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做战神 > 第623章 惊天技法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张阿难听着李二所言,心中不禁暗自嘀咕:这话说得也忒过分了些!毕竟房俊可是立过不少功劳之人啊!然而,身为臣子,他也只能遵命行事。

于是,张阿难赶忙前去邀请闫立德,并一再叮嘱要尽快赶来。因为他深知,此次事件对于那些工匠们来说,或许将成为一次难得的机遇。

李二作为一国之君,自然不会被所谓的儒家思想所束缚。在他眼中,一切只看是否有用处,而并非执着于某种特定的理念或方法。

尽管读书人们对工匠往往嗤之以鼻,但李二却格外看重他们,特别是在房俊屡次展现出非凡才能之后,更是深刻认识到工匠的重要性。

想想看吧,无论是马蹄铁还是食盐,哪一样不是依靠匠人们的精湛技艺才得以问世?又有哪一样不曾给大唐带来巨大的利益呢?

“陛下,此事若让工部知晓,恐怕......”张阿难当然不傻,他清楚地意识到李二虽然善于破格提拔人才,但如今的工部早已问题百出。

若是让世家大族掌控了这种新颖的绘画技法,恐怕只会令其势力更为强大。

实际上,工匠技艺之所以逐渐消逝,原因不仅在于他们过于珍视自己的手艺而不外传,还因为许多技术都是通过口头传授或是简单的文字描述来传承的,并没有详细的图纸指导。

有些所谓的图纸可能极其晦涩难懂,充满了高深莫测的意境,但若真要按照这些图纸去制作,结果往往会变得面目全非。

然而,如今有了这种新颖的绘图方法,技艺传承必将迎来一场巨大的变革。甚至可以说,整个大唐的工匠体系都将因此彻底崛起,成为足以与儒家相媲美的显学。

对于一个王朝来说,工匠究竟具有多么重要的意义?这一点旁人或许并不清楚,但李二心里可是再明白不过了。

想当年,隋炀帝能够开凿那条贯通南北的大运河,靠的便是众多巧手能匠的鼎力相助。

要知道,挖掘一条运河绝非易事,更不是轻轻松松一句话就能搞定的事情。其中涉及到的可行性研究、河道走向等方方面面,都需要经过反复斟酌和推敲。

毕竟,像这样历经华夏数千载岁月验证的旷世奇功,又怎会是随随便便就能成功建造出来的呢?

此时此刻,李二正全身心地投入到一项伟大的事业之中——修建宫殿。目前他所处的太极殿地势低洼,环境阴冷潮湿,这使得李二常常感到身体不适。

而如今有了房俊提供的精妙设计图稿,也许这座大殿将会变得更加气势恢宏。闫立德或许能够完美地呈现出自己内心的所有构想。

\"那就只传唤闫立德和阎立本两兄弟前来吧,至于工部......\" 李二的话语戛然而止,但其中蕴含的杀意却不言自明。

说起工匠技艺,大唐与隋朝相比简直是天壤之别。隋朝可谓是名副其实的\"建设狂人\",不仅开凿了大运河,还实施了迁都计划,将都城迁至洛阳。

此外,隋朝的战船更是举世无双,尤其是隋炀帝南巡时乘坐的巨型龙船,堪称当时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战船。

张阿难听后,急忙点头应是,随即转身离去。他深知李二必定是发现了某种至关重要的事物,而此物具有足以改变整个大唐局势的力量。

“真是不明白,房驸马的脑子是如何长得,想出来的东西竟然屡次惊动皇帝,真是太厉害了。”

张阿难转身离去后,李二则又一次将目光投向那张神秘的图纸之上。随着时间一分一秒过去,他愈发觉得心惊胆战——这张图纸实在太过精细繁复!

图上密密麻麻地布满了各式各样的标注符号,仿佛每一个细节都被精心雕琢过一般。

更令人惊叹不已的是,这份图纸竟然将构建城门所需经历的各个环节逐一拆分,并给予详尽无比的注解说明。

如此一来,工匠们只需依照手中那份属于自己负责部分的图纸去施工操作即可;只要严格按照图示要求执行到位,便绝无可能出现丝毫偏差失误之虞。

然而反观当前正在进行中的工程现状却让人倍感棘手:由于许多时候必须亲力亲为监督把关方能确保万无一失(毕竟底下干活儿之人偶尔难免会出现听错指示抑或看错图纸等情况)稍有差池哪怕仅是丁点距离没把控好也得全盘推翻从头再来……

当然这并非说闫立德个人能力不足以胜任此项工作只是实际情况确实迫使其凡事都需亲历亲为而已。

\"房二啊房二果真是朕命中注定之贵人呐!正当朕犯困打盹之际岂不料竟如天降甘霖般及时送来这般新颖独特之绘图技法,待日后用于翠微风华两宫建设筹备当中必定能够大幅提升进度效率说不定无需耗费整整十年光阴即可大功告成呢!\" 想到此处李二内心不禁涌起一股难以言喻喜悦激动之情。

一座宏伟壮观的宫殿的拔地而起,往往需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更别提在这个青砖烧制技术尚不成熟且充满挑战的时代背景之下。

然而,房俊所绘制出的精妙绝伦的设计图稿却使得整个工程进展得异常顺利。一旦这张图纸得以完美呈现,接下来便可依循计划有条不紊地展开施工,毫无疑问,绝对不存在任何需要重新翻工的可能。

\"要不干脆邀请那位年轻人亲自参与设计环节呢?\" 李二不禁心生期许之情,如果能够让房二担纲此次设计重任,想必还会带来更多令人眼前一亮的创意和惊喜吧!

毕竟,房俊的思维方式确实独树一帜,与众人迥异。

正当此时,一阵突如其来的喷嚏声打破了宁静氛围——原来是房俊正全神贯注于研究手中的图纸时,身体不由自主地做出了反应。

他一边擦拭着鼻子,一边流露出一种颇为尴尬丑陋的表情,并喃喃自语道:\"究竟是谁......\"

……

闫立德,身为大唐的匠作大监和工部尚书,此刻神情凝重至极。因为要建造一座宫殿绝非易事,不仅要追求气势恢宏,更得兼顾稳固与安全。

可以说,这座宫殿必须完美无缺——既要美观大方,又要舒适宜居。

而此时,阎立本就在一旁,兄弟二人皆苦思冥想、愁眉不展,显然碰上了棘手难题。阎立本说道:\"兄长,如果按照这样画图,届时咱们恐怕非得亲临现场不可,否则那些工匠看不懂图纸,极易犯错。\"

\"没错啊!可这也是没办法的事儿,要不就只能在文字说明上下足功夫了。\"闫立德深感无奈,毕竟许多匠人并不识字,即便识得几个字,也难以读懂他所撰写的解说文字。

\"那工部那边情况怎样?匠人的培养进展如何呢?\"闫立德忧心忡忡地问道。

闫立德所能想到的解决方案,便是尽快地去培养那些匠人,好让他们能够识文断字。

毕竟只要这些人具备了基本的文化素养,那么无论是日常交流还是工作都会变得相对轻松些。

然而此刻,阎立本却是满脸怒容,很明显工部目前的进展并不顺利。

只见阎立本瞪大眼睛说道:“兄长,您可知道吗?那些匠人都是从全国各地匆忙赶来的,其中有许多人甚至连官话都听不懂!”

听到这里,闫立德不禁愣住了,他完全没料到会出现这样的情况。沉默片刻后,他才喃喃自语道:“这......这可如何是好啊?”

接着,阎立本无奈地叹息一声,解释道:“这确实是个棘手的问题啊,你应该也清楚,匠人们之所以难以传承技艺,很大程度上正是由于他们大多并非读书人出身,更多的时候靠的是师傅言传身教、手把手地教导。所以,很多匠人根本就没有学习识字的机会和意识。”说到此处,阎立本又是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脸上满是忧虑之色。

要知道,不读书又怎能懂得官话呢?而大多数技艺精湛的工匠往往也只在特定的地域范围内活动。如此一来,想要让这些人学会识字简直比登天还难,可以说是难如登天呐!

“可是这些人不识字,这件事根本就没有办法进行下去,工部的人人手不单单是用在这里,开荒,水力等等都需要我工部,还有各种农具都需要工部,就连军械也……”

工部之中确实有许多饱腹诗书、才华横溢之人,但他们每个人也都肩负着各自不同且重要的使命与责任。

“若是存在一种简洁明了的图纸该多好啊!”有人感叹道。

“不要再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啦,古往今来那么多圣贤前辈都未曾创造出那样的东西,以你我之力又怎能做到呢?”闫立德语气平静地说道,言语间流露出一丝深深的无奈。

阎立本心知肚明,闫立德的许多精妙设计往往由于难以通过语言准确传达给他人,最终只得被迫做出改动。

毕竟设计这门学问太过高深复杂,其中许多奥妙之处绝非三言两语便能够阐释明白的。

“罢了罢了,还是别再胡思乱想了,这个设计方案怕是只能舍弃掉了。如今我们实在是心有余而力不足啊!”

闫立德满脸不舍地放下手中的图纸,然后重新拿起笔来,开始构思新的替代方案。

“阿郎,张将军来了。”门外以家仆来禀告,让闫立德微微蹙眉,最近他都很少出门,就算有事情要办,也是让阎立本去。

“张将军,是哪位张将军?”听到这个名字,闫立德不禁微微蹙眉,心中暗自思忖着。他实在想不起有哪位姓张的将军能让自己如此重视。

“是张阿难张将军啊!”侍从的回答如同一道惊雷,在闫立德耳边炸响。

蹭的一下,闫立德猛地站了起来,脚步匆匆地朝着门外走去。张阿难,那个传奇般的人物,竟然来到了他家!

要知道,张阿难可是大唐唯一的阉人将军。仅凭这一点,就足以证明他的与众不同和非凡之处。闫立德心中涌起一股敬畏之情,迫不及待想要见到这位名震天下的将军。

“张将军,见谅则个见谅则个……”闫立德一边快走,一边喃喃自语道。他领着阎立本一同走出房门,目光急切地搜寻着张阿难的身影。

终于,他们看到了正端坐在大厅一侧的张阿难。只见他身姿挺拔,气宇轩昂,散发出一种威严而又沉稳的气质。

张阿难见闫立德到来,缓缓起身,轻声说道:“无妨,闫尚书在家便好。我此次前来,乃是奉陛下旨意行事。”

张阿难的话语简洁明了,直接切入正题。闫立德心头一紧,他知道这次召见肯定非同小可。

尤其是涉及到那两座宫殿的事情,已经拖延了好些时日,但设计图却仍未完成。他不禁担心起李二是否等得不耐烦了。

“陛下召见,不知是何事呢?”闫立德的声音略带一丝紧张,眼神中透露出对未知的担忧。他暗自祈祷着希望不要因为工程进度而受到责备。

尽管李二向来听从他人建议、行事顺遂,但追求宏大功业却是所有帝王共有的癖好。

张阿难理解闫立德内心的忧虑。“这并非坏事,而是一桩天大的好事,等你们到了便知晓一切。”

“好事?”阎立本不禁感到困惑,在一片荒芜之地修建宫殿,此时怎会有所谓的好事呢?自古以来,那些大规模兴建土木工程的皇帝,在世人眼中都算不上贤明之君。

“当然是好事啊!房驸马来了数百张图纸,陛下看后惊讶地发现,那竟是一种前所未有的绘画技法。二位最好尽快过去一探究竟,如果确系崭新的画法,说不定能够提升工匠们的社会地位......”

“什么?”闫立德与阎立本不等张阿难把话说完,便惊愕得站立起身,双眼紧盯着张阿难不放。

“陛下确实如此所言,所以你们赶快行动吧,此事关系重大。”张阿难并未心生不满,他深知这件事情对于工部来说意义非凡,甚至可能导致工匠的身份地位大幅上升。

\"走,现在就走......\" 闫立德情绪激昂得浑身发抖,说话都不利索了。只见他一边喊着,一边脚步匆匆地向前奔去。

\"闫尚书,您的靴子!\"一旁的侍从急忙喊道。原来由于闫立德跑得太过匆忙,竟然把一只靴子给弄丢了。

然而此时的闫立德根本无暇顾及这些细节,头也不回地继续往前冲,并大喊:\"张将军等我一会儿,我去换换衣服......\"

没过多久,闫立德便重新出现在众人面前。此刻的他已换上整齐的官服,但可能因时间紧迫,其着装略显凌乱。

\"闫尚书我们不急。\"看着眼前这位心急如焚的工部尚书,张阿难感到十分无奈。

\"某很是着急啊!\"闫立德皱紧眉头说道。事实上,他确实非常焦急。

过去所采用的绘画技法实在过于复杂困难,即使以他这样高超的技艺水平,最终还是陷入困境无法突破。

这种感觉就如同面对后世那些精美的效果图一般——尽管画面极美,但要想真正实现却无比艰难。

没有施工图和平面图支撑,效果图根本看不懂的,旁边就算有很多文字描述,也不行不是。

闫立德撒丫子杀到皇城进入皇宫,此时李二就在御书房,此时还在研究各种图纸,似乎图纸上面有着数不清的秘密一样。

张阿难刚想要开口说话,却被闫立德连忙伸手制止住了。只见闫立德与弟弟阎立本一同弯腰拾起散落在地的那些图纸,并仔细端详起来。

“天啊!这......”阎立本不禁轻声惊叹道,声音中充满难以置信之情,身体甚至因为激动而微微颤抖着。

原来眼前这些图纸所描绘的设计方案,正是他曾经苦思冥想、渴望能够实现的构想啊!然而过去无论怎样努力尝试,他始终束手无策,无法将其付诸实践。

如今竟能亲眼目睹如此详尽且真实可行的实物图纸,怎能不让他震惊万分呢?

此刻,就连一向沉稳睿智的闫立德也不禁面露惊愕之色,心中暗自思忖:“难道说,这些竟是房驸马所绘制出来的不成?”

这样精妙绝伦的图纸实在令人叹为观止,它不仅清晰明了地勾勒出每一个细节,更难得的是每份图纸均呈现出三个不同方位的视图,使人一目了然便可知晓其中所绘何物以及具体施工方法。

“没错!~此乃房驸马刚刚命人送回府中的,听闻这些皆是关于天津城的规划设计图稿。闫尚书,莫非您看出些端倪来了?”张阿难满心疑惑地问道。

尽管房俊以才情出众声名远扬,但毕竟仅限于文学领域的卓越成就;至于在工程建筑方面是否具备过人之处,尚未有所展露。尤其像阎立本这般精于工事之道的行家,自然深知其中奥妙所在。

“问题太大了啊!!!”闫立德口中喃喃自语着,脸上的神情变得无比凝重。

“到底怎么回事儿?难道那图纸有什么不妥之处吗......”

闫立德看到张阿难似乎有些着急上火,便意识到自己刚刚说的话可能引起了误会。

“不不不,那图纸毫无问题!倘若绘制此图之人真如房驸马一般,那么此人绝对堪称我工部之天才啊!对了,此人如今可有官职在身?若无,我定当竭力将其招揽至我工部麾下!”

呃...听到这话,张阿难顿时满脸郁闷——这些家伙总是如此,遇到点好事儿就喜欢大惊小怪、咋咋呼呼的。

“陛...下...”正当张阿难准备松一口气时,却见闫立德突然扑通一声跪倒在地,然后满脸悲伤地咆哮起来。

李二也被这突如其来的一幕吓得不轻,身体不由自主地向后退缩了一下。

“闫爱卿,你这又是何意呢?快快起身说话吧!”李二定了定神,开口说道。

闫立德直接五体投地“陛下,请您将房驸马调回来,臣请求让他加入我工部,做一个工部侍郎。”

“啥玩意?”李二一脸呆滞的看着闫立德,让房俊去做工部侍郎,这个想法是可以的,但实现起来有点难度啊!

“陛下,房驸马简直就是我工匠的天才,这种图纸的画法简直开创了我工部的一道,还请您一定要可怜可怜我工部啊!”

闫立德竟然说出这样的话,李二着实大吃一惊。“这些图纸难道真有如此之妙?”

闫立德身旁的阎立本也随即跪地叩拜道:“陛下,岂止是妙啊!倘若此图能早一千年问世,那它必将成为华夏工匠们的祖师爷;如今得以现世,则堪称工匠心目中的奠基伟人,更会是日后所有技艺使用者所敬仰的恩师,当之无愧的未来工匠祖师!”

听到这里,李二不禁暗自吞咽口水,心中甚至生出一丝艳羡之情。毫无疑问,他确实心生向往,毕竟历史长河中名垂青史的皇帝不在少数,但与那些开创宗派流派的祖师爷们相较而言,似乎总是稍逊一筹。

若以后世之言形容,便是略显庸俗了些。好比墨子、孔子等人,哪怕历经数十朝皇帝更迭,朝代兴衰更替,他们依然不会遭人诋毁,反而被世人铭记于心。

“然而此事颇为棘手,你们也知晓他乃一名道士,隶属道门中人,于名份上来讲......嗯哼......”

李二心中暗自思忖着,他与房俊之间的关系确实颇为复杂。房俊既是自己的女婿,但从道家的名分上来讲,又是自己的师叔。如今若再加上一个工匠的头衔,那便愈发让人感到困惑了......

\"无妨,爱卿不必担忧。\" 李二摆了摆手。

\"臣亦乃儒家门徒,深知技艺之道并无界限。此种技法一旦问世,必定会吸引众多工匠竞相追逐。届时,朝堂之上的工部必将成为工匠们心目中的正宗流派......\"

说到此处,闫立德戛然而止,似乎意识到接下来的话太过震撼。

李二突然起身,目光依次扫过闫立德和阎立本,然后缓缓开口道:\"暂且将此技法封锁起来,莫要轻易外传。待筛选出那些对朝廷忠心耿耿之人后,再派往雍奴城。阎立本啊!此事就交由你来负责领队吧。\"

李二思考问题的方式与闫立德等人有所不同,他并不像他们那样仅仅着眼于眼前的利益或好处。对于李二而言,更重要的是要权衡利弊、考虑最终的受益者究竟是谁。经过深思熟虑之后,他才做出如此决定。

\"陛下...这岂不是...阎立本心有疑虑地看着李二欲言又止。

“朕没有说不传授,只是暂时不能传授,传出消息,想要这种技法,就必须贡献一些技艺。”

咕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