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都市言情 > 踏准风口成巨富 > 第1765章 一笔无心插柳的投资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第1765章 一笔无心插柳的投资

“我们已经吃过了,就不麻烦你了。”李舜不在意的摇摇头,很是随意的躺在了沙发上。要说这些年,他的钱也没少赚,可装逼的本事却是真没学到多少。

没有刻意表现出那种高冷范,也没有生人勿近的那种孤傲。待人接物上很是平和,也很接地气。至少身边人和他相处时,不会有那种让人别扭,不自在的感觉。

显然,没相处几天的薛小丽,也已经摸透了他的脾气。见李舜懒散的躺在沙发上,薛小丽不以为意的继续说道:“老板,我还没来的及向你道谢呢。我家春晖,已经收到了Icq的面试邀请。

上午他就去应聘了,直到现在还没有回来。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这次应该是被录取了。真的要感谢您,鼎力相助了。不然我们一家在人生地不熟的漂亮国,那真的是叫天不应,叫地不灵了。”

“那都是他个人能力出众,和我关系不大,真没必要多谢什么。要知道我只是在中间起到个介绍的作用,其余的就全靠他自己发挥了。”李舜原就没打算,要贪这个功劳。因此他只是随意的摆摆手,就准备让这个话题翻篇了。

“等等,老板。”薛小丽应该是猜到李舜会这么说,赶忙急切的补充道:“老板,我又不是傻子。最简单的人情世故,我还是看到懂的。自然心中也清楚,这次春晖能接到面试的邀请,是和你脱不开关系的。

感谢的话,我也就不再多说了。昨晚我跟春晖也商量过,如果他能顺利入职的话,我们就住在圣克拉拉不走了。到时,春晖就在Icq里上班。至于我,原本的厨娘的工作就不打算再做了。

我发现,现在圣克拉拉的华人开始变多了。我也就寻思着,能不能就在这里开一家中餐馆。虽然只是小本经营,但我相信,这应该比做厨娘的收入更稳定。

如果真能把这家小餐厅开起来,以后老板你回圣克拉拉的时候,也就多了一个吃饭聊天的场所不是。”

这些年,圣克拉拉倒是开了两家中餐馆。只不过这两家中餐馆的规模都比较小,差不多只能同时接待四五桌的客人。再加上,开设这两家饭店的都是所谓的移二代。

这些人,几乎都是在漂亮国本土出生的。对国内的一些饮食习惯和传统,自然是知之甚少的。再加上为了取悦漂亮国的当地人的味蕾,味道上专门进行了改良。

因此改良做出来的各种菜肴,只是在外表上比较形似传统中餐罢了。实际上,这些味道古怪的菜肴,对于很多远道而来的华人来说,是非常的不友好,也是非常难吃的。

再加上这两家中餐馆,都是简单的一间小店面。整个店也就差不多四五十个面积,自然没法承接大型宴请的业务。偏偏,李舜又是一个喜欢热闹的人。受国内饮食习惯的影响,他自然是向往那种人多扎堆的用餐环境。

昨天就是因为受场地大小的影响,Icq公司的全体聚餐,就因为找不到合适的场地而被暂时取消。如果薛小丽能把餐厅的规模搞大的话,那今后自己想搞些集体聚餐活动倒是有场地了。

想到这里,李舜干脆就直接开口说道:“薛老师,我很看好,你在圣克拉拉开办中餐馆的想法。这样,我再投资你一笔钱。当然,你不需要有太多的顾虑。其实我的要求并不高,应该很容易就能轻松完成。

首先,这家餐厅要能达到国内中型餐厅的规模。也就是说,大堂要能同时容纳4,500人就餐。味道上我需要正宗,而不是改良后的那种怪味道。

菜系以川菜为主,必要时还可以加上淮扬菜系以及粤菜。如果你对于我的想法感兴趣的话,那我们双方倒是可以合作一次。

对我来说,赚钱是次要的。我所考虑的,就是如何让餐厅能更好的服务于我旗下产业的员工们。薛老师,怎么样?有没有兴趣合作一次?”李舜微笑的,顺带着把自己的想法给说了出来。

“行。我没意见。不过我要提前申明,我肯定会认真的去打理这家饭店的。可要是真的因为其他原因,而导致饭店经营不善的话,那你千万不能怪我呀?”薛小丽作为一名地道的川渝女人,性格上倒是直来直去的很。

川渝女人的性格独立,做事自然也就少了几分的扭捏,多了几分的豪爽。这种性格,也是李舜很愿意和她合作的原因。见事情已经谈的差不多了,共同开办饭店的想法也有了眉目。

剩下的事对于自己来说,只是一些细枝末节的事。李舜也是一时兴起,很是豪爽的说道:“具体想让我投资多少,采取什么样的合作方式,你可以和我的律师谈。

我的要求也已经告知给你了,你只需要满足我提出的要求就行了。只要你这里没有犯原则性的错误,饭店还是出现亏损的情况,我可以承诺进行兜底。”

“好的,好的。我肯定会用心去做的,你放心就行。”见一下子就有了属于自己的事业,薛小丽神情亢奋的一个劲朝着李舜鞠躬。

说起薛小丽,为什么会表现出如此的情绪激动?主要也是因为她在漂亮国的这几年,一直都缺乏必要的安全感。原本能跟随自己的丈夫来到漂亮国,说起来是一件很光鲜的事。

可等她辞去工作来到漂亮国后才发现,一切不像想象中的那么美好。在一个人生地不熟的国度,四周举目无亲的,想生存下来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哪怕她的丈夫薪水不低,可要想滋有味的活下去,就必须承受来自四处的压力。高昂的房贷,车贷以及名目繁多的生活成本,都快把他们家压得喘不过气来。

受生活所迫,再加上闲赋在家也不是个事,薛小丽只能选择外出做工。可因为签证的问题,她一时半会的,也拿不到出去见工所必须的劳工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