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其他类型 > 谁他娘都别想成仙 > 第89章 取死之道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一个活生生的人顷刻碎成一地血肉,在场之人无不凛然。

众人望着那滩碎肉残骨,胆小的狠狠打着寒颤惊呼一片,胆大的亦呼吸粗重冷汗直流。

恐慌弥漫间,有人不解那外门弟子为何突然被剑气斩尽,满目茫然惊惧。

也有人俨然有些见识,想要安慰身旁同门,说话时身体哆嗦不停,吐字都不清晰:

“他是观剑入魔了!这种事我见过好几次了,不足为惧,你们不要怕...”

身旁几个同门也是全身哆嗦,颤声道:

“我们当然不怕...”

“什么是观剑...入魔?”

“问得好!”那开口安慰之人哆嗦着赞了一声,却不再说话,因为他也不知道具体该怎么解释。

许念、桃夭同样张望着,桃夭目露不忍,无声叹了口气,道:

“又死了一个。”

许念开始也被惊到,不过他胆子一向不小,所以很快便趋于平静,只是心中不解:

“观剑有风险...这风险真够恐怖的,不过...那剑气从何而来?”

他倾听四周言语想要弄明原因,好在之后规避风险,遗憾的是,并没有听到有用的解释。

流淌着各种剑意气机的断剑石崖,几百人在此或近或远围而观剑,有四人所在位置最为靠近断剑石,各自闭目似在参悟,身上都有着远比旁人高深的修为气息。

随着那外门弟子凄惨死去,四人先后睁开双眼。

其中一个中年人站起身,目光环顾周围,道:

“不要惊慌。”

声音虽不大,但却清晰地在几百人耳边响起,这四字透着威严,让恐慌的众人下意识感到心安。

众弟子不禁看向那中年人,叫道:

“是执法长老,你们别那么胆小,听长老说。”

“呼...吓得我都忘记有四位长老在这里参悟了。”

“我等不知道那位同门为何会被剑气杀死,长老肯定知道!”

那说话的中年人正是承玄宗执法长老。

这位长老许念并不算陌生,曾在燕归镇见过一次,当初执法长老飞渡而来时气势凌厉惊人,令许念对他印象深刻。

另外三人能在执法长老身边,大概也是宗门长老一辈...有四位长老在此参悟,足见断剑石之不凡...许念暗暗想着。

这断剑石确实不凡,宗内传闻它存在的历史比宗门还要古老,可以追溯到三千年前玄宗时期,甚至有说在玄宗之前,此地便有断剑石存在。

而相比起来,那块如玉一般的巨石并没有几分灵性,所以真正不凡的,是那柄插入石中的青铜剑;

即便它破碎无比。

许念来此前做过功课,打听过相关信息,此刻想来不免好奇。

既然青铜剑神异非常,这么多年来为何还能存在于此?按照常理,这样的宝物不早该被那些修为强大之辈取出带走,据为己有了么?

这里面似乎存在着逻辑漏洞。

心存疑惑,许念观察起跟自己距离颇远的断剑石,忽然想起了小时候在荒野中的一些见闻经历。

丛林荒野,若有食物被野兽发现,那么野兽往往不会选择忍耐,会扑向食物以求饱腹。

这是野兽渴求食物的天性,那时并不强壮的他为了生存,没少凭此设下陷阱捕杀野兽。

而如今目中所见的青铜剑,似乎也可以将它比作荒野中的食物,许念觉得,其中道理是有几分相通的。

那么,食物既然摆在这里几千年了,如此长的时间跨度内,野兽为何不吃了它?

或许是传闻有夸大成分,这柄剑存在的时间并没有那么久...许念观察愈发仔细,试图补充逻辑漏洞。

他神色微动,察觉到奇特之处,他发现那四位长老即使所在位置最靠近断剑石,但也足足离了三丈不止;

他们为何不离得更近一些?

是不想,还是做不到?

也或许...无人能拿走它,所以几千年来,它便一直存在于此,倘若真是这样,青铜剑必是至宝...许念思绪纷呈,又有了猜测。

玄妙的剑意流淌不绝,似以此回应着少年的推断。

沉默须臾,他小声问道:“桃夭女侠可知青铜剑的来历?”

桃夭不再像刚才那么活泼,闷闷地说道:“师父有跟我提过。”

就在这时,执法长老开口言语,打断了桃夭的话:

“你等只想参悟此地剑意,却不知其中究竟厉害,我便说说具体,免得又有人糊涂死去,也免得你等惊慌失措。

“这柄青铜剑存在年岁远到不可考究,而它在此地无人能取,追其原因,便是其上所散发出的剑意太盛亦太乱。

“倘若靠得太近,此剑之剑意会悉数爆发,就如有无数剑法超绝的剑客一齐出剑,任你境界再高也抵挡不住,所以这么多年以来,它仍然存在于此。

“也因这些剑意存在,使得在此会有一定几率领悟到剑术剑法,所以如你们这些宗门弟子才会趋之若鹜。

“参悟自是无碍,但切不可尝试引剑意入体,这等驳杂剑意哪怕只有一缕入体,也是十死无生,就连我...也承受不住。

“方才那弟子便是因此而死,他能够引入剑意,算是很有悟性了,可惜死无全尸,出来一人为他清理收尸。”

言罢,立刻有弟子去清理那片血腥,执法长老盘坐下来,旁边又一位长老劝诫道:

“不要引剑意入体,这句话我想你们多少听闻过,可在观剑之时,悟性高者的意识往往会沉溺其中,便可能在不知不觉中尝试引入剑意。

“如此自以为是明悟剑意,其实是取死之道!

“众弟子需谨记,观剑亦是修行,需凝神坐守一念,切勿心念沉沦。”

两位长老一前一后发声,即是解释也是劝诫,众人纷纷称是,许念心道:

“原来观剑的风险是这般起因,而我刚刚对青铜剑的猜测倒也不差。”

执法长老低声道:“以往每日在此试图参悟剑术之人何止千数,然时至今日,却能有几人领悟出剑术?”

一位长老无奈笑了笑,道:

“再加上每年都有人因观剑而惨死,令很多人对此地敬而远之,这般下来,每日在此之人才会少去半数。

“遥想上一个参悟出剑术的,还是三十年前的燕无为,我们四人参悟多年,却是无几分收获。”

闻言,执法长老抬头望向青铜剑,默默道:

“三十年来无人能有所悟,还要过多久,才会再有...悟剑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