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赢官人那小子怎么没出来呢?”

苏轼离开樊楼之后才发现,岳云居然没有跟在自己的身后,这就让他有些好奇了。

他可是知道的,岳云的功夫绝对是在他身上,毕竟人家不像他是靠着吃了玉灵龙的血肉和血菩提,硬生生的把自己的功夫吃出来的。

人家岳云那是实打实的练出来的一身功夫,所以对方应该是比他强的。

现在对方却没有跟上自己,这就让苏轼有些好奇了。

不过苏轼也没有回去看看到底是什么情况。

毕竟如果遇到了敌人,自己过去了,也帮不上什么忙,可是如果碰到了自己遇到的麻烦事儿,自己过去了,那就更麻烦。

于是,苏轼就开始向着皇宫走了过去,他想要看看这里到底是个什么情况。

“这位兄台好功夫呀,在下大理段和誉,这厢有礼了。”

就在收拾台角的时候,一个一身华丽服饰的人走了过来,苏轼抬眼看了一下就确定了对方的身份应该是哪里来的权贵,一听是大理来的就立时没了什么兴趣。

因为苏轼还是很清楚,这段时间大理的历史的这段时间的大理可不是段家的人当家,而是高家的人当家,人姓段,又是来自大理,那应该就是过来请求赵宋王朝惩戒高家的,可是对于这些事儿,大宋根本就没有什么干预的想法,毕竟不管是段家还是高家,那都只是藩属国而已,而且还都是不太听话的藩属,所以不需要有什么交流。

再者说,苏轼现在没想好怎么介绍自己呢?

不能一见面就说自己是苏轼吧,这话要是说出去了,那乐子可就大了。

“你就叫我苏涸好了。”

苏轼突然想到了一个名字,至于为什么是这个名字,因为涸辙之鲋,苏轼觉得自己这一生就是自己弟弟的涸辙之鲋。

“原来是苏兄,苏兄,刚才那一手凌空虚渡当真是漂亮啊,当今武林我可从未见过有谁能像你这样一跃30余丈的,即便是我二哥也做不到这一点呢。”

段和誉直接称赞起了苏轼之前的凌空虚渡,那一手实在是太漂亮了。

段和誉之前刚从皇宫里面出来,他到大宋的皇宫是为了去见刚刚亲政的天子赵煦,这位天子刚刚正式亲政,正是一个看谁都不爽的时候,所以作为大理现在的天子,他需要过来向对方表示臣服。

再说自己的大哥刚刚在雁门关外自杀,所以这一次过来也是有给自己大哥洗清冤屈的事情。

这一切谈的都很成功,不管是大理的臣服,还是段和誉对赵煦的讨好,都让大宋的天子很高兴,让大宋的天子原谅了大理的天子没打招呼就直接穿州过府到大辽的事情。

要不然就这一条,就能让大宋对大理动手。

再把这一切谈好了之后,段和誉离开了大宋的皇宫,一出来就在自己王皇后,陪同下准备前往鸿胪寺待着,结果这走了没多久,就看到苏轼凌空虚度的那一手。

段和誉也算得上是天下间有数的高手,所以在看到有人凌空虚度的时候,自然就靠上来了。

段和誉一上来就对对方进行了称赞,毕竟这种等级的高手值得这种称赞,只是他的皇后王室盯着苏轼看了老半天。

“您是东坡居士怎么如此年轻了??”

王皇后看到苏轼就说出来了,他的名字这一下让苏轼的脸立刻抽动了几下,他没想过居然会遇到熟人。

“'这位姑娘,你是不是认错人了?”

王皇后歪着头想了一下,然后又看着苏轼,看了老半天,接着就摇了摇头。

“在两年多前才见过东坡先生,可样子你比他要年轻一些,可是你们二人长的一模一样。”

苏轼在元佑四年还在杭州做官呢,在那里他,治理了西湖,修复了六井,还在那里搞出了一条苏公堤,可是让不少人都记住了他的,就连附近的苏州都有人去看苏轼。

而王皇后就是在那个时候见过苏轼,而且还不止一面。

毕竟他们家的当地也是大户,苏轼治理西湖的时候,那可是找了不少的大户的,所以他们之间也是见过不少面的。

苏轼也没想过,在这里竟然能见到自己所熟悉的人,所以一时之间也是有一些头疼,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应对这个情况。

而就在这个时候,晃晃悠悠的走来了一个老人,这老人一抬头就看到了苏轼,而苏轼也看到了对方。

这一刻,两人的嘴角都是一阵的抽搐,因为双方都看出来了,那就是自己,只不过,听的苏轼有一些不理解,因为这个时间点,他应该已经离开京城去定州了,而且十月就到了定州,当了知州,可是现在天上已经快要飘雪了,自己居然还留在京城当自己的礼部尚书,翰林侍读学士,端明殿学士,这就有一些意外了。

“这?”

段和誉看到这一幕都有些晕了,两人实在是太像了。

“苏子瞻。”

“苏和仲。”

两个名字其实都是苏东坡的字,我大家都知道苏子瞻,至于苏和仲知道的就少了,是这俩人一说这个名字,双方立刻都明白了对方到底是谁了。

年迈的苏轼揉了揉自己的脑袋,他觉得自己这一刻真的是有一些头昏,他觉得自己是不是真的年纪大了?

“你怎么会留在这里的?按照时间来看,你现在应该要去定州了。”

苏轼首先发起了询问。

对于这一点,苏轼还是有一些不太理解的,因为按照时间点上来看,这个时候新党已经上台,他这个旧党就被赶出京城,去了定州了。

“雁门关外,辽国30万大军南下,被他们的南院大王阻止了,他们的南院大王也自杀了,大理的新任国主段和俨又跑来说要跟我们和睦,再一次成为我们的藩属,这些事情全都是礼部负责的事情,所以我就没有离开。”

年迈的苏轼揉了揉自己的脑袋,就把这段时间的事情全都说了一下。随后,他又看向了段和誉。

“苏轼见过大理国主,见过王后。”

段和誉也立刻回了一礼,苏轼在宋朝时被人一直贬贬贬,但是在周边各国,那可是真正的天皇巨星呢,上到王公贵族,下到平民百姓,就没有不喜欢苏轼的,所以看到他对自己行礼大理国主和他的王后,也就立刻进行了回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