生物传感器,可在单分子水平快速识别病原体;其二,基于逻辑门控的智能沉默弹头系统,能够精准清除特定病原;其三,构建了完整的\"感知-判别-执行\"智能防护闭环。”

“论坛会长、诺贝尔化学奖得主罗杰·科恩伯格教授在会后表示,这项研究代表了生命科学与工程技术交叉融合的最新成就,为全球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技术路径。”

“值得关注的是,这已是陆时羡院士继获得诺贝尔奖后,在交叉学科领域取得的又一重大突破。据悉,论坛期间已有多个国际顶尖研究机构与繁缕研究院达成合作意向,共同推进该项技术的深度研发与应用推广。”

“专家表示,这项突破不仅展现了我国在生命科学前沿领域的创新实力,更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现代化转型升级提供了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当听到“沪上”、“世界顶尖科学家论坛”这几个关键词时,陈依依下意识地多看了一眼屏幕。

画面切换至论坛主会场,一个她既熟悉又似乎有些陌生的身影出现在聚光灯下。

他正站在演讲台前,身后巨大的环形屏幕展示着复杂的分子结构和动态模拟图,他本人则神色从容,用清晰流畅的母语阐述着他的研究。

陈依依握着筷子的手停顿在半空,一时间有些恍惚。

屏幕上那个自信沉稳、与世界顶级科学家们谈笑风生的学界领袖,真的就是初中时那个总是安静坐在桌上,埋头做题的少年吗?

记忆的闸门轰然打开,那个穿着蓝白校服、眼神清澈的模样,与此刻屏幕上穿着正装、气度非凡的形象重叠在一起,产生了一种奇异的不真实感。

“哎!依依,快看!电视上那个人……”坐在她对面的同事周薇,一位性格活泼的射电天文工程师,猛地用筷子指向电视,声音因惊讶而提高了八度,引得旁边几桌的人都望了过来。

“我的天!这不是你那个初中和高中同学吗?就那个……那个得了诺奖的陆时羡?!”

周薇这一嗓子,瞬间让她们这张小餐桌成了食堂的焦点。

附近几个相熟的同事也纷纷端着盘子凑了过来。

“真是他!依依,你之前说过和他是高中同学,我还没太当真……”旁边行星科学组的张研究员推了推眼镜,盯着屏幕啧啧称奇:“好家伙,这又搞出这么大动静?《自然》《细胞》双响炮!还给不给我们这些普通人留活路了?”

“单分子检测?逻辑门控?这说的都是啥?”一位搞天文仪器硬件的工程师挠了挠头,虽然听不懂具体技术,但丝毫不影响他的震撼。

“听着就很高端!能在那种场合做开场报告,这分量……了不得啊!”

周薇更是激动地摇晃着陈依依的胳膊:“依依!你居然和这种大神是同学!快说说,他初中的时候是不是就特别变态?是不是走路都在看书?睡觉都在想公式?”

陈依依从恍惚中回过神,看着同事们一张张充满好奇与惊叹的脸,无奈地笑了笑,脑海中浮现的却是那个上次在观测站与她一起讨论星空与未来的身影。

她轻轻拨开周薇的手,语气带着一种连自己都未曾察觉的复杂情绪:“他……其实那时候挺安静的,也没那么‘变态’。就是做题……额,思考问题比我们深很多,想得也远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