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欢迎光临泡书吧!
错缺断章、加书:站内短信
后台有人,会尽快回复!
  • 主题模式:

  • 字体大小:

    -

    18

    +
  • 恢复默认

现在的情况就不一样。

蔡全无这个叔叔虽然是冒充的,可对傻柱还是不错。

他只是图傻柱的手艺,又不图傻柱给他养老,干不出让人断子绝孙的事。

只要有这个叔叔的身份在,能跟在傻柱家混吃就行。

还有就是,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跟蔡全无接触多了,傻柱很多方面变化很大。

起码傻柱在蔡全无的教育下,个人卫生方面比电视剧中要好的多。

外表不会给人感觉一种不修边幅,邋里邋遢的模样。

不止外表,就连说话也有所收敛,不像电视剧里后来那么嘴臭。

电视剧开始的时候,可能傻柱相过不少次亲,被打击,嘲讽的够呛,给人感觉有点破罐子破摔的意思。

娶不到心中满意的,宁愿不娶。

至于有人问傻柱为什么没有三年自然灾害里没娶个媳妇,那时候娶个媳妇应该很容易,很多女孩子有口吃的,就跟人走。

这就要问易中海他们。

这里面估计易中海团队的功劳应该很大。

就算傻柱有那个想法,也禁不住大家的劝导。

你一句我一句,傻柱可能就放弃了。

比如说,你看你妹妹还小,正是长身体的时候,要是娶了媳妇,你妹妹咋办。

还有娶了媳妇要生孩子吧。

大家窝窝头都吃不上,拿什么养孩子。

还是等熬过这段日子,回头给你找个条件更好的等等。

可能被易中海他们组团一阵忽悠,傻柱脑袋一热,就答应下来。

毕竟他们没有说谎,那时候何雨水十三四岁的年纪,正是能吃的时候。

至于吃的最后被谁吃了,呵呵。

说到底,还是欺负傻柱年纪轻,耳根子软。

但凡真要有个长辈提点一二,人家也不敢做的那么过分。

现在有蔡全无在,加上灾害还没来和贾东旭没挂,不太可能有人捣鬼。

所以蔡全无没打算隐瞒。

没打算隐瞒,可也没打算直接说出来。

于是,蔡全无和三大爷开起了玩笑。

“难道阎老师想当媒人?”

见蔡全无和自己说笑,三大爷用手扶了一下眼镜,同样用玩笑的语气说道:

“我的媒人礼可不便宜。”

三大爷说完,蔡全无和三大爷同时笑了起来。

两人都知道对方说的是玩笑话,都没放在心上。

“好了,阎老师,不耽误你钓鱼。”

“雨水,我们走了。”

蔡全无前一句话是对三大爷说的,后一句则是对何雨水所说。

说完,推着自行车向院外而去。

三大爷没有继续纠缠,从蔡全无的话里他已经得到了自己想要的答案。

……

小吴家。

傻柱在厨房里一边忙活,一边和小吴闲聊。

此时傻柱的心情可和平时不同,头一回傻柱在厨房有了幸福感觉。

手中忙活着,傻柱嘴里说道:

“小清,回头我给你拿点调料。”

“你们家里调料太少,做不出味道来。”

相比傻柱家里,小吴家里调料少了很多。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傻柱嫌弃小吴家里调料太少,不能完全发挥自己的手艺。

听到傻柱的话,小吴白了他一眼说道:“有就不错了,还那么挑。”

“我可跟你说,你这么挑,以后家里饭都你做。”

听到小吴的这话,傻柱心里乐呵呵,爽快的答应下来。

“没问题,包我身上。”

傻柱此时已经被爱情冲昏了头脑,智商等同于小孩子。

说完这个话题,傻柱向小吴吐槽。

“我叔那个人你是不知道,嘴特别挑。”

“要是不合口味,筷子都不伸一下,也不知道哪里养成的毛病。”

“真的?蔡叔嘴那么叼?”小吴对傻柱说的还是很好奇。

“比你想的难伺候。”

“幸好我是个厨子,不然就我叔那张嘴,早晚饿死在家里。”

别看傻柱在小吴父母面前挺拘谨,可在小吴面前嘴皮子特别溜。

男人在媳妇面前,和在媳妇父母面前,那表现,可以说是天差地别。

“噗嗤。”

小吴听到傻柱这样说蔡全无,忍不住笑出声来。

笑完,小吴埋怨道:

“哪有你这样说自己叔叔的。”

“我说的是事实。”

屋里赵姐和刘大姐听到小吴的笑声,看向小吴母亲,露出了意味深长的笑容。

小吴母亲被赵姐她们看的有点尴尬,心里埋怨自己闺女不知道矜持。

……

就在傻柱和小吴在厨房里忙活的时候,小吴父亲正在院里和人聊天。

小吴父亲把东西送到厨房,看三个女人聊的火热,找了个上厕所的借口跑了出去。

实在是三个女人聊天,没他插嘴的机会。

正好在院里遇到几个邻居正在闲聊。

小吴父亲想着没事,就凑了上去。

小吴家这个院里的住户,大都在粮食系统里上班。

一个系统里的同事,大家还算是熟悉。

看到小吴父亲凑上来,其中一个邻居开口问道:

“老吴,我看到你女儿领着一个小伙子上门,是你女婿?”

大家听到这个问题,都很感兴趣,眼睛都看向小吴父亲。

“老郑,会不会说话?什么叫我闺女领了一个小伙上门?其他人你眼睛看不见?”

“那不是还有其他人吗?”

小吴父亲对那个叫老郑的邻居说的话提出了异议。

说完,小吴父亲掏出烟散了一圈。

大家接过烟,嘻嘻哈哈的声讨起起郑姓邻居。

“就是,老郑,会不会说话。”

“老郑还是不靠谱。”

“老郑,这下给人抓住小辫子了吧。”

对大家的声讨,老郑点燃小吴父亲递过来的烟,笑道:“行行,我检讨,我反思。”

“不过,老吴,那小伙是你女婿我总没说错吧。”

“八字还没一撇。”小吴父亲不肯承认。

“老吴,你这就不老实了,我早上在可在菜市场看到你买了鸡还有肉。”

“不是招待女婿,你买这么好的菜?”

另一个邻居觉得自己发现了小吴父亲话里的破绽,果断揭底。

“真不是。”

“家里来客人,肯定要买点菜招待。”

小吴父亲还是否认。

“老吴,你就死鸭子嘴硬。”

“对了,那小伙哪里的?干什么的?”

老郑嘲讽了小吴父亲一句后问道。

“家住南锣鼓巷那边,干厨子的。”小吴父亲没有隐瞒。

这可不像后来,没人拿厨子当回事。

现在厨子可是门好手艺,不然也不会排进八大员里。

不管解放前的八大员,还是解放后的八大员,厨子都稳稳占据一员。

解放后采购员都没挤进八大员,可见现在厨子的含金量。

那比采购员都吃香。

“嚯,好工作。”

“老话说荒年饿不死厨子,小清是个有福气的。”

老郑真心的夸道。

老郑夸完,大家看向小吴父亲脸上都不由露出了羡慕之情。

可见现在厨师的社会地位。

几十年后的厨师,哪能想到当年他们的前辈有多风光。

不仅吃喝不缺,社会地位还tm高。

出去说一声是厨师,谁都高看一眼。