鼎羽对于那些被处理的“档案”没什么兴趣,而是信步在房间里溜达。
不过怎么看都不太像是731的生化实验室,那些老旧的设备虽然不知道是做什么用的,反倒有点像是搞地质研究或者考古研究的。
这间研究室内,除了进来的出口,还有另外一扇钢制的圆形气密门。
胖子跟二鬼子进村一样,翻箱倒柜的折腾个溜够,两人一起停留在这个古怪的气密门前。
“一堆烂的要散架的破烂家具,几台锈成铁疙瘩的破机器。”
这货说着又掏出那个被遗落的金锭用拇指搓了搓:“还不如上面那层呢。”
鼎羽伸手擦了擦气密门上的观察窗,透过满是污渍的窗口往里看去。
愣神了将近一分钟,被不耐烦的胖子推开:
“起开,让我看看!”
“卧槽!什么鬼东西?”
鼎羽呢喃道:“沉船残骸!徐福船队的残骸。”
“尼玛!小日子捞上来的?”
“这见鬼的实验室是研究‘沉船的’?”
用上撬棍两人才将几乎已经锈死的气密门打开。
里面是一个二三十米直径的圆形空间,地面铺着锈迹斑斑的钢板。
正中央摆放着半条小型“船只”的残骸,周围还散落着许多大小形状不一的残片,看样子像是准备将这些残骸拼凑起来一样。
残骸看起来至少缺了三分之二的体积,不过对于去过仙岛,见过“蜃楼号”的两人,还是能一眼认出这种小型船体正是跟“蜃楼号”配套的那种“水蚊子”小船。
“那个,你不是说徐福的船队曾经在灵山岛上补给过么?”
“会不会那时候沉在附近海域,被小日子的潜艇发现打捞上来的?”
“不知道。”鼎羽干脆的回答。
这里的一切都有点出乎鼎羽的预料,本以为是生化实验室,谁知道是个“考古实验室”。
两千年前的船只残片,大部分都能保存的很好,完全归功于这种“似金似木”的材质。难道日军为了研究这种材料才秘密设立的“研究室”?
船只残骸的旁边摆着一张宽大的台面,上面最显眼的一坨扭曲在一起的泛着铜绿的“物件”,周围摆放着不少拆解开的碎片。
胖子好奇的凑过去,看着几乎被切开两半的“物件”问道:
“这是什么?”
“船上装载的青铜器?切开了不值钱了吧?!”
鼎羽回头看了看地上的沉船残骸,又看了看台面上的“物件”,脑中突然闪过在“圣殿”发现的明朝沉船上那些青铜机械结构。
“有没有可能是发动机?”
“就跟郑和船队上的那种一样?”
胖子拿起一块巴掌大小的零件碎片在在手里掂了掂,说道:“都锈成一坨了,反正我是没看出来这是啥。”
“小七在也许能搞明白。”
随手将碎片扔在地上,绕过残骸往另一侧走去。碎片发出一声沉闷的响声,在空间内激起阵阵回声。
另一侧靠墙的位置摆放了不少“货架”,层板已经腐朽曾经在上面摆放的物件散落的到处都是。
这些两千年前的残损物件对考古学家也许会如获至宝。
对于胖子来说还不如口袋里那块“金锭”来的实在。
旁边唯一没有坍塌的钢架子上,整齐的摆放着一排咖啡色的玻璃瓶和几个大大小小的金属盒子。
手贱的胖子随手拿起一个铝制饭盒一样的盒子,在耳边晃了晃。
听到里面清脆的响声,打开一看有点傻眼:
“鼎……鼎爷……这不是那啥么……”
正在拍摄沉船残骸和那些青铜零件的鼎羽,头也不抬的骂道:
“别特么的乱动。”
胖子小跑几步来到鼎羽身边将那“饭盒”放在台面上推到鼎羽眼前,得意的说道:
“你看这是啥?得来全不费工夫!”
鼎羽见到盒子里的东西,瞳孔猛然一缩。
盒子里一层浅浅的清水里泡着几颗被切开两半的“金属球”。
顺手摸起台面上的一块长条形的“青铜碎片”,伸进盒子里扒拉了几下,问道:“哪儿发现的?”
“那边架子上。”
盒子里的“金属球”看似球体,实际上却是有棱有角的正二十面体,只是边角已经磨损的不成样子,每一个面上都刻有模糊不清的符号。
与自己根据当事人女孩描述画出来的“鲛珠”示意图如出一辙。
经历了这么多波折总算见到了“实物”。
“金属球”内部不知道是切割时造成的损伤,还是本身就是这样的结构。仔细观察,里面一圈圈呈现让人眼花缭乱的,很复杂的螺旋结构。
“这就是李欣雅见到的玩意吧?!”
“这个东西让她‘自己把自己淹死’的?”
“没看出有什么特别的啊?!跟那个菊石化石切开有点像。”
“小鬼子估计也没把这玩意当回事。”
“不然不会装在‘饭盒’里随便摆在架子上。”
胖子随手将“铝饭盒”扣在台面上,里面被切开的“金属球”滚的到处都是。
鼎羽瞪了胖子一眼,取出一个样本袋将这几个切开的金属球装起来藏好,说道:“过去看看还有什么。”
两人回到胖子发现“铝饭盒”的架子旁,一左一右开始逐样检查架子上的东西。
胖子的一侧大部分都是扩口玻璃瓶,虽然有塞子塞着,这么多年过去,里面的东西不是挥发干涸,就是剩下一些难以分辨的浑浊液体。
鼎羽这边都是大大小小的铝盒子,几乎每一个里面都装着一件看起来保存相对完好的“青铜零件”。
“爷,你看看这里面装的是什么?”
胖子在架子的最里侧看到一个试管架,上面整整齐齐的插着一排拇指粗细的试管。
试管是透明的,口被烧灼封死,即使隔着一层厚厚的灰尘,还能能看到里面是小半管清水,底部沉积着白色的粉末状固体。
两人之间隔着一个架子,一左一右维持着半蹲的姿势看着这排奇怪的试管。
试管架上贴着的标签早已腐朽的无法辨认。
“谁知道是什么玩意,八成是打捞沉船时的‘样本’,封在试管里估计是怕有未知细菌病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