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诸天大唐,从玄武门开始 > 第11章 再来一场香积寺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在独孤星夜他们去武帝皇陵的时候。

安禄山正在跟着自己的那些兄弟们说着自己要去打仗的事情。

安禄山很清楚,自己这一仗是一定要打的。

因为不打,会死。

至于打了以后会怎么样,那就谁也不知道了!

“这一仗必须要打么!”

安思顺看着自己的兄弟就问了一句。

“必须要打,那个世界的安禄山造反了,而且是带了三个节度使的能号召的反!要是不打我会死的!”

安禄山不想死,所以这一仗是必须要打的!

“敌方多少兵马!”

安思顺只为了做一件事情,那就是询问地方的兵马多少!

安禄山,“十五万战兵,号称二十万大军!”

安思顺点了点头,15万战兵也算是不少了,不过他更想知道另外一个问题呢,就是安禄山做了哪三镇的节度使!

“节度了那三个镇!”

“范阳、平卢、河东!”

“河朔三镇!原来如此!这个世界的太上皇是疯了吗,居然把河朔三镇交到一人手里,这三个节度使到了一人手里,那个人不反也得反,即便他不相反,有人也会让他反的!”

安思顺已经想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了,河朔三镇也就是河北三镇,从一开始就跟中央不和的,别的不说光是清河崔氏在安史之乱之前就指出过两位宰相,可是在安史之乱之后,一连出了八个宰相,还有柏林崔氏之后出了15位宰相。在唐末宰相崔远还跟着唐昭宗一起殉国了,除此之外,还有赵俊李氏出了17个宰相,而这些全都是在安史之乱之后出现的。

而出现这种事情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河朔不平!

整个河北一地和大唐的中央一直都是不和的,整个安史之乱,后面是河北和关中的大争斗。

在整个唐朝地区,关中其实已经不再是两汉时期的富裕之地了,每年都需要从外地调配大量的资源来支持关中,而这个重担就在河北和江南的头上。

江南和河北就是大唐的两个钱袋子,只不过相比于乖巧的江南,河北则是桀骜不驯的多。

当然了,出现这种事情的原因,因为大唐是由关陇集团推出来的,关陇集团一直都是整个大唐的最大问题。

之唐朝不是没有处理过这个问题,就像是李治和他的皇后,武则天就处理掉了长孙无忌和褚遂良等人,只不过他们只是处理掉了关陇集团的代表,没有办法斩草除根,而且李唐皇室自己就是关陇集团的代言人,没有办法斩草除根了,所以只能做出一些处理领头人的手段了。

还有另外一个原因是因为理智,自己想要把武则天立为皇后,所以就把出身山东大族的王皇后和出身江南世家的萧淑妃两位原配相遇,处理了一大堆的山东贵族和江南的华族,让这两边的势力都和大唐有了间隙,这也让关陇势力更加的做大了。

总做大就让关陇集团排斥其他地方的官员来做宰相,而其中被排斥最多的就是河北。

当然了,这还是中高层,中高层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错综复杂的,大家真要细分的话,谁和谁那都是能在五代之内扯出亲戚关系的,可即便如此,河北一地也被排斥成如此那更不要说底层了当然了,这还是中高层,中高层之间的关系,可以说是错综复杂的,大家真要细分的话,谁和谁那都是能在五代之内扯出亲戚关系的,可即便如此,河北一地也被排斥成如此,那更不要说底层了,底层就更是如此了。

所以安史之乱,从来不是安禄山想要造反,而是不管是谁,坐上了河北三镇的位置,那是一定要造反的,不造反就会死。

而且安史之乱的结束,也并不是因为大唐打胜了,而是官军和叛军在关中,河洛,河北三地反复拉锯,把唐朝的精华地带打成了一地焦土。

这让唐朝的祖孙三代君主也看到了和河朔三镇的彪悍战斗力,最终做了妥协,也就是让安禄山,史思明手下的叛将,李怀仙,田承嗣,李宝臣分别担任三镇节度使,并且让藩镇的牙兵成为了有产的士兵,就是让那些牙兵再一次的成为了府兵,这才让安史之乱最终的结束。

大唐所有的将领和所有的高层,在翻阅了后世有关于天宝年间的史书之后,对这些事情就都有所了解了,所以他们都很明白这件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与所谓的后世有关于天宝年间的史书,那就要看和珅的了,在和珅那里可是有完整的24史的,只不过明史这东西可信度就有一些差了。

至于其他的事情,那还好说。

至少比明史可信一些,尤其是唐代有关于安史之乱这一边的史书,不管是正史野史,那都多的很,反正大家都在那里翻看着呢。

至于这东西到底是怎么来的,知道的人谁也不问,不知道的那就不知道找谁问了。

所以,很多人都知道史之乱到底是怎么回事?

而对于安史之乱这边的事情,大家也都非常的了解。

说白了,那就是地方矛盾和边疆策略的问题。

对于这种事情的处理,大家也都很清楚,只不过想要处理这些事情,那就必须要做一件事,而这件事就是把安禄山手里的大军打爆,只有把燕赵三镇的大军打爆了,燕赵三镇才能够真正的坐下来和中央谈。

当然了,动手的也必须是燕赵三镇。

李瑛必须要用自己手里的燕赵三镇的兵马,去打垮天宝14年燕赵三镇的兵马。

至于这么做的原因很简单,那就是不止安禄山一个人要交投名状,燕赵三镇,也需要交出自己的投名状,所以他们是必须要做过一场的。

因为如果不这么打上一场不展示出来自己的能力和忠心,那么日后在分肉的时候,燕赵三镇的人又有什么资格去分肉呢?

这一点,燕赵三镇的人也很明白,清河崔氏,博陵崔氏,赵郡李氏,这些,河北一地的,世家大族们都清楚这些事情所以他们一个个全都表示一定会玩命的,而且全都把自家的族长和嫡长子送了出来,他们是要作为大军锋头的。

双方交战的地点,李瑛也选好了,那就是香积寺。

那里本来就是大唐和安禄山进行战略大决战的地方,所以在那里再打一场香积寺之战,也是没有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