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泡书吧 > 历史军事 > 大夏烟雨 > 第511章 大佛案<二十九>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虽然确定天上飘过来的就是孔明灯,但是那遮天蔽日的气势,依旧给人造成了巨大的压迫感。

一些承受力弱的人,直接瘫倒在地。

热气球之上,吴忧视野开阔,俯视着下方,他记得赵轻柔退婚时,他对的一副下联,雏鹰展翅,翱九洲万里俯视苍生。

这种俯视众生的感觉真的很爽。

不过,吴忧很快便发现了城外的大军,那密密麻麻的帐篷,着实壮观。

欣赏了片刻后,吴忧这才意识到那些都是敌人,当视线定格在一处大帐前时,他看到无数的人正仰视着自己。

小样儿,还想围困我,现在都傻眼了吧!越想吴忧心里越是畅快。

此时,热气球并不是很高,地面上的人隐约能看清楚面容。

待热气球到大帐上方时,吴忧目光扫过,几乎全部是陌生面孔,除了两人。

“沈碧湖,沈红叶,今日之仇本官记住了,后会有期。”

原本下方的人,只被巨大的热气球震惊,并没有发现上面有人,吴忧这一嗓子彻底的让他们回过神来,目光下意识的看向了吊篮。

“上面居然有人……”

“真的有人……”

“飞了,人竟然在天上飞!”

……………

这一幕比看到热气球时更加的震撼,人群哗然。

沈碧湖和沈红叶震惊的张大了嘴巴,在梅园小筑时,沈伯彦曾吩咐下人制作过孔明灯,当时他们二人就在现场。

孔明灯的制作很简单,简单到一看就会,他二人可是亲眼看到孔明灯飘起来的,整个过程让他们记忆深刻。

可是万万没想到,这东西居然可以载人上天,如果这个消息传回京都,只怕整个京都要沸腾了。

鸟可以飞在天上,这是每个人司空见惯的常识,人飞在天上,如果不是亲眼所见,哪怕你说的天花乱坠,别人只当你是疯子,而这一幕确确实实的出现了。

“他一定是神仙。”不知道谁大喊了一声,惊醒的人群哗啦啦跪了一地。整个大帐前,还站着的不足十人。

见此一幕,吴忧狂笑不止:“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吴忧肆意妄为的笑声,仿佛是一把刀狠狠的刺入沈氏兄弟的心窝,他们绝对不相信吴忧是神仙,一定是孔明灯还隐藏着他们不知道的秘密。

沈碧湖一拳砸在掌心,咬牙切齿道:“三弟,带上我们的人,追。”

没有理会沈氏兄弟,吴忧的目光落在了军营最后方,那里有一个白色的帐篷,甚至地面都铺成了白色。

在帐篷前,停着一顶白色的轿子,在轿子旁,有穿紫衣,绿衣和黑衣的人。

这些人的身份吴忧并不陌生,他俯视那顶轿子,大声道:“白莲教,你们等着,老子早晚灭了你们。”

轿子里的人吴忧看不见,但是他肯定,里面的就是明王。

“取弓来。”守在轿子前的紫衣人,接过下属递来的长弓,搭弓上弦,只听嗖的一声,箭矢飞向了空中。不过,在离吊篮还有数丈的距离便落了下去。

平射和向天空射箭的距离完全不同,若平射可以射一百步的距离,那么射向天空,这个距离只短不长。

吴忧知道紫衣人并不是想把热气球射下来,而是通过这种方式发泄情绪。

哈哈………再次大笑数声后,热气球已然远去。

在离军营不远处的一座小山之上,哑巴,丁甲五人不停的挥手,想引起吴忧的注意,可是他们的目标太小了,吴忧根本看不见,或者说即使吴忧发现了他们,也改变不了什么。

热气球远去,数百骑兵远去,哑巴五人眼睁睁的看着,却帮不上任何忙。

丁甲一屁股坐在地上,叹道:“大人飞了!”

熊五挠了挠头,问道:“我们还追吗?”

丁甲摇了摇头:“追个屁,骑兵都追不上,我们跟上去管什么用?”

“不错。”这时,谭林说道:“大人之所以选择这种方式离开,定然不会让骑兵追上,我们跟上去只是徒劳,倒不如去约定的地方等待。”

说到这里,谭林又看向哑巴,安慰道:“你不必担心,大人是何等人物,万军丛中都能飞出去,定然不会有事,我们还是去江淮渡口等他归来吧。”

哑巴也没有坚持,微微点头,于是几人收拾一番后,绕开淇县,继续南行。

在天空赶路,和陆地完全不同,在地面赶路,需要看路,而在天空到处都是路,只不过控制不了方向。

这种情况有两个好处,其一是天空比地面要快,比如前面有一座山或一条河,在空中只需片刻时间,而在地面就不好说了。

其二,自己都不知道去往何方,追踪之人如果有足够的毅力,只能跟着热气球前往未知之地,凶险难测。

在热气球之上,刚开始吴忧感觉很兴奋很冲刺,但是时间一长,便无趣了。

现在刚刚入夏,四月的天气算不上很热,在高处久了,吴忧甚至感觉到了冷意。

东风呼呼的刮在热气球之上,将巨大的热气球吹向了西方,这个方向并不是吴忧要去的方向,他无法改变,只能听之任之了。

热气球穿川过县,所到之处,皆有人对其叩拜,甚至还有追着热气球的百姓以及人马,追一段时间后,见追之不上,皆放弃了。

各地的官员不明白热气球是何物,纷纷写了奏折,快马加鞭送往京都,有的说神物,有的说怪物,还有的说祥瑞云云,这些吴忧自然是不知情的。

地面上追兵早就没影了,正午时,吴忧从包袱里摸出了一张大饼,大口吞咽完之后,又往炭炉里加了点儿炭。

这个距离并不保险,而且下方村庄随处可见,并不是降落的最佳地点。若追兵没有放弃,他若降落至此,等待他的将是继续逃亡。

吴忧带的食物和水并不多,这是为了减轻热气球的重量,傍晚时分,吊篮里的木炭也已经用尽,吴忧只能选择降落。

随着热气逐渐消散,热气球缓缓下降。吴忧紧紧抓住吊篮边缘,心脏提到了嗓子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