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我在大唐做战神 > 第625章 水泥惊现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程处默和尉迟宝琳的确非常忙碌。特别是程处默,近来一直忙于与商人们联络沟通事宜。自从运河贯通以后,从雒阳到扬州的那段河道变得异常繁忙;

然而相比之下,向北行驶的这一段却显得冷清许多。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在于北方地区刚刚恢复平静没多久,而在此之前,蛮族经常南侵抢掠。

由于担心自身安全问题,所以北上的商旅行人相对较少,毕竟没人愿意拿自己的性命去冒险。

至于尉迟宝琳,则稍显逊色一些。不过他近期同样也在努力做事,四处寻找各类资源。其中,死鱼便是他关注的目标之一。

通常情况下,海边的渔民以打鱼为生,但有时候他们捕获的鱼类数量过多,而又缺乏腌制鱼肉的技术,因此大部分的鱼只能被丢弃。

值得一提的是,这个时代的鱼类资源显然比后世要丰富得多,这种程度的损耗并不会产生太大影响。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鱼因为无法食用,在被捕捞上来后,渔民们便将其随意扔弃在岸边。

当尉迟宝琳前去联系采购死鱼时,那些渔民纷纷流露出奇怪的神情。或许对于他们来说,有人前来收购这些原本被视为无用之物的死鱼,着实让人感到费解和诧异!

此刻尉迟宝琳的脸色也略带几分怪异,面对渔民们异样的目光,他心中不禁暗自思忖着接下来该如何应对。

“竟然能有几十万斤啊!不过大部分都是鱼骨头呢。”

房俊惊讶得眼睛瞪得浑圆,他实在没料到会有如此之多。要知道,海边的百姓生活并不容易,由于无法从事农耕,他们只能依靠捕鱼维持生计。

“没错!数量相当庞大,小三,如果用不完的话,我可以去......”

“肯定用得上,让他们尽量多打捞些吧,即使那些吃不完的鱼也无妨。”房俊怎会嫌弃太多呢?对他来说,只需将这些鱼烧成灰烬,便可制成优质的肥料。

不仅如此,石墨灰烬同样能当作肥料使用,再搭配适量的磷肥以及农家肥,完全足以让土地变得富饶肥沃。

至于化肥嘛,目前房俊确实束手无策,但制造一些假冒伪劣的化肥倒是轻而易举。即便这些肥料质量欠佳,其效果依然显着,毕竟大唐尚未形成关于化肥的概念。

尉迟宝琳不禁感到些许苦闷,尽管那些物品价格低廉至极,但再怎么说,那也是真金白银呀!

“小三,你确定要搞这么多?”

“这并不算多!以后你会嫌少的”房俊很清楚,想要让雍奴尽快发展起来,唯一的办法就是用化肥。

可是化肥属于化学反应啊!而大唐根本就不存在什么化学工业嘛。

不过尉迟宝琳倒也并没有对此表示否定,因为他心里很清楚,房俊行事向来都是有条不紊、绝不会胡来,既然如此说必定是有着自己的全盘计划。

\"小三啊,只要你心中有数那就行,反正我呢已经在那个地方建好一座砖窑啦。\"

房俊微微颔首,表示认同,同时说道:\"石墨灰烬虽说可以用作肥料吧,但其肥力终究还是有限的;相比之下呢,那些死去鱼儿的骨头里却蕴藏着大量的磷元素哦,可以说是绝佳的优质肥料哟!\"

对于肥料这件事情,房俊一直都极为关注和重视——没办法呀,如果不在这个方面寻求突破与革新,那么想要让雍奴得到良好的发展几乎就是痴人说梦!

即便他手上握有所谓的独家秘方又如何?毕竟光有配方也是无济于事滴,因为制造肥料所牵涉到的方方面面实在太多,单就拿其中最关键的氮肥来说吧,要想成功地将其研制出来难度系数简直不要太高!

不过过磷酸钙这一类的倒是可以尝试一番,要是能成功,到时候雍奴或许能发展的不错,有肥料支撑,加上不断有海鱼的尸体补充其他的,加上石墨灰烬,或许会让雍奴的土地不断的恢复肥沃。

雍奴的土地其实并不算贫瘠,主要是长期没有耕种,导致肥力在流失,要是能长期补充肥力,或许能恢复。

“小三,你真的要很多的话,那地方还有不少的,我去联系一下?”

尉迟宝琳敏锐地察觉到,房俊似乎对那些死鱼有着非同一般的重视程度。尽管他并不知晓其中缘由,但基于过往与房俊一同历经的种种事迹,许多旁人眼中看似无望之事,最终却都在房俊手中化为现实。

如今的尉迟宝琳坚信,但凡出自房俊之口的话语,必定能够成真。

于是,他毫不犹豫地说道:\"老大,无论需要多少死鱼,我们都要不遗余力地去获取!不仅如此,我们还可以沿着海岸线寻找更多资源。只要有办法弄到,统统拿下!\"

要知道,荒地所面临的最大难题便是水土流失。水土流失导致大量肥沃土壤被冲走,而想要恢复这些失去的肥力,最佳途径莫过于借助海洋的力量。

然而,这里所说的并非像后世那般对海洋进行掠夺式开发,而是以一种更为温和、渐进的方式,将海洋中的肥力引入陆地,从而在海洋与陆地之间构建起一个全新的生态循环环节。

这个环节既不能一蹴而就地打破原有的生态平衡,也不能操之过急,必须循序渐进地推进,逐步做出改变,以促使海洋和陆地达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均衡状态。

即便是在科技发达的后世,这样的目标也难以轻易实现;但也许,在大唐这个时代,凭借着众人的智慧和努力,真的有可能创造奇迹。

后世的科技太发达了,打捞的太厉害,大唐打捞能力是很有限的,就算是捕杀,数量也是极为有限的,不会破坏海洋的生态。

而那些海鱼制作成肥料,或者是被人吃了之后,肥力就会回到陆地,海洋中还有很多不能食用的鱼类,这些以前是无人要的,现在也能进入陆地。

“小三啊,如此巨大的开销实在让人为难呐!并非兄长我不信任你,但......”尉迟宝琳心中着实担忧房俊行事过于激进,恐有不测之虞。

修造城池这般惊天动地之事,连李世民都未必敢轻易尝试,而房俊居然敢去做,还选用青砖筑城。

至于收购海鱼一事更是前所未闻,无人胆敢涉猎其中,偏偏房俊不仅做了,且大规模收拢。此举无异于以一人之力撬动整个世界。

然而面对这些质疑和担忧,房俊显得满不在乎。诚然,大量收购那些腐臭鱼虾确实耗费甚巨,但绝非单纯亏本买卖,实则蕴含着巨大商机。

只见他嘴角轻扬:“稍待片刻,小弟又想到一个绝妙主意,说不定还能开辟出另一桩大买卖呢!”

尉迟宝琳闻言愕然,海鱼竟也能做成生意?他狐疑道:“小三,此事当真靠谱?若是可行,愚兄能否一同入伙?”

房俊欣然应道:“那是自然,尉迟家族若有意向自可参与其中。”

尉迟宝琳凝视着房俊,沉声道:“小三,我说的并非尉迟世家,而是我本人可否加入?”

房俊放下手中的毛笔,看向尉迟宝琳。

“老大,你这是何必呢?难道真要像那个典故里讲的那样,整天担心天会塌下来吗?”

程处默所经历之事,令众多勋贵子弟感触极深。尤其是武家发生的那些事,更是让他们忧心忡忡。

许多庶出之子意识到,若不努力奋斗,恐怕未来前途渺茫。于是,越来越多的人不再坐以待毙,而是希望趁家中长辈尚在世时,着手构建属于自己的势力。

事实上,无论是武家还是程家的变故,都使得勋贵家族中的庶子们陷入恐慌。尉迟宝琳虽身为嫡长子,但他同样有继母。

谁也无法确保,日后尉迟宝琳是否会因某些变故而有所改变,届时能否顺利承袭国公之位,实在难以预料。

“三弟啊,咱们情况不同。你现在已是侯爵,即便无缘国公之位,凭你自身本事,他日必有所成。可我们这些人呢,如果丧失了爵位继承权,顶多就是个伯爵罢了。况且,以我们的才能,又能有何作为?到时......”

这种来自传承的压力,乃是每个勋贵都无法回避的问题。

房俊深深地吸了口气,然后缓缓说道:“老大啊,你们如今已经成为了宗师级别的人物,未来必定会成为镇守一方的大将。这爵位嘛,肯定是属于你们自己的,旁人想都别想!

哪怕是程叔父,也绝对不会把爵位让给程处弼那小子的。毕竟,你们尉迟家可不像其他家族那样,有世家插手,没必要为此忧心忡忡。”

听到这里,尉迟宝琳皱起眉头反驳道:“正是因为我们家族没有世家背景,所以才更需要担忧啊!

程处默毫无疑问将会继承国公之位,原因就在于程处弼背后有着世家的支持。凭借他自身的能力和势力,将来完全可以自行封侯拜相,程处默自然也就高枕无忧了。”

房俊听后微微一愣,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之色。他未曾料到,平日里看似憨厚老实的尉迟宝琳,看待问题竟如此透彻明了。此时此刻,房俊对尉迟宝琳不禁又多了几分钦佩。

程处默虽然长期受到崔氏一族的压制,但正因如此,他的继承人地位反倒稳如泰山。以程妖精的狡黠聪慧,必然会想尽办法谋取更多的爵位。

如此一来,程处默便可顺利承袭爵位,而程处弼则需依靠自身努力去争取功名,届时程家便能拥有两个爵位,可谓一石二鸟。

然而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尉迟宝琳的处境却略显尴尬。倘若尉迟敬德哪天突然发疯乱来,那么尉迟宝琳极有可能会丧失掉继承权。

想到此处,房俊心中暗自感叹,这世间之事真是变幻莫测、难以预料啊!

\"老大你尽管放心好了,接下来大唐肯定会有很多场战争要打,到那时咱们俩一同参战,如果运气好的话,即便最终无法继承爵位,你至少也能成为一名侯爵。说不定啊,还能出两个国公呢!\"尉迟宝琳眼中闪烁着兴奋和期待的光芒。

然而,房俊却只是嘿嘿一笑,说道:\"其实仔细想想,最多也就只能有一个人当上国公而已。毕竟皇族绝对不会允许同一个家族里出现两位国公,那样的话势力太过庞大,对朝廷来说可就太危险喽。\"

两人又闲聊了一会儿,尉迟宝琳还是忍不住好奇,想要询问到底是什么样的生意如此神秘,但房俊并未透露半分,因为此刻他满脑子都在回忆腌制鱼肉的具体方法。

就在这时,老余走进房间,手中捧着一只陶罐,罐内装满了灰白色的粉末。尉迟宝琳一眼便认出这些粉末乃是房家的独门秘方,若非关系极其亲密之人,绝无可能知晓。

否则以老余曾经作为房家家仆的身份,断不会轻易将其拿出示人。

\"公子……\"老余轻声唤道。

房俊摆了摆手,示意自己并无大碍,然后转头对尉迟宝琳说道:\"老大可是我的兄弟,没啥不能直说的。\"他毫无顾忌地坦诚相待。

接着,房俊吩咐道:\"带上这个东西,再去搞点水来,咱们一块儿试试看。\"

尉迟宝琳脸上浮现出好奇的神色,问道:\"小三啊,这玩意儿到底有啥用呢?\"

\"用处可大着呢!只不过我也不敢打包票它一定能成。\"房俊语气略带迟疑,毕竟眼前的水泥确实就是长这个样子,但实际功效如何,他心里也没底儿。

\"既然拿不准,那还不快试试?\"尉迟宝琳显得格外兴奋,因为大家都知道,出自房俊之手的物件必定是非凡之物。

灰色的灰烬倒入水中,经过一番搅拌均匀后,便堆积到了一处。

尉迟宝琳看着眼前的情景,嘴角忍不住猛地抽搐起来,这玩意儿就这么简单地完成了?开什么玩笑呢!

\"小三,你不会是在逗我吧?这难道就是你所谓的神奇之物?怎么感觉像是在玩泥巴似的?\"他半信半疑地调侃着。

房俊嘴角抽搐“不是,等上半个时辰。”

水泥的凝固需要时间,尤其是在天冷的时候凝固就越发的困难了。

“半个时辰,我就不等了,我还要赶到海边。”尉迟宝琳现在积极性很高,房俊提到了生意,那生意与海鱼有关系,他绝对算是占得先机了。

\"老大,您放心去吧!我稍作准备便立刻赶去与您会合。\"房俊深知,眼前的水泥仅仅是个开端,而接下来还有更多的事情等待着他去完成。不仅如此,鱼肉亦是其中关键的一环。

大唐若想繁荣昌盛、国富民强,绝不能仅限于追求物质财富的累积,更应注重百姓日常生活中的饮食品质提升。

长久以来,海鱼因其稀少珍贵而被视为高级食材,如果能够让普通民众也品尝到这份美味佳肴,那才算得上是真正意义上的富饶。

说到底,富裕的根本还在于人们最基本的需求——衣、食、住、行。当交通工具得以广泛应用,或是原本昂贵的高级食材变得平易近人时,国家才能实现真正的富强。

此刻,老余将那袋沉甸甸的水泥小心翼翼地放置在地上后,便如同守护稀世珍宝般寸步不离。无论房俊如何劝说,他始终坚定地站在那里,表示绝不离开半步。

\"好吧,既然你执意如此,那就随你吧!\"房俊无奈地摇了摇头,转身离去,继续投入到自己未竟的事业当中。

然而,这次他并未像往常一样拿起传统的毛笔,而是选择了一支精致的鹅毛笔。这种笔尖相对细小的笔具,可以写出更为细腻小巧的字体,同时也减少了对纸张的耗费。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房俊不停地奋笔疾书,仿佛不知疲倦一般。渐渐地,他感觉整只手臂几乎快要废掉,但内心却明白这是一个异常艰巨且充满挑战的过程。

终于,在不知过了多久之后,伴随着\"砰\"的一声巨响,房门突然被人猛地撞开......

\"公子,您简直就是神啊!\"老余满脸喜色地冲了进来,一进门便迫不及待地开口赞叹道。

听到声音,房俊嘴角微微翘起,眼中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得意之色。他心中暗自思忖:\"看来这次的实验算是成功了。\"

“看来还不错!”

果然,只听老余继续说道:\"公子,水泥已经完全凝固了!我刚才亲自尝试了一下,其坚固程度简直可以与石头相媲美!\"

房俊点了点头,表示认可,但脸上并没有表现出太多的惊讶。毕竟,对于拥有后世知识和烧制手段的他来说,让水泥产生质的变化并非难事。

而且,他所使用的原材料均货真价实,这样制作出来的水泥效果自然不会差到哪里去。

然而,老余似乎对这个结果异常兴奋,甚至有些激动得手足无措。他颤抖着声音问道:\"公子,您竟然只说是'不错'?这等神物岂止如此!它的出现必将改变整个筑造世界的格局!\"

面对老余的追问,房俊只是轻轻一笑。他当然清楚水泥的价值所在,但在他看来,这不过是众多发明中的一项罢了。

毕竟,在他那个时代,水泥的强度远胜过于普通石头,想要将其击碎也绝非易事。

想到这里,房俊缓缓站起身来,拍了拍老余的肩膀,安慰道:\"不必激动,老余。虽然此次的成果确实令人满意,但我们仍需不断探索、改进,争取创造出更为卓越的水泥。\"

老余深以为然地点头应道:\"公子所言极是,属下定当全力以赴,协助公子完成更多伟大的发明!\"说完,两人相视一笑,仿佛看到了未来无限的可能。

房俊轻笑一声,后世可是有特种水泥的,与之相比,这个也真的只能算是不错而已。

后世的特种水泥可是能在海底浸泡数百年不坏,防水效果也是达到了极致的,在海底都不会出现渗水的。

眼下这些水泥还是太差,尤其是在防水方面。

“那就是很好!”

房俊很敷衍的开口,烧制水泥他没有亲自去,主要负责的就是老余,唯一掌握配方的也只有老余和他。

“公子,你不觉得您非常的敷衍吗?”

“不觉得,我说的口罩你们带了没有,传令下去,水泥厂的工人,工钱是其他地方人的三倍,他们是拿命在做事。”

房俊非常大方,水泥这东西的出现,或许会改变历史,今后使用水泥的地方也会很多,水泥厂今后会一直运转,但烧制水泥,对工人的伤害很大的。

“公子仁义无双,我会传令下去的。”

老余很是感动,烧制水泥是一份长久的事业。

很快水泥的出现就已经传遍了雍奴,无数人都称之为神物,更有甚者得知之后就想到了天津城,一个个都激动的雀跃起来。

“太好了,要是能用到天津城上面,天下何人能破开天津城。”

“就是,若是用水泥建造城池,我们就真的安全了,比世家的城堡都要安全。”

“可不就是!估计很快世家就会跑来找房驸马购买水泥了。”

一众百姓都与有荣焉,一个个露出了自信的笑容。

房俊到来不过十日,可整个雍奴的百信都有了质的变化。

雍奴的变化正在一点点的扩大,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水泥的出现或许很有跨时代的意义,但对很多人来说是一个去处,赚钱的去处。

水泥很好用,这一点就连百姓都能看出来,更何况是世家,想必世家很快就会过来采购,世家的城堡一直都是世家最后的防护线,没有可能放弃的。

有了如此坚固的水泥,他们不可能放弃的,甚至还会重建古堡,将其换成水泥青砖的。

果然就在水泥传出的时候,卢家传话了,卢家要修筑卢家庄,为了更好的应对北方蛮族。

很快五姓七望其余几家都放出风声,并且派出族中弟子北上与房俊商议大事。

“小三,我嘴皮子都磨破了,结果还是比不上你拿出来的一项技艺。”

程处默一脸的哀伤,崔家托他来询问水泥的事情,这让他非常恼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