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诸天大唐,从玄武门开始 > 第44章 需要面对的问题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很多的活都是李瑛想要做的,但是他还缺少时间,缺少人,尤其是可以干活的人和底层的官吏。

北宋其实是可以改变皇权不下乡这个事情的,只不过他们没有把自己手里的那些科举过的士子们运用起来,同时也没有把自己手里的那些官和吏联合起来。

要不然北宋绝对不会出现什么所谓的冗员,因为皇权一旦下乡,那就不是什么冗员了,而是人员不足了。

毕竟哪里都是缺人的,尤其是底层的管理人员,如果底层的管理人员充足,北宋的三冗根本就不是什么问题的。

对于这一点,李瑛还是非常确认的。

所以在背诵这边安排了一大堆的事情之后,李瑛就回到了大唐的世界,想要对自己的大唐世界进行一些安排。

因为开元二十九年,也就是公元741年要来了。

这一年看起来很平常,可是真要细究起来,这就是大唐由盛转衰的重要时间点!

所以这些事情必须要和整个内阁和大唐的高级官员们把这些事情说清楚,并且做好应对!

“说说看吧,这事情到底该怎么应对?总不至于像那些蠢货一样觉得我们只要开启一个全新的世界,就没有问题了吧?我可是持续数百年的寒冷,整个大唐及北方都要陷入一片寒冷之中了,水稻的种植将从洛阳附近直接回到长江以南,这些事情都是需要进行详细的应对的。”

李瑛拿着资治通鉴和新旧唐书,让在场的所有官员进行翻看,尤其是重点去看旧唐书记载的开元29年的事情,那一年,大雨雪,稻禾偃折,京城寒甚,凝霜枫封。

这话如果说的明白一点,就是开元29年有大雨雪的天气,庄稼全都被雨雪给压折了,甚至京城的那些树都挂上了冰霜。

看起来倒是一副银装素裹的样子,可是如果仔细想一想的话,就会发现非常的可怕,因为在此之前也就是前一年的时候,大家还在咏梅呢,梅花是需要温暖的气候的,

同时在此之前,唐代的那些壁画和墓壁画里面,女性全都是袒胸露乳,穿着纱质服装颇为清凉。

这种袒胸露乳的装扮药都是一种半臂装,这种半臂装有对襟,身长及腰,以小带当胸打结,领口宽大,穿上时候袒胸露乳,颇为性感,一直被认为是盛唐的标志之一。

可是,过了开元29年之后,毛织衣物开始流行,袒胸装迅速消失,而这也是气候寒冷的一个象征。

卖炭翁也是这之后的作品,如果是在盛唐七那一丈红绡半丈绫,其实是可以换上一车炭的,因为木炭不值钱,且在盛唐时期,木炭那真的是要多少有多少,也没有什么人会去专门烧制,那个时候的冬天,可是有十几年不下雪的,都闹出了蝗灾来了,哪里还有人会去砍树烧炭呢?

所以卖炭翁的出现,也证明了整个晚唐时期,环境在急速的变冷,大家在看了这么一大堆资料之后,就非常的清楚了。

“陛下,您想要干什么?尽管直说就是了,现在做的事是未雨绸缪,不管是做出什么样的事情,日后都还好补救,可是如果什么都不做,到了那个时候一气发作起来,那事情可就麻烦了。”

裴耀卿手里滴溜溜的玩的一盘珠子,时的还碾碎一颗,那珍珠免得碎碎的弄成粉末的样子,就放到了一个小皮口袋里面。

“能怎么做?还有两年多的光景呢,现在才刚刚开春,是该多种一些粮食,还是该从北方撤军呢?”

张九龄这个世界的时候身子骨还好,并没有出现什么问题,虽然因为玄武门的事情跟李瑛闹得不对,但是该干活的时候,人家还是会干的,毕竟他也知道了天宝14年的事情,也知道了自己信任的那位天子到底做了什么东西,所以张九龄早就已经选择了站到李瑛这一边了。

所以他也开始了发言,不过他提出的从北方撤军,其实是他一直想做的事情,因为在他看来,帝国现在铺的实在是太散了,是需要放弃一些极难控制的地方了,要不然会很麻烦的。

李瑛摇了摇头,“撤军这种事情就不要想了,大唐从来没有放弃过自己的边境。”

“不错,确实不能撤军,一旦北方撤军,那么将会造成北方草原的那些不足势力做大,很有可能会将宋朝那样一直面对契丹的威胁,那可不是什么好事,契丹这个民族是要成为农耕文明的潜力的,不要忘记了当年在武后一朝,他们可是得到了数十万亩的土地的。”

关于契丹在东北拥有数十万亩土地这件事情,完全是因为安全的原因。

在开元年间,契丹在回归中原政权的控制之下之后,就由百姓之间,不失耕种的记录,玄宗在给李过折,泥礼的敕书上面就有记载,可突于因为叛乱导致牛羊不保于孽生,田畴不安耕作,背叛于我,终日自防,丁壮不得耕耘,牛马不得生养的话。

耶律阿保机的祖父更是精通畜牧养殖和农业耕作,他所在的部落更是大力支持农业发展。

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也正是从这个时期开始,中原文明所面临的就不再是单纯的游牧民族了,所以之前跟游牧民族作战的那些经验全都不能再用了,到了这个时期,他们所面临的其实是半农耕半游牧民族。

这样的文明这样的文明,在国力上已经不逊色于宋朝了。

而对于这样的文明,其实大家都是没有什么太好的处理办法的,农耕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的战争,那是要拼国力的,那都是要进行真正硬碰硬的战争的。

大家可不想面临这样的事情,所以北方的军队是绝对不能透彻的,甚至还要趁这个机会向前打一打。

“向前打,你在想什么?粮食不够的,大唐现在不光没有那么多的粮食,也没有那么多的士兵,大唐现在主要的士兵不是在南北朝的世界,就是在天宝年的世界,本土世界,我们没有那么多士兵的,即便是想要向北打,那也是做不到的。”

裴耀卿很清楚,在本土世界大唐的军队是有一些不足的,现在大唐最优秀的几支部队不是在剑南,就是在西域,至于北庭都快要没人了。

北方防线本来是有的北庭节度使四万多兵马的,还有的燕赵三镇十余万的兵马,也就是说,大唐帝国在北方草原一带总共有十五六万兵马的,可是现在这些人几乎全都给掉没了,只有北庭节度使的四万多兵马还在那里。

本来那里人手就不够,现在张九龄又说要从那里撤人,这一下大家就都不高兴了。

“那里还真的是不能撤人的,而且要粮食的话,整个关外之地也是有不少的可以耕种的土地的,如果要开发出来的话,至少也是有千万亩的。”

和珅可是很清楚的,满洲龙兴之地那里到底有多么的富饶,那真的是土地一攥一把油呢。

“千万亩土地?那里真的有这么多的土地吗?如果有的话,怎么开发不出来呢?”

对于这件事,其实很多人都是不怎么相信的,毕竟在他们眼中,关外之地,也就是东北那一块是个苦寒之所,根本就没有什么开发的价值。

“我说的所谓的千万亩土地,可不是指整个龙兴之地,我说的只是靠近南边山海关的那一片,那一片就能开发出千万亩的土地,如果再往深的话,大唐有耕地的一半都能够开发的出来。”

和珅知道关外到底有多富裕的他之前可是打过那里的主意的,准备对整个关外龙兴之地进行大开发,结果这件事没能成功。

“大唐现有耕地的一半,那倒是一件很有用的事情,只是我们手里现在没有足够的兵马西域,不能丢那里,可是握着整个丝绸之路呢,我们现在一半的银子全是从那里来的,那里绝对不能丢。”

裴耀卿还是更加的看重西域,毕竟西域的丝绸之路可是给他们赚来了不少的银钱呢,这个所谓的一半的银子可不是大唐一半的税收,而是大唐所有世家大族一半的收入,这笔收入可是非常庞大的,他们可不想丢了。

“一半的银子是多少钱?安乐公可以处理那边的势力。”

就是因为这些人足够贪婪,李瑛才不喜欢他们的,这些人的心里只有他们的家族。

“让裴元庆带兵出马吧,给他安排十五万兵马,让他继续清理一下草原上的那些势力,时间就定在开元29年。”

李瑛自己也很清楚,满洲到底有多么的丰饶,毕竟那里是北大仓啊,千万亩的土地,只能说是起步了,大唐一半的耕地那里完全是拿的出来的。

“开元29年,那可是两年以后呢?”

裴耀卿觉得这个时间实在是有一些太长了,他很希望裴元庆可以得到那15万兵力,因为拿到15万兵力,那就是一个方面军的大将了,对于裴家来说,如果出一个方面军大将,那是一件好事。

可要是两年以后才有这么多兵力的话,那就不好了。

“可是两年以后才有一个最佳时间点呀,你们想一想两年以后是什么时候?大家都会遇到雨雪天气,大家都会觉收,但是我们有准备,他们没准备以有心打无心,两年时间没问题,而且这两年时间训练出一只15万人的大军也是可以的。”

李瑛是绝对不可能在先在这个时间点上动手的,因为他很清楚,现在这个时间点动手对自己是最为不利的。

大唐现在几乎80%的兵马全在外面呢,所以想要有所作为的话,那就需要重新训练兵力,两年的时间练兵完全是可以。

“再说了,我们不是还有另外一个世界已经被我们完全控制了吗?那里的关外好像没有什么强力势力啊,我们完全可以拿下南北朝世界的关外之地,那里也是可以一年一熟的,现在那边种种地看看那边产量到底如何?”

李瑛很清楚神兵玄奇世界自己是可以拿的下来的,而那里也是需要人手的。

“对了,和珅有关于蒸汽机的制造到底如何了?蒸汽火车能不能搞出来?”

李瑛又问起了蒸汽火车的事情。

和珅这时也是一阵的头疼,有关于蒸汽虽然李瑛也给他进行了大量的绘画,让他知道了蒸汽火车的外形到底是什么样的,但是知道了外形不等于知道了内在这玩意儿内外相差可是很大的。

“蒸汽机的复制完成了,但是蒸汽火车还要差一些,不过我们倒是先可以搞一下蒸汽明轮船,海运也是一个很好的运输办法吗?在我们那个时代,大家一直都在讨论改漕运为海运,所以海运一直都是一个很好的运输方式,我们可以制造大量的蒸汽明轮船,然后来进行海运,我们完全可以把浮船改造成为蒸汽的明轮船,那运输量也是不少的,面部使用明轮船只使用海船也是可以进行大量运输的。”

和珅很清楚,现在搞蒸汽机车,他并不是能搞得那么快,所以就想着先搞一下轮船,毕竟船的运输量不比机车少多少,重要的是蒸汽机车要是进行制造的话,那还是需要铁轨的,这个投资也是很大的。

所以他现在还没有办法搞这些东西,他说了四处都缺人了,如果现在大唐有大清的人口,他早就已经开办了,但是这个人口差的实在有点多呀,毕竟大清那个时候的人口数量达到三亿呢。

“先不要考虑那些,我们现在要考虑的是应该如何过冬,我们需要种植棉花,而且棉布甲的花费要比铁甲要低,同时在防御性能上也是很不错的。”

相比于开拓北大荒,在明朝三大阁老看来,现在最应该做的事情是尽快开始棉花的种植,只要拥有了足够的棉花,才能够保证在未来拥有足够的越冬能力,要不然会出大事情的。

“开元29年的资料里面虽然没有有关于人口冻死的事情,但是这件事情是一定存在的,每年的冬天都会冻死不少人,所以我们需要的是尽快把这些事情处理了,我们需要准备大量的越冬物资至少要给每人准备两套以上的棉袄,以及足够的棉被,如果可以的话,我们还需要给他们准备充足的食物和煤炭,这些都是需要准备的,要不然一场大风雪之后,至少有成千上万的人会被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